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德语

✍ dations ◷ 2025-09-17 09:02:55 #标准德语
标准德语(德语:Hochdeutsch或Standarddeutsch),中文也称标准德文,是德语的标准语,作为书面语使用,并作为不同方言区的交流语使用。德语是一种多中心语言(有多种标准语的语言)。根据不同国家,标准德语有三个不同主要分支,包括:德国标准德语,瑞士标准德语以及奥地利标准德语。标准德语并不是作为特定地区的传统方言而产生的。它是作为一种书面语而产生,有着数百年的发展史,期间作家们试图利用它来写作,以使尽可能多的地区能够看明白。直到1800年间,标准德语几乎还仅仅是书面语,对当时德国北部说低地德语(与标准德语差距甚大)的人来说,学习标准德语几乎像是学外语。之后北部发音(对标准德语)被作为标准发音并向南方扩散,以至于有些地区(如汉诺威周边地区)的本地方言已全部灭绝了。为了保持书面语的一致,德语正写法协会负责发布一致性的德语正写法。在德语语言学中,只有传统的地域变体才被称为方言,标准德语的变体则不被这么称呼。被称为Umgangssprachen(“口语”之意)的后者,从19世纪起就在德国境内逐渐取代各地的传统方言,从而形成混入方言成分的标准德语变体。在标准德语里,“标准德语”(Hochdeutsch)被称为高地德语,这容易让人产生误解,因为这与语言学术语—高地德语(Oberdeutsch)使用了相同的词汇。前者里的Hoch(高)带有文化、教育方面的意义,后者里的Ober只不过指德国地理里的高,即南方高地地区与阿尔卑斯山脉地区所使用的高地德语,与延伸至北海海岸的低地地区使用的低地德语相对应。为了避免这种误解,“标准德语”逐渐地被称为Standarddeutsch(标准德语)或deutsche Standardsprache(德语标准语),如果上下文足够清晰的话,简称为Standardsprache(标准语)。标准德语存在地域性的不同,就区域而言尤其表现在德语国家间,就语言学特征而言尤其表现在词汇上(也表现在发音甚至语法的一些例子里)。标准德语的地域变体不应与德语方言的变体混淆,尽管前者在一定程度上受方言影响,但两者毕竟是截然不同的。在绝大多数区域,视具体情况的不同,德语使用者使用的德语属于连续体,这种连续体是一种混合物,可从更多的方言变体到更多的标准德语变体。在瑞士的德语区,方言和(瑞士)标准德语之间则没有这种连续体。标准德语的使用几乎仅限于书面语。这种现象因此被称为“中间双语制”或“功能双语制”。在瑞士,人们往往只和完全听不懂瑞士德语的人才说标准德语,标准德语只被预期在学校中使用。不过,标准德语还是在当代瑞士德语的许多变体中留下明显痕迹,后者的区域性表达习惯和词汇已被标准德语同化取代。德语最新的正写法从2006年8月1日起实施。早期现代高地德语的首次标准化(非规范性的),是1534年的路德圣经。1781年约翰·克里斯托弗·阿德隆出版了第一部德语字典。1852年起雅各布·格林和威廉·格林兄弟开始编辑最广泛的德语字典。这部著作一直到1960年才完工。1880年康拉德·杜登出版了德语全正体书写字典。1901年经过小修改后,这部字典成为标准德语的唯一典范。其中的内容一直到1998年才被重新订正。1998年的修改主要改进了一些非常不规则的语法,另外简化了一些规则。此外一些在民间通用,但依照过去的正体法被认为是错误的写法被认可为正确的。修改施行后,较古老的写法被算做“已过时,但并非错误的”。

相关

  • 黏液黏液(英语:mucus)是一种从人体的黏膜内层分泌出来的湿滑液体。黏液一般都是比较浓稠的胶状体,含有具抗菌功效的酵素,例如:溶菌酶、抗体等。黏液由满布黏膜表面内的杯状细胞制造,由
  • 溶酶体溶酶体(英语:lysosome),又称溶体、溶小体,存在于细胞(多存在于动物细胞中,植物细胞内不常见)中,属于细胞的内膜系统,由高尔基氏复合体产生,是单层膜的囊状细胞器,内部含有数十种从高尔基
  • 一一对应数学中,一个由集合 X {\displaystyle X} 映射至集合 Y {\displaystyle Y} 的函数,若
  • 保温瓶真空保温瓶(壶、杯),也称为保温瓶(壶、杯),是一种用来保持容器内物质(通常是水)一定温度的真空隔热保温容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保温瓶也称为热水瓶、暖水瓶、暖瓶、暖壶、茶瓶。保
  • 龙部,为汉字索引中的部首之一,康熙字典214个部首中的第二百一十二个(十六划的则为第一个)。就正体中文中,龙部归于十六划部首,而简体中文则归在五划。龙部通常从左、上、下方为部
  • 蛋白质列表关于蛋白质(包括蛋白质复合物)的列表。此表旨在编理蛋白质界的相关信息。除了标示有“*”的蛋白质,其余的蛋白质均存在于人类蛋白质组中。若某一蛋白质拥有EC编号,那么该蛋白质
  • 黏体动物黏体动物(学名Myxozoa)是一类水中的寄生虫。其下已知有超过1300个物种,当中很多需要两个寄主,如鱼类及环节动物或外肛动物。粘孢子虫的孢子平均约有10-20微米大;而Malacosporea的
  • 林务局行政院农业委员会林务局(简称林务局)是中华民国林业事务的最高主管机关,为行政院农业委员会附属机关,主管全国森林、保安林的经营管理及自然生态保育等相关业务之推动及其政策、
  • 姐夫姻亲指基于婚姻关系而生之亲属型态,一方配偶与他方配偶之亲属间,因双方缔结婚姻后,成为相互具法律上亲属关系的情况。《中华民国民法》第969条规定,包括配偶的血亲、血亲的配偶
  • 湿婆派湿婆教(梵语:शैव पंथ,śaiva paṁtha,英语:Shaivism,Shaivam),又称湿婆派、希瓦派,原义是与湿婆合一,是印度教中四个最主要教派之一,尊崇湿婆为最高的神明。它的信徒被称为希瓦(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