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哥特式

✍ dations ◷ 2025-11-09 12:09:15 #学院哥特式
学院哥特式建筑(Collegiate Gothic)是哥特复兴式建筑的一种,吸取了英格兰的都铎式建筑和哥特式建筑的特色。它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流行于美国和加拿大的大学和学院中,因而得名。21世纪初仍有许多大学建筑采用这种风格。美国的凯尼恩学院在1829年首次采用哥特复兴风格来建造校内的建筑。随着亚历山大·杰克逊·戴维斯为纽约大学建造的大学堂(University Hall,1833–37)等其他学校建筑的出现,哥特复兴式建筑开始大量出现于美国的大学校园中。1880年代开始,布林莫尔学院、宾夕法尼亚大学、普林斯顿大学等许多大学也开始建造这类建筑。“Collegiate Gothic”一词由亚历山大·杰克逊·戴维斯在1853年提出,不过直到1890年代开始这个词才开始流行起来。

相关

  • 腹部人的腹部(拉丁文:Abdomen)是骨盆和胸部之间的身体部分。在解剖学上,腹部从胸底的横隔膜直到骨盆的真假骨盆界限。真假骨盆界限从腰骶角(第5腰椎和第一骶椎之间的椎间盘)到耻骨联合
  • 化妆化妆是美容的手段之一,可以使人更有自信或者看起来更具有亲和力。化妆广泛存在于人类社会和文化当中,几乎是普世文化通则的一部分。一般来说,人们会根据工作需要和场合作相应的
  • 王士雄王士雄,字孟英,浙江海宁人,清朝医家,温病学派重要代表人物。居于杭,世为医,咸丰中,杭州陷,转徙上海,当时因战乱,疫病大作,经他治疗的病患,大多全活,名震吴越。他继承了吴又可、叶天士、吴
  • 米氏散射米氏散射(Mie scattering),是一种光学现象,属于散射的一种情况。米氏散射理论是由德国物理学家古斯塔夫·米于1908年提出的。当微粒半径的大小接近于或者大于入射光线的波长λ的
  • 东西伯利亚海东西伯利亚海(俄语:Восто́чно-Сиби́рское мо́ре)是北冰洋内的一个边缘海,位于北面的北极角(Arctic Cape)和南面的西伯利亚之间。东面隔弗兰格尔岛和楚克
  • 肯纳威克人肯纳威克人(英语:Kennewick Man)是一具于1996年7月28日出土自美国华盛顿州哥伦比亚河岸肯纳威克城的史前人骨骸。据碳同位素分析,其年龄在距今8500年左右。是有史以来发现最完整
  • 三阴性乳腺癌三阴性乳癌(英语: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缩写为TNBC),也称三阴性乳腺癌,是指缺乏雌激素受体(英语:Estrogen receptor)(ESr或Er)、孕酮受体(Pr)表达与缺乏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基因(H
  • 沈允钢沈允钢(1927年12月2日-),中国植物生理学家。浙江杭州人。1951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农业化学系。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研究员。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 神农氏神农氏(?-?),又称烈山氏,或称连山氏,相传生存年代在夏朝以前,现存文字记载多出现在战国以后。相传“神农尝百草”、教人医疗与农耕,中国人视之为传说中的农业和医药的发明者、守护神,尊
  • 塔什干塔什干(乌兹别克语:Toshkent,Тошкент;俄语:Ташкент)是乌兹别克斯坦首都,是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科研中心,也是塔什干州的首府。塔什干市面积334.8km²,2013年共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