胃蛋白酶原

✍ dations ◷ 2025-11-11 18:46:45 #胃蛋白酶原
胃蛋白酶(英语:pepsin)是一种消化性蛋白酶,由胃部中的胃粘膜主细胞(gastric chief cell)所分泌,功能是将食物中的蛋白质分解为小的肽片段。胃蛋白酶的前体被称为胃蛋白酶原。1836年,泰奥多尔·施旺(Theodor Schwann)在对消化过程进行的研究中,发现了一种能够参与消化作用的物质,并将其命名为胃蛋白酶。胃蛋白酶也是第一个从动物身上获得的酶。胃蛋白酶先是表达为酶原,即胃蛋白酶原。胃蛋白酶原是胃蛋白酶的无活性的前体,其一级结构比胃蛋白酶多出了44个氨基酸。在胃中,胃粘膜主细胞释放出胃蛋白酶原。这一酶原在遇到胃酸(由胃壁细胞所释放)中的盐酸后被激活。当胃对食物进行消化时,在被称为胃泌素的一种激素和迷走神经作用下,启动胃蛋白酶原和盐酸从胃壁中释放。在盐酸所创造的酸性环境中,胃蛋白酶原发生去折叠,使得其可以以自催化方式对自身进行剪切,从而生成具有活性的胃蛋白酶。随后,生成的胃蛋白酶继续对胃蛋白酶原进行剪切,将44个氨基酸残基切去,产生更多的胃蛋白酶。这种在没有食物消化时保持酶原形式的机制,避免了过量的胃蛋白酶对胃壁自身进行消化,是一种保护机制。某一肽键氨基端数第三个氨基酸为碱性氨基酸(如赖氨酸、精氨酸和组氨酸)或者该肽键的氨基端为精氨酸时,则不能有效地对此肽键进行剪切。这种剪切特异性在pH值为1.3时表现得更不明显:只倾向于剪切氨基端为苯丙氨酸或亮氨酸的肽键。胃蛋白酶在酸性环境中具有较高活性,其最适pH值约为3。在中性或碱性pH值的溶液中,胃蛋白酶会发生解链而丧失活性。胃蛋白酶的活性能够被pepstatin(英语:pepstatin)所抑制。胃蛋白酶应保存在低温环境中(-20℃至-80℃),以防止其发生自降解。储存于pH值大于11的溶液中或对其进行还原性甲基化也可以有效防止自降解的发生;当pH值回到6时,胃蛋白酶的活性即可恢复。以下三种基因编码等价人类胃蛋白酶原A的酶:第四个人类基因编码胃亚蛋白酶,即胃蛋白酶原C:其他消化性蛋白酶:Template:胃肠生理学EC 1.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  · 2.1/2/3/4/5/6/7(2.7.10/11-12)/8/9  · 3.1/2/3/4(3.4.21/22/23/24)/5/6/7/8/9/10/11/12/13  ·

相关

  • 结晶性关节病变结晶性关节病变是一种关节疾病(关节变病),特征是微小晶体沉积在一个或多个关节中。应用偏光显微镜(英语:Polarized light microscopy)和其他晶体学技术协助鉴定各种不同的微晶,包括
  • 疲劳疲倦或疲劳,是生理信号的一种。是生物其中一种的不舒服感觉。大致可分为精神上和肉体上。短期的疲倦通常是由于过度活动并且缺乏休息所致,严重疲倦或可致命。一般认为疲倦的人
  • 嗜酸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英语:Eosinophil, Eosinocyte 或 Acidophil,全稱 Eosinophilic granulocyte)是粒细胞中含有嗜酸性颗粒的一种,其他两种是中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其吞噬能力不如
  • 换算公式温度单位换算公式,比较数个不同的温标,其中一些早已过时。
  • 氧化镁氧化镁(化学式:MgO)也称苦土,是镁的氧化物,一种离子化合物;常温下为白色固体;氧化镁以方镁石的形式存在于自然界中。氧化镁可由煅烧碱式碳酸镁(英语:Dypingite)(碳酸镁类)或氢氧化镁制得
  • 蛋白质二级结构二级结构(英语:Secondary structure)在生物化学及结构生物学中,是指一个生物大分子,如蛋白质及核酸(DNA或RNA),局部区段的三维通式。然而它并不描述任何特定的原子位置(在三级结构中
  • 美国陆军工程兵部队美国陆军工程兵团(英语:United States Army Corps of Engineers,简称为:USACE)是隶属于美国联邦政府和美国陆军的军级单位,由37,000名美国陆军官兵和其他联邦文职人员组成,是世界
  • 木本木本植物是一类植物的总称,指植物的茎内木质部发达,质地坚硬的植物,但并非生物分类学中植物的一个单元。一般直立、寿命长,能多年生长,与草本植物相对,人们常将前者称为树,后者称为
  • 忌讳禁忌或忌讳是指在一些特定的文化或是在生活起居中被禁止的行为和思想;如果被禁止的是某些词汇或物品的话,则称为禁忌语、禁忌物或禁忌品。有关的行为或词汇之所以会被禁止,可能
  • 易危 (VU)易危物种(英文:Vulnerable species,多写作为VU)是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其中一个保护现状分类。其指现存一些快成为濒危物种的生物,例如是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及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