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尔街商人政变

✍ dations ◷ 2025-07-30 10:46:03 #华尔街商人政变
华尔街商人政变(英文:Business Plot 商业阴谋),也称作白宫政变(英文:White House Putsch),是指发生在1933年美国的一场企图推翻罗斯福政府并建立法西斯政权的一场未遂政变。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总统就职后采取了一些列“新政”,有使财富由富人流向穷人的倾向,再加上废除金本位等政策,损害了华尔街商人的利益。于是这些商业大亨找到了退役军人斯梅德利·巴特勒,企图让他领导军队发动政变,推翻罗斯福政府。但巴特勒并没有这样做,而是将这场政变公之于众,商人们的计划也就破产了。罗斯福政府上台之后,采取了一些系列措施以缓解经济大萧条所带来的经济危机与社会矛盾。采取了整顿银行业和保护劳工利益等政策。之前的胡佛政府一贯坚持金本位制的体系,然而这种政策在英国早在1931年9月就已被废除。由于货币贬值,英国商品比起美国同行的价格更低,这加剧了美国的经济困难。罗斯福总统上台之后,就通过一系列的行动,在1933年彻底将其废弃。罗斯福在就职的第三天下令所有银行停业整顿。3月9日,国会通过《紧急银行法》,该法宣布停止兑换黄金和出口黄金,授权联邦银行增发钞票以解决货币饥荒,并改造联邦储备银行以加强国家对银行的管理和控制。该法的实施使银行与金融秩序恢复了正常,人们恢复了对银行的信心。这令很多华尔街的保守商人和金本位体制的维护者感到失望。新政的另一个重要政策便是劳工权益保障制度。制定了40美分每小时的最低工资标准,出台《联邦紧急救济法》并成立联邦紧急救济署,此后又将救济改成“以工代赈”,解决失业问题。促请国会通过“民间资源保护队计划”,吸收年轻人从事公共设施建设,此后还创立工程兴办署和全国青年总署,创造就业机会。但这项政策影响了很多行业的工资结构,并大大增加了劳动力成本,使商人们的利益受损。罗斯福新政的最初100天之后不久,华尔街的商业大亨们便坐不住了。他们必须阻止罗斯福的新政,以维护自己的利益。为此,他们不惜发动一场政变。在最开始,政变得到了摩根和杜邦家族的资金支持,并且是在严格保密状态下组织起来的。政变策划者找到了一战的退伍军人前海军陆战队少将巴特勒,想让后者作为这次政变的领导者。他们之所以选择巴特勒,是因为巴特勒在军队中,特别是在老兵当中享有很高的声望。就在不久之前,巴特勒还在一次一战老兵向胡佛政府要补偿金的集体示威中表示过支持。政变策划者们认为巴特勒的声望对于政变至关重要,因为这会让军人们在这场企图推翻民主选举产生的总统的政变中没有罪恶感。但这个计划明显是个错误,因为巴特勒之所以享有很高声誉,是因为他的内心中关注的是广大人民的利益,而并非少数华尔街商业精英。当政变策划者们找到他的时候,巴特勒假装支持这个计划,但却找准时机将政变的存在和细节公之于众。1934年11月,巴特勒向公众披露了一场由华尔街主导的旨在推翻罗斯福总统的政变,并且一系列有关指控也被媒体披露出来。随后,一个叫做“麦科马克-迪克斯坦委员会”(英文:McCormack-Dickstein Committee)的特殊组织秘密听取了巴特勒的证词。该组织隶属于众议院,由众议员约翰·威廉·麦科马克(英语:John William McCormack)和迪克斯坦(英文:Samuel Dickstein)领导,是“众议院非美活动委员会”的前身。巴特勒指控道,一些华尔街商人,组织了50万退伍军人,企图推翻罗斯福政府,建立法西斯独裁政权。他被麦克圭尔(英文:Gerald P. MacGuire)要求担当政变的领导者,而最终预定的独裁者却是另外一个人。这次政变得到了300万美元的资金支持,并且有50万退伍老兵可能会在明年在华盛顿集结。关于这一点,当时所有被指控跟政变有关联的人都不承认,他们认为这是玩笑和道听途说。 调查委员会也在报告中承认,由于没能审问到除了麦克圭尔之外的人,掌握的证据不足以证明巴特勒证词。因为没有进一步的调查和取证,历史学家也一直争论当时到底有没有一场将要发起的军事政变。 委员会在公开的调查报告中抹去了一些具有影响力的商人的名字,因为这些商人对于众议院有很大的影响力。甚至连当时的媒体,也在受这些商人的影响,没能报道事件的全部真相。所以直到今天,政变的细节仍然很少被公众所知道。出口控制法(英语:Export Control Act) · 租借法案联邦俱乐部演说(英语:Commonwealth Club Address) · 麦迪逊广场花园演说(英语:1936 Madison Square Garden speech) · 四大自由 · 国耻演说 · 民主兵工厂(英语:Arsenal of Democracy) · “恐惧本身”(英语:First inauguration of Franklin D. Roosevelt#Inaugural address) · 炉边谈话 · “望向挪威”(英语:Look to Norway) · 隔离演说 · “更丰富的生活”(英语:The More Abundant Life) · 第二权利法案(英语:Second Bill of Rights) · 国情咨文(1934(英语:1934 State of the Union Address) · 1938(英语:1938 State of the Union Address) · 1939(英语:1939 State of the Union Address) · 1940(英语:1940 State of the Union Address) · 1941 · 1945)(英语:1945 State of the Union Address)纽约州选举(1928(英语:New York state election, 1928) · 1930)(英语:New York state election, 1930) · 民主党全国大会(1920(英语:Democratic National Convention, 1920) · 1924(英语:1924 Democratic National Convention#Impact) · 1932(英语:1932 Democratic National Convention) · 1936(英语:1936 Democratic National Convention) · 1940(英语:1940 Democratic National Convention) · 1944)(英语:1944 Democratic National Convention) · 美国总统选举(1920 · 1932(主题曲(英语:Happy Days Are Here Again#In popular culture)) · 1936 · 1940 · 1944)早年生活与教育(格罗顿学校) · 故居 · 坎波贝洛住宅(英语:Roosevelt Campobello International Park) · 麻痹性疾病(英语:Franklin D. Roosevelt's paralytic illness) · 山顶小屋(英语:Top Cottage) · 小白宫总统图书馆(罗斯福研究所(英语:Roosevelt Institute) · 罗斯福学院校园计划(英语:Roosevelt Institute Campus Network)) · 罗斯福纪念公园(英语:Franklin Delano Roosevelt Memorial) · 罗斯福岛(四大自由公园(英语:Franklin D. Roosevelt Four Freedoms Park)) · 白宫罗斯福厅(英语:Roosevelt Room) · 罗斯福研究中心(英语:Roosevelt Study Center) · 四大自由奖(英语:Four Freedoms Award) · 四大自由(油画) · 未完成的肖像 · 邮票(英语:U.S. presidents on U.S. postage stamps#Franklin D. Roosevelt) · 10美分硬币 · 书籍(英语:Category:Books about Franklin D. Roosevelt) · 电影(英语:Category:Films about Franklin D. Roosevelt)(罗斯福故事(英语:The Roosevelt Story) 1947 · 坎波贝洛的日出(英语:Sunrise at Campobello) 1960 · 爱莲娜与罗斯福(英语:Eleanor and Franklin) 1976、白宫的日子(英语:Eleanor and Franklin: The White House Years) 1977 · 温泉疗养院(英语:Warm Springs (film)) 2005 · 哈德逊岸边的海德公园(英语:Hyde Park on Hudson) 2012 · 罗斯福家族百年史(英语:The Roosevelts (film)) 2014记录片) · 同名事物(英语:List of things named after Franklin D. Roosevelt) · 其它作品(英语:Category:Works about Franklin D. Roosevelt)安娜·爱莲娜·罗斯福(妻) · 安娜·罗斯福·霍斯提德(英语:Anna Roosevelt Halsted)(女) · 小詹姆斯·罗斯福(英语:James Roosevelt)(长子) · 小富兰克林·德拉诺(次子) · 艾略特·罗斯福(英语:Elliott Roosevelt)(三子) · 小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四子) · 小约翰·罗斯福(英语:John Aspinwall Roosevelt)(么子) · 爱莲娜·罗斯福·西格瑞夫(英语:Eleanor Roosevelt Seagraves)(长孙女) · 柯帝斯·罗斯福(英语:Curtis Roosevelt)(长孙子) · 莎拉·德拉诺·罗斯福(英语:Sara Wilford)(么孙女) · 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三世(次孙子) · 约翰·罗斯福·伯提格(英语:John Roosevelt Boettiger)(三孙子) · 詹姆斯·罗斯福三世(英语:James Roosevelt (lawyer))(么孙子) · 老詹姆斯·罗斯福(父) · 萨拉·罗斯福(母) · 詹姆斯·罗斯福·罗斯福(英语:James Roosevelt Roosevelt)(同父异母兄) · 艾萨克·罗斯福(英语:Isaac Roosevelt (businessman))(祖父) · 雅各布·罗斯福(英语:James Roosevelt (1760–1847))(曾祖父) · 法拉(家犬)

相关

  • Sabin-Feldman 染色试验弓形虫染色试验,又名萨宾-费尔德曼染色试验,是一个用于诊断弓虫症的血清学试验,实验原理是某些抗体会阻止亚甲蓝染液进入弓形虫生物的细胞质。用弓形虫滋养体和补体作为激活剂
  • 多孔动物门多孔动物门(学名:Porifera)为原始的多细胞生物,也称海绵动物门(Spongiatia或Spongia),一般称为海绵。海绵没有神经元/神经系统、消化和循环系统,相反,它们大多依靠海水流过自己的身体
  • 世界人名翻译大辞典《世界人名翻译大辞典》由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出版,新华社译名室编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本提供规范化人名翻译的工具书。本书有姊妹篇《世界地名翻译大辞典》。外国人名按
  • 复式火山复式火山(Stratovolcano),又称为成层火山、层状火山,是一个锥形火山,是由硬化的熔岩、火山喷发碎屑、浮岩和火山灰的许多层(阶层)不断堆积形成的。与盾状火山不同,复式火山的特点是
  • 工笔画工笔画,是中国画的一种画法,讲究技法工整细致。工笔画可以细分为工笔白描和工笔重彩两大类,前者不用色,单以墨勾勒图画,代表作有李公麟的《五马图》,后者用重彩颜料,所谓重彩即为天
  • 萨尔萨尔盆地地区 (法语: Le Territoire du Bassin de la Sarre、德语: Saarbeckengebiet),简称萨尔,是国际联盟委托下,1920至1935年间被法国和英国占领及管治的德国地区。萨尔的占领
  • 吡咯烷吡咯啶,又称四氢吡咯,是五元含氮的饱和杂环化合物。吡咯烷是无色透明有特殊氨气味的液体,见光或潮湿空气易变黄色,有毒。与水、乙醇、乙醚、氯仿混溶。四氢吡咯的衍生物广泛存在
  • 酯交换反应在有机化学中,酯交换是指:酯的基团R″被醇的基团R′取代的过程。酯交换反应又称酯的醇解反应。这些反应通常加入酸或碱催化剂进行催化。反应同样可以通过酶尤其是脂肪酶(E.C.3.
  • “成仁”、“取义”仁义是仁和义的合称。由于儒家圣人孔子和“亚圣”孟子分别提倡仁和义,因此两者经常并称,成为中国读书人最主要价值观。例如孟子:“由仁义行,非行仁义”;文天祥:“孔曰成仁,孟曰取义
  • 摩伦汗摩伦汗(蒙古语:Молон хаан,1437年-1466年),名为脱古思猛可,鞑靼君主,第30代蒙古大汗。脱脱不花的长子,1465年,脱古思猛可继承了弟弟马儿古儿吉思的汗位。然而,他像他弟弟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