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因诺科荒原
✍ dations ◷ 2025-04-25 13:19:46 #因诺科荒原
因诺科荒原(Innoko Wilderness)是一片位于美国阿拉斯加州、面积约50万公顷的野生动物保护区,由美国国会在1980年设立保护。它位于因诺科国家野生动物保护区(英语:Innoko National Wildlife Refuge)的东南部,是冻土层和针叶林带的交界。因诺科荒原大半都是沼泽湿地、湖泊、河流,以及长满黑云杉(英语:Picea mariana)、苔藓、地衣与矮灌木的小岛。沿育空河和因诺科河畔有许多阿拉斯加原住民的捕猎营地。因诺科荒原栖息著超过20,000只河狸,以及驼鹿与驯鹿、黑熊与棕熊、赤狐、郊狼、猞猁、狼、水獭与貂熊。每年约有65,000只加拿大鹅会在夏季至因诺科荒原渡暑;另有有380,000只水鸟、涉禽、针尾鸭、潜鸭、广嘴野鸭、黑凫、赤颈鸭、赤颈鸊鷉、小黄脚鹬与棕塍鹬等。
相关
- 弗兰克·麦克法兰·伯内特弗兰克·麦克法兰·伯内特爵士,OM,AK,KBE(英语:Sir Frank Macfarlane Burnet,1899年9月3日-1985年8月31日),通常称作麦克法伦或麦克·伯内特,是澳大利亚病毒学家,主要以免疫学方面的工
- 固结固结是指松软土壤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压缩、去水而逐渐密实的过程。当有压力施加在土体时,土粒会更加紧密的压在一起,使土体孔隙中水分逐渐排出、体积变小、密度增大。土壤的固结
- 十年火山十年火山(英语:Decade Volcanoes)是由国际火山学与地球内部化学协会(IAVCEI)选出的16座火山,协会旨在促进火山相关研究、增加民众的防灾意识,从而减轻自然灾害的破坏。这些火山曾有
- 蝾螈定蝾螈定是多种有尾目动物的皮肤腺产生的有毒生物碱,化学式为C21H31NO3,摩尔质量为345.48克/摩尔。
- 施陶丁格赫尔曼·施陶丁格(德语:Hermann Staudinger,1881年3月23日-1965年9月8日),德国化学家,在高分子化学领域作出了开拓性贡献,被授予1953年诺贝尔化学奖。1881年施陶丁格出生在德国莱茵
- KOsub2/sub超氧化钾,分子式KO2,是一级氧化剂,与水剧烈反应。超氧化钾是由K+和O2−组成的碳化钙型粉末状晶体。有吸湿性、顺磁性。超氧化钾的制备是在不锈钢置换釜内,以金属钠置换氯化钾得
- 环保环境保护(简称环保)是在个人、组织或政府层面,为大自然和人类福祉而保护自然环境的行为。由于工业发展导致环境污染问题过于严重,损害生态环境,部分更达到无法挽回的地步,触发各工
- β受体肾上腺素能受体(英语:Adrenergic receptors,或称为肾上腺素受体)是一类接受儿茶酚胺类物质刺激的代谢型G蛋白偶联受体,所接受的儿茶酚胺类主要是去甲肾上腺素以及肾上腺素。尽管
- 陈赖章陈赖章垦号是指闽南泉州人陈逢春、赖永和、陈天章、陈宪伯、戴天枢等于1709年(清康熙48年)为了合股开垦大佳腊(或作大加蚋,今大台北地区)而成立的团体,陈赖章为该综合合股人姓名的
- 马鲁古海板块摩鹿加海板块是位在印尼大巽他群岛东部的小型板块。摩鹿加海板块在理论上被认为是一个小的构造板块,承载着北苏拉威西、马鲁古海和一部分在一个散布着许多小板块的地区的班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