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克蒂

✍ dations ◷ 2025-04-27 09:25:59 #印度教哲学概念

奉爱(梵语:भक्ति,转写:Bhakti),又译为信爱、奉献、虔信、信、虔敬、忠诚,音译为巴克蒂、巴克提、薄帝、薄克帝;在印度教中指对最高神祇三相神的虔诚信仰、尊敬供养的传统;印度文化圈内的伊斯兰教、基督教、上座部佛教、耆那教、锡克教也吸收了这个词语,如东南亚上座部佛教将佛弟子对佛陀、阿罗汉圣者的虔信称为“薄帝”(巴利语:bhatti)。

भक्ति(Bhakti)的词根bhak-来自bhaj-(<*bhag-),义为分享、参与。它还包含了依恋、皈依、虔信、奉献、忠诚、崇敬等含义。

12世纪穆斯林统治者入主印度后,印度教受到伊斯兰教的影响,产生了奉爱运动(英语:Bhakti Movement),最早兴起于印度南部,代表人物为罗摩奴阇(英语:Ramanuja)。他强调奎师那(黑天,毗湿奴的化身)的至高地位以及对祂的崇信,提出奉爱不被业报或分别智污染。13世纪后,奉爱运动遍布全印,代表人物罗摩难陀(英语:Ramananda)、迦比罗和遮昙若大胜主。罗摩难陀(英语:Ramananda)强调任何信仰奎师那者都能获得解脱;迦比罗出生于穆斯林家庭,他的参与则旨在消除印度教与伊斯兰教的对立;遮昙若甚至被视为奎师那的真身,他的理论摄取和统合了多方的观点。奉爱运动(英语:Bhakti Movement)的主导者和信奉者被称为“奉爱派”(巴克提派)。

奉爱和奉爱运动的影响至今仍在,遮昙若在奉爱运动中提出的种种观点以使徒传系(英语:Sampradaya)(Śri-sampradāya)的方式传承至今,以国际奎师那知觉协会主要传承者。

瑜伽当中有一种“巴克提瑜伽”,意译为奉爱瑜伽、信爱瑜伽、信瑜伽等,即强调以奉爱的修行接近梵与神祇。

相关

  • 台北圆环坐标:25°03′14.11″N 121°30′52.39″E / 25.0539194°N 121.5145528°E / 25.0539194; 121.5145528台北圆环,又名建成圆环,是位于台湾台北市大同区的圆环,为南京西路、宁夏
  • 因约国家森林因约国家森林(英语:Inyo National Forest,也译作因尤国家森林)是座美国国家森林,遍布在加利福尼亚州的内华达山脉东部,以及加州、内华达州境内的白山山脉(英语:White Mountains (Cal
  • 2005年11月逝世人物列表2005年逝世人物列表:1月 - 2月 - 3月 - 4月 - 5月 - 6月 - 7月 - 8月 - 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下面是2005年11月逝世的知名人士列表:
  • 乔什·麦阔伊德乔舒亚·若瑟·布莱恩·"乔什"·麦阔伊德(英语:Joshua Joseph Brian "Josh" McQuoid,1989年12月15日-)是一名在英格兰出生的北爱尔兰足球运动员,场上司职前锋或边锋,出身伯恩茅斯青
  • 竹下登竹下登(日语:竹下 登/たけした のぼる ,1924年2月26日-2000年6月19日),日本政治家,出生在岛根县饭石郡挂合村(现在的云南市),1941年从岛根县松江市初中毕业,1947年9月,早稻田大学商学士(
  • 1980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津巴布韦女子国家曲棍球队1980年,津巴布韦女子国家曲棍球队在苏联首都莫斯科举办的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上赢得草地曲棍球项目金牌。球队16名队员均为津巴布韦白人少数群体,是在美国引领大部分西方国家联
  • 曹宝华曹宝华(1955年-),河北冀州人,汉族,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人物、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河北地区代表。毕业于中央党校函授学院,加入中国共产党,担任春风实业集团董事局主席兼总裁。20
  • 段洁龙段洁龙(1958年7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官,曾任中华人民共和国驻新加坡共和国特命全权大使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匈牙利共和国特命全权大使。2020年8月25日,段洁龙以149票当选成为国
  • 格奥尔格·冯·屈希勒格奥尔格·弗雷德里希·威廉·冯·屈希勒伯爵(Georg Karl Friedrich Wilhelm von Küchler,1881年5月30日-1968年5月25日)是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陆军元帅。屈希勒出生在哈
  • 上智大学短期大学部上智大学短期大学部(日语:上智大学短期大学部/じょうちだいがくたんきだいがくぶ  *),简称上智短大,是一所位于日本神奈川县秦野市的私立短期大学。前身是上智短期大学(日语:上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