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淞口

✍ dations ◷ 2025-04-12 02:44:52 #吴淞,河口,长江,黄浦江,上海港,上海地名

吴淞口,为黄浦江入长江之口,位于中国上海市宝山区吴淞街道和浦东新区高桥镇之间,宽约800米,长约1.8公里。宋时原系吴淞江入长江之一口,遂名吴淞口。一直为上海港船舶进出长江口的咽喉门户,轮船由前后引导灯桩引经吴淞口进港航道即可驶入上海港。吴淞口由上海海事局吴淞交通管制中心下属的吴淞海事局管辖。

明永乐二年(1404年),夏原吉开浚范家浜,引大黄浦由吴淞江出海。正德十年(1515年),引吴淞江入宋家浜。隆庆三年(1569年),海瑞疏浚宋家浜,引吴淞江至黄浦,吴淞江遂成为黄浦的支流,吴淞江出口段与大黄浦、范家浜连为一体,最终成为黄浦江的出口,但仍沿称吴淞口。经历年疏浚,现涨潮时吴淞口航道维护水深为-8米,

清同治元年(1862年),吴淞口设置指示潮位的标杆,为船只助航。光绪十六年(1890年),上海海关在黄浦江张华浜设置水尺,由人工观测水位,始有潮位纪录。民国元年(1912年)1月,浚浦局在吴淞口炮台湾设立岛式自记水位站,设有潮球一座,指示水深。

民国22年(1933年)和民国32年(1943年),先后装有“圆盘潮汐指示仪”,指示潮汐水位变化,故水位站亦称吴淞炮台湾潮汐指示仪,具备记录与显示双重功能。“圆盘潮汐指示仪”初期在夜间采用电灯照明,之后改为白色霓虹灯。

1962年,拆除白色霓虹灯装上航标灯作为灯桩使用。1981年,水位站受8114号强台风袭击而损毁。1985年,在原水位站东侧10米处重建一座水位站和自动显示的水位钟,并于1986年2月投入使用至今。

清同治四年(1865年),在吴淞口西岸的一座洋式矮屋内点燃油灯指示船只进入吴淞口航道。同治十一年(1872年),始建吴淞灯塔,替代洋式矮屋内的油灯,为船只导航。宣统二年(1910年),在吴淞左导堤终端设置趸船,晚上点灯作为航标。民国17年(1928年)7月,拆除趸船,在吴淞左导堤终端设置固定河塘灯桩,重20余吨,日夜发光。

1988年,上海海事局对河塘灯桩进行改造重建,改桩身为圆锥形铁筒,并改名为吴淞口灯塔。1999年12月29日,改造重建吴淞口灯塔。桩身为白色圆柱形钢筋混凝土,塔高20.1米,灯高17.4米,射程达13海里,闪白5秒一次,装有雷达应答器,无人值守。

清宣统二年(1910年)三月完工,总造价为202万两关平银。石梗位于黄浦江河口西岸的终端与长江南岸接壤处,以吴淞海军码头向外213米与吴淞炮台围墙外152米交点为起点,向外延伸成微弯形,半径2.4公里,全长1395米。石梗建成后,宣统三年(1911年),又在吴淞口东岸建成长1500米的右顺坝,形成喇叭口,引导潮汐主流冲刷河口浅滩,增大进潮量,将吴淞外沙暗沙刷深。

1957年,对石梗进行局部整修。1958年始,在石梗堤脚边抛泥,在石梗外抛石,以护坡脚。1965年初至1966年底,又对石梗实施沉排护底、抛石护坡、修补堤面等工程,增设石梗灯桩3座。

相关

  • 伪阳性第一型及第二型错误(英语:Type I error & Type II error)或型一错误及型二错误为统计学中推论统计学的名词。在假设检验中,有一种假设称为“零假设(虚无假设)”;假设检验的目的是利
  • 全国民主联盟全国民主联盟(缅甸语:အမျိုးသား ဒီမိုကရေစီ အဖွဲ့ချုပ်,IPA:),简称全民盟或民盟,是一个缅甸政党,成立于1988年9月27日,创办人包括前缅甸陆军副总参谋长
  • 软骨肉瘤软骨肉瘤系起源于软骨组织的恶性肿瘤,从其发生部位来看,可分为中央型和周围型。前者发生于骨髓腔或皮质内部,后者发生于骨膜下皮质或骨膜。根据肿瘤的发展过程又可分为原发及继
  • 纽芬兰省纽芬兰与拉布拉多省(英语:Newfoundland and Labrador,法语:Terre-Neuve-et-Labrador,旧称“纽芬兰省”),简称纽省,是加拿大的十个省之一。纽芬兰与拉布拉多省由两部分组成:位于北美大
  • 西南西南英格兰(英语:South West England)是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英格兰下辖的9个次级行政区之一,也是英国国内最为风景优美且历史悠久的地区之一。西南区境内包含Dartmoor和E
  • 南岸南岸(英语:South Bank)是位于英国英格兰伦敦市中心的一个地区,意为泰晤士河的南岸。长期以来南岸的开发慢于北岸,并且在历史上南岸还曾是伦敦的红灯区。除此之外南岸也曾是工业区
  • 南高加索语系南高加索语系又称卡特维尔语系(格鲁吉亚语:ქართველური ენები),世界上主要语系之一,属于高加索诸语言。语言人口约520万,主要分布于格鲁吉亚,也有少量分布在土耳其、
  • 狄尔斯烃Diels烃,学名3'-甲基-1,2-环戊烯并菲,一种固体(常温下),分子式C18H16,熔点126~127°C。在甾体化学的早期发展中有很重要的作用。1927年狄尔斯发现,所有的甾族化合物用硒在360°C处理
  • 亨利·布莱恩特亨利·布莱恩特(英语:Henry Bryant,1820年5月12日-1867年2月2日)是一位美国医师和博物学家,他是亨利·布莱恩特·比奇洛的祖父。布莱恩特生于马萨诸塞州波士顿,1843年毕业于哈佛医
  • 任曼君任曼君(1913年6月-1991年8月),又名培璟,又名植林,女,湖南湘阴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人物,曾任福建省妇女联合会主任,福建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一任丈夫王明扬,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