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丽安娜效应

✍ dations ◷ 2025-10-22 07:04:05 #波丽安娜效应
波丽安娜效应(Pollyanna principle),又称波丽安娜行为(Pollyannaism)或积极偏向(positive bias)是一种现象,指普遍人们会对于别人对他们的正面描述表示认同。这种与巴纳姆效应类似。研究表明,在潜意识层面,人脑会倾向于关注乐观向上的信息,而在意识层面我们却倾向于消极。对于这种潜意识里偏向于积极乐观的现象称之为波丽安娜效应。这个概念是由Matlin和Stang在1978年根据美国小说家爱莲娜·霍奇曼·波特的《少女波丽安娜(英语:Pollyanna)》(Pollyanna)小说原型所提出,主人翁波丽安娜是一个充满乐观思想的女孩并且以乐观思想感染着身边的人。批评性格测试的人指责诸如MBTI的测试已经很明显地表现出了波丽安娜现象,使人倾向于认同它的人格分析,然而测试并不能准确检验出人的性格。

相关

  • 微生物微生物是难以用肉眼直接看到的微小生物总称,包括细菌、真菌、放线菌、原生动物、藻类等有细胞结构的微生物,以及病毒、支原体、衣原体等无完整细胞结构的生物。 一般需要借助
  • 伊利阿斯·马格努斯·弗里斯埃利亚斯·芒努斯·弗里斯(瑞典语:Elias Magnus Fries,1794年8月15日-1878年2月8日),瑞典生物学家。他在六十多年的科研生涯中,搜集了欧洲各地大量的真菌标本,对其进行了科学、系统
  • 苯二氮䓬类苯二氮䓬类药物(拉丁语:Benzodiazepines,BZDs、䓬/zhuó/),又译苯二氮平,是一种精神药物,其核心化学结构是一个苯环和一个䓬环。第一种此类药物是氯氮䓬(利眠宁),由Leo Sternbach在195
  • 梨形鞭毛虫Lamblia intestinalisGiardia duodenalis蓝氏贾第鞭毛虫(学名:Giardia lamblia)又称蓝布尔吉亚尔氏鞭毛虫、梨形鞭毛虫,简称贾第虫。属于鞭毛虫纲,主要寄生在人体肠道内,引起腹痛
  • 释奠典礼释奠佾舞简称佾舞,又称丁祭佾舞、祭祀大成至圣先师孔子之佾舞。依不同编制又分有六佾舞和八佾舞,是释奠典礼的祭礼中所表演的舞蹈, 是东亚世界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南朝
  • 时间银行时间银行的倡导者是美国人埃德加·卡恩。1980年,卡恩46岁,却经历了一次大面积心肌梗塞,这次经历让对生活有了重新的理解,他的生活方向也由此改变。卡恩的父亲是一名当律师法学教
  • 赤眉赤眉军是中国新莽末年起事的军队之一,因起事者将眉毛染红,示其别于政府军,故称作赤眉军。赤眉军于天凤五年(公元18年)在莒(今山东莒县)起事,首领为琅琊人樊崇,以泰山山区一带为根据地
  • 翡翠谷《翡翠谷》(英语:How Green Was My Valley)是一部由20世纪福克斯公司拍摄的美国电影,本片根据1939年的一篇小说改编而来,获得了1941年奥斯卡奖10项提名并最终斩获包括最佳影片奖
  • 虎头蜂见本文虎头蜂属(Vespa)又称胡蜂属,在台湾以及中国南方的一些地区俗称虎头蜂,以其外形及大颚而得名,是一种具有危险性的昆虫,通常虎头蜂会攻击巨大的生物,狗,动物。虎头蜂体色鲜明通
  • 澎湖列岛澎湖群岛,亦称澎湖列岛,是位于台湾海峡上的一组群岛,东距台湾本岛约50公里,西离中国大陆约140公里,由90个大小岛屿组成,总面积约为128平方公里,全境均隶属中华民国台湾省澎湖县管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