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等级

✍ dations ◷ 2025-05-15 13:31:44 #医院等级
中国医院的等级划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对其行政管辖范围内医疗机构的评审制度,包括了对医院资质的审核标准。目前中国实行三级医疗服务体系,各个等级分为甲、乙两等。1989年11月29日,中国卫生部发布《医院分级管理办法(试行草案)》《综合医院分级管理标准(试行草案)》,将医院分级与分等,医院按功能、任务不同划分为一、二、三级。其中:一级医院:是直接向一定人口的社区提供预防、医疗、保健、康复服务的基层医院、卫生院。二级医院:是向多个社区提供综合医疗卫生服务和承担一定教学、科研任务的地区性医院。三级医院:是向几个地区提供高水平专科性医疗卫生服务和执行高等教学、科研任务的区域性以上的医院。各级医院经过评审,按照《医院分级管理标准》确定为甲、乙、丙三等,三级医院增设特等,共三级十等。1994年2月,中国国务院以第149号令发布了《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同年9月1日正式实施。该条例第41条规定“国家实行医疗机构评审制度”。依据该条例,卫生部1995年发布《医疗机构评审办法》,进一步规定了医疗机构评审的基本结论是“合格”与“不合格”,对医院等医疗机构的每个级别内分为“甲等”、“乙等”、“丙等”,达到“合格”即为“丙等”。医院评审制度主要由时任卫生部部长陈敏章推进。此制度的主要目的是为完善中国的医院标准体系,明确统计指标和发展方向,从而间接使得中国医院的医疗水平得到提高。但是,该机制同时也造成各个机构之间盲目追求数据,片面强调规模,评审过程中收受贿赂时有发生。例如一些县市医院为了评上三甲医院,花费巨资从国外购买了已被淘汰的二手CT机。唐山一所医院规定护士每天必须练习扎针100次,病人不够时就用自己和家人当试练对象。1998年3月,陈敏章正式卸任。1998年8月,卫生部发出《关于医院评审工作的通知》,暂停第一周期医院评审,以便总结经验、纠正乱象。至1998年底,中国大规模的医院评审工作暂时停止。从1989年到1998年,17708家医院被归类审定,其中三级医院558所(三级甲等医院376所)、二级医院3100所(另有数据3084所,二级甲等医院1765所)、一级医院14050所(另有数据13726所,一级甲等医院7561所),占1998年底中国医院总数的26.4%,中国成为世界上评审医院数目最多的国家。由于“国家实行医疗机构评审制度”已被写入国家政策法规,且《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在此期间内未作修改,在法律层面上医疗机构的评审分级仍然可以依法进行。1998-2007年,中国大部门省、市、自治区的医院评审工作暂停,仍有少数省份继续开展评审工作,妇幼保健院、防疫机构、中医医院的第二周期评审工作陆续开展。1999年的《南宁年鉴》记载,该地某县妇幼保健院被评为国家一级甲等妇幼保健院;2006年《中国医院管理》第26卷提到,2004年和2005年,山西省完成了对79家二级以上医院的评审工作。2005年和2008年,中国卫生部分别推出了两版《医院管理评价指南》,并在2005年在全国开展“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主题”的医院管理年活动,以推进医院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和标准化建设,提高医疗质量。2010年,卫生部重新启动了医院的等级评审。2011年,中国卫生部发布了《医院评审暂行办法》《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2011年版)》和《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1年版)》。《医院评审暂行办法》对1995年的《医疗机构评审办法》做出更新,其中规定各级医院评审结论分为甲等、乙等、不合格。明确由各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本辖区的医院评审工作。然而仅仅一年后,卫生部即要求对2010年12月31日后评审新增的三级医院不得发放三级医院等级证书和等级标识,已发给的要立即收回。在此期间,中国有超过240家医院从二级升为三级,其资格将重新审定 。2017年6月底,新华社又发出消息称新版医院评审评价标准即将出台。同年9月,中国国务院决定取消“三级医院评审结果复核与评价”,国家卫生计生委明确三级医院评审结论改为备案管理,各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只需将过程和结果向国家卫生计生委备案。中国医院按功能、规模不同划分为一、二、三级。现行《医院评审暂行办法》规定各级医院评审结论分为甲等、乙等、不合格。卫生行政部门会向评审结论为不合格的医院下发整改通知,整改后再次不合格的会被调低或撤销医院级别。等级共三级六等,由高至低依次为三级甲等,三级乙等,二级甲等,二级乙等,一级甲等,一级乙等。在2011年新版评审办法出台前,三级特等医院是先前“三级十等”级别划分中所谓的最高等级。中国卫生部曾在2010年宣称将遴选部分国家级优质医院成为三级特等医院。然而在实际操作中,中国从未评审过任何三级特等医院。三级甲等医院(简称“三甲医院”)是依照中国现行“三级六等”的医疗机构划分等级中的最高级别。中国三甲医院根据2017年初的卫生计生委数据为1308家,而总共三级医院数量为2232家。依据《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启用全国医院等级查询系统的通知》,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所有由卫生行政管理部门管理的医院的等级信息可以在“医院质量监测系统”(www.hqms.org.cn)中进行查询,由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共同负责录入与维护。

相关

  • 肿瘤新生物、息肉、瘜肉或赘生物(英语:neoplasm),是指身体细胞组织不正常的增生,当生长的数量庞大,便会成为肿瘤(英语:tumor)。而肿瘤亦可以是良性或恶性的。肿瘤(英语:tumor)在医学上是指细
  • 亲缘分支分类法支序分类学(英语:Cladistics)又称亲缘分支分类学,是一种生物分类的哲学,其指只依据演化树分支的顺序,而不参考形态上的相似性来排列物种。此一学派的主要贡献者一般认为是德国昆虫
  • 糖肽类抗生素糖肽类抗生素(glycopeptide antibiotic)是指一类化学本质为有糖基修饰的多肽链的抗生素。组成糖肽类抗生素的多肽可能是环形或线性,由属于非核糖体合成肽。糖肽类抗生素的达到
  • 肠杆菌科肠杆菌科(学名:Enterobacteriaceae)是γ-变形菌纲肠杆菌目的一科,为格兰氏阴性菌中的一个类群,皆为杆菌。它们普遍存在于动物体肠道、水、土壤、寄生虫等。其中,大肠杆菌是被研究
  • 麦角胺麦角胺是麦角肽碱,是麦角类生物碱的一种,它在结构与生物化学上和Ergoline密切相关。它的结构和几种神经递质的结构相似,并且具有作为血管收缩剂的生物活性。它用于医学上用于治
  • 玉米黑穗菌玉米黑穗菌(学名:Ustilago maydis)是属于黑穗菌目黑穗菌科黑穗菌属的一种真菌,寄生在玉蜀黍属、类蜀黍属植物上,可引起玉米黑穗病。其菌瘿可食用,称为玉米乌米、玉米蘑菇或墨西哥
  • 痂(音jiā)指伤口或疮口表面形成的块状物,质硬,主要成分为血小板、纤维蛋白、细菌残骸等。结痂是生物体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防止伤口或疮口继续出血,在伤口或疮口愈合后会自行脱落
  • 心房心房(拉丁语:Atrium)旧称䆝,是构成心脏腔室的一种。心脏分心房与心室,分别负责接收 左心房则可根据胚胎来源被分为左心耳和左心房窦。和原始静脉窦右角发展而来的腔静脉窦。在右
  • 阿托品阿托品(Atropine),又称阿托平。是一种用来治疗神经毒气或杀虫剂中毒(英语:Pesticide poisoning)的药物,也用在某些心跳过缓,与手术时减少唾液分泌用,一般会以静脉注射或肌肉注射给药,
  • 生物合成蛋白质生物合成是指在生物细胞内制造新的蛋白质,它是通过蛋白酶解或蛋白质导向(英语:Protein targeting)细胞蛋白的损耗被平衡。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也称为翻译,它是基因表达的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