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投影日晷

✍ dations ◷ 2025-09-09 16:49:40 #历法,日晷,雕刻

正投影日晷是地平日晷中的一种,它的晷针垂直于地面,时间的标示点位于椭圆的图形上。晷影器不在一个定点上,而必须随着日期改变位置,才能正确的显示当天的时间。因此,晷面上没有时间的分画线,只有在椭圆上才有时间的标示点。如同大多数的日晷,正投影日晷标示的是真太阳时。一个正投影日晷的完整定义(规范)如下:

正投影日晷通常被设计成以人体当作晷影器来显示时间。在这种情况下,椭圆的大小和时间的标记必须依据人的身高和地理纬度来设计 --因为以人作为晷影器的投影必须落在椭圆的图形上,才能准确的指示出当时的时间。在低纬度的地区,以人影当晷影器的正投影日晷并不实用。因为在夏至的正午时,一个身高66英寸的人,在纬度27度之处,影子只有4英寸长。

在英文,以日行迹的形容词描述这种日晷会造成误导,因为在正投影日晷的设计中并没有用到日行迹或均时差的变化。Mayall认为英文所以称为 analemmatic sundial就是暗示这是与日行迹没有关联的日晷,在法国布赫(Bourg-en-Bresse)的布赫教堂前方的日晷就是错误的使用日行迹的一个例子。罗尔(Rohr)指出,晷影器(晷针)流离失所的不在子午线上,而存在于日行迹的8字形上就是一个错误。

正投影日晷使用的晷针是垂直的,时间线是圆形赤道日晷的时间线投影在晷面上。因此,正投影日晷是椭圆形的,它的短轴指向南北方向,长轴指向东西方向;此外,长轴与短轴的比例等于当地地理纬度的正弦值(sin(Φ))。所有的时间线收敛在椭圆的中心点上;时间线相对于正午时间线的角度由下式给出:

此处的t是时间,单位为正午前或后的小时数值。但是,晷针并不是永远竖立在时间线的中心点上,相反的,若要显示正确的时间,晷针必须在不同的日期移动至子午线上不同的位置:

此处的W是椭圆的半短轴,δ是太阳在一年当中当时的赤纬。赤纬是太阳与天球赤道相距的角度,在春分和秋分的分点,δ=0;在夏至和冬至的至点,大约是±23.5°。

相关

  • 原生动物原生动物是动物界中最低级、最原始、最简单的一类动物,属于原生生物当中较接近动物的一类,简称原虫。身体由单个细胞所构成,因此也被称为单细胞动物。多营自由生活,也有的生活在
  • 约瑟夫·诺曼·洛克耶约瑟夫·诺曼·洛克耶(英语:Joseph Norman Lockyer 1836年5月17日-1920年8月16日)英国科学家、天文学家,与法国科学家皮埃尔·让森一同发现了氦气。科学期刊《自然》创始人和首
  • 成铁纪成铁(Siderian,符号PP1)是地质时代中的一个纪,开始于同位素年龄2500±0百万年(Ma),结束于2300±0Ma。成铁纪的名称来自于希语sideros“铁”,因这个时期是世界上形成特大型铁矿田,出现
  • 沃尔顿威廉·西奥多·沃尔顿三世(英语:William Theodore Walton III,1952年11月5日-),绰号红色巨人,为前美国NBA联盟的职业篮球运动员及电视评论员,场上位置为中锋。被普遍认为是联盟历史
  • 利津县利津县位于山东省北部,隶属于东营市。东隔黄河与垦利县、东营区、博兴县相望,北邻河口区,西接滨州市、沾化县。县境呈西南-东北向,南北长102.5公里,东西宽8.5-25公里,总面积1665.6
  • TAS2R41味觉感受器,类型2,成员41,TAS2R41是一个人类基因组中基因编码的蛋白质,是苦味味觉感受器的一员。 TAS2R41引用了美国国家医学图书馆提供的资料,这些资料属于公共领域。
  • 仙茅甜蛋白仙茅甜蛋白(Curculin)是一种能引起甜味的蛋白质,该蛋白在1990年首次被发现并分离出来。该蛋白存在于仙茅科植物宽叶仙茅()的果实中,该植物原产地是马来西亚,有时候也简称仙茅。和
  • 马修·布罗德里克马修·布罗德里克(英语:Matthew Broderick,1962年3月21日-),美国电影及舞台演员,作品多是喜剧片。成名作为百老汇舞台剧《Torch Song Trilogy》,代表作有《咪走堂》等。马修·布罗德
  • 上海市育才中学上海市育才中学(Shanghai Yucai High School),隶属静安区教育局,为全寄宿制、现代化的高级中学,首批“上海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之一。原称工部局立育才公学,是上海公共租界工部
  • 威诺格拉德模式挑战威诺格拉德模式挑战(英语:Winograd Schema Challenge,缩写WSC)是多伦多大学计算机科学家赫克托·莱韦斯克(英语:Hector Levesque)提出的机器智能测试。该测试试图改进传统的图灵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