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2”计划

✍ dations ◷ 2025-11-05 23:01:41 #“M-2”计划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

越南人民军陆军

“M-2”计划 (越南语:Dự án “M-2”),是越南人民军对老山地区发动的一次营级规模攻势。也是越军于两山轮战期间发动的最后一次营级规模及以上的攻势。

1985年5月31日,越南人民军发动“M-1计划”,夺取了中国人民解放军驻守的211高地的1、2号哨位,并利用火炮对中方反攻部队造成大量杀伤,随后在广播中播报“211高地已被我方夺取”。在认为自己尝到甜头后,越军副总参谋长黎玉贤赶赴河江战场,与越南人民军第2军区主要将领武立、阮友安、黎威密等人多次谋划,制定了代号为“M-2”的加强营规模反扑计划,由步兵313师师长杜清池直接指挥,目标是夺取中方由595团1连占领的李海欣高地与595团6连占领的111号高地后围攻核心阵地146高地。该计划的相关情报于7月16日被中方截获,中方及时调整了部署,并派出了通讯保障分队对通讯进行了保障。

7月19日拂晓,越军发起“M-2”攻势,由步兵313师师长杜清池直接指挥,出动了754团和982团的2个加强营兵力,在炮火掩护下,向第67军199师595团防守的那拉前沿111号高地、142号高地发起多波次的连续轮番攻击。同时以部分兵力沿140号、142号高地之间谷地向146号高地右翼穿插,企图首先割裂并攻占中方两个前沿阵地,尔后围攻核心阵地146号高地。解放军6连和1连依托阵地,对越军采取放近再打的方式,同时组织255高地的坚守分队以高射机枪火力打击111号高地东南侧冲击之敌,支援主阵地战斗。199师597团在140号高地的坚守分队也以火力严密封锁东侧的谷地口子,拦阻穿插之越军,最终将进攻的越军击退。

19日18时后,越军炮兵对解放军在那拉的前沿阵地和浅近纵深实施了猛烈射击,尔后又投入881团5营6连,分别组织排规模兵力对111号、142号高地实施偷袭和袭扰性进攻。595团1连、6连坚守分队及时发现越军企图,步炮协同将其击退。尔后解放军坚守分队抓紧时间组织抢修工事,抢救伤员,并加强对翼侧、间隙地的观察和控制。不久,团指挥所分别派出增援分队到达111号、142号高地,加强了两个阵地的防御力量。当夜21时30分、22时41分、23时29分,越军分别组织连排规模兵力向111号、李海欣高地实施进攻和偷袭。解放军守军呼叫师属炮兵团支援,再次击退越军。这次进攻结束后,595团甚至将高射机枪搬到了可以支援李海欣高地和111号高地的阵地中以便于平射。

从20日拂晓开始,越军又先后组织从班至连规模兵力,对上述阵地发起了多波次、多方向的轮番攻击和偷袭,并再次试图沿谷地向146号高地穿插。595团1连、6连等坚守分队在多数工事被毁的情况下,运用战术,利用浓雾,交替跃出工事占领有利地形近战歼敌,有的哨位甚至与越军展开了面对面的短兵激战。师、团属炮兵继续予以及时支援,分段拦阻越军的梯次进攻队形,重点压制敌纵深炮兵;146号、255、145号高地上的高射机枪、轻重机枪形成三面火网封锁谷地,595团火力队也从翼侧打击越军,对其造成重大伤亡。激战到20日23时,越军的进攻和偷袭全部被击退。自此“M2”计划结束,中国人民解放军仍然控制李海欣高地与111号高地。

在战斗期间,577与111号高地遭越军围攻最紧密,态势也最恶劣,其中577高地的6号哨位更是首当其冲。6号哨位由苗廷龙、韦昌进、程玉山等4人驻守,战斗到最激烈的时候,哨位4人中2人已经阵亡,苗廷龙也失去意识,阵地上仅剩左眼已失明的韦昌进。此时越军已经距离阵地极近,韦昌进在情急之下用步话机向炮兵喊话:“为了祖国,为了胜利,向我开炮!向我开炮!”并强忍着剧痛为炮兵火力提供引导,先后击退越南人民军8次连排规模反扑,11个小时独自坚守哨位,成功守住了阵地。最终苗廷龙与韦昌进均被199师直属防化连增援救下并生还。韦昌进的英勇行为被认为与电影《英雄儿女》中的王成相似,他也因此被称为“老山王成”、“王成式的英雄”,中央军委战后授予其“战斗英雄”荣誉称号,2017年获得八一勋章。

此战被认为是595团在经历第一次211高地战斗失败后的雪耻之战,此战595团通过炮兵优势大量杀伤越军,打乱了越军的雨季作战计划,可以说扭转了济南军区轮战期间自第一次211高地战斗以来的被动局面。此战同时有力地打击了越军的士气,直接导致了在此战后越军不再发动规模超过一个营兵力的攻势,并为9月发起并取得胜利的第二次211高地战斗奠定了基础。

相关

  • TPB AFK《TPB AFK: The Pirate Bay Away From Keyboard》是一部纪录片,由赛门·克罗斯执导,改编自海盗湾BT种子网站三位创始人彼得·桑德(英语:Peter Sunde)、菲德瑞克·耐耶(英语:Fredrik
  • 吉姆·谢里丹吉姆·谢里丹(Jim Sheridan,1949年2月6日-)是一名爱尔兰电影导演,曾获得过六项奥斯卡奖提名。他最知名的电影是1993年获得金熊奖的《以父之名》。吉姆·谢里丹出生在威克洛,双亲安
  • 沾黏沾黏(英语:Adhesion)是组织或器官间所发生的纤维性组织,常见于手术区域。沾黏的纤维组织可以视为是体内的疤痕。如同疤痕,沾黏是手术后人体修复过程中会发生的一种自然现象。造成
  • 陈冠霖陈冠霖(1973年4月26日-),出生于台湾台北,为台剧当家男主角。与台剧当家花旦李燕为出名的萤幕情侣,深植戏迷心中。台湾知名男演员、男歌手。2007年在大型历史传奇电视剧《梁山伯与
  • 青山耕平青山耕平(1989年8月28日-),日本男性配音员。出身于东京都。AB型血。原属81 Produce(2012年-2019年)。2010年3月从东京动画学院专门学校(日语:東京アニメーションカレッジ専門学校)声优
  • 五分律《弥沙塞部和酼五分律》(Mahīsasakavinaya),简称《五分律》,佛教戒律经典,属于化地部。本书梵文原本现已失传,现存汉译本由法显自锡兰携回,由罽宾律师佛陀什(Buddhajīva)与沙门智严汉译。此部经典传入后,在关中一带有少数僧人在弘传,但是相较于其他律部经典,在中国历史上较不受重视。
  • 2007年太平洋飓风季时间轴2007年太平洋飓风季时间轴中记录了2007年太平洋飓风季期间东太平洋盆地所有热带和亚热带气旋形成、增强、减弱、登陆、转变成温带气旋以及消散的具体信息。美国国家飓风中心每年都会对前一年飓风季的所有天气系统进行重新分析,并根据结果更新其风暴数据库,因此以下时间轴中还包含有实际操作中没有发布的信息。包括风速、位置、距离在内的所有数字都是经四舍五入换算成整数。本季于2007年5月15日从东太平洋(西经140°以东的太平洋)、2007年6月1日从中太平洋(国际日期变更线到西经140°的太平洋)正式开始,同年11月
  • 尼亚尔萨迦尼亚尔萨迦(冰岛语:Njáls saga;Brennu-Njáls saga),是一部13世纪的冰岛萨迦(冰岛家族萨迦(英语:Sagas of Icelanders)),描绘了960年至1020年间的事件。《尼亚尔萨迦》是冰岛萨迦中最长,可能也是最出色的作品之一。故事情节是有血缘关系的一些人为过去受过的伤害而复仇,这既是不可推卸的责任,也是赢得荣誉的需要。作品呈现了英雄时代冰岛生活最全面的景象。整个作品的情绪是悲观主义。作品生动地描写了一批人物,从滑稽到邪恶。其中有两位英雄,巩纳尔(Gunnar Hámu
  • 中立一元论心灵哲学中,中立一元论是指,心灵的和物理的只是两种描述问题的方式,他们都是“中立”的,也就是,既非物质也非精神。这个观点否定二元论中物质和心灵两个基本的东西,相反,承认宇宙只有一种东西,以中立的形式存在。
  • 埃兰·科赫埃兰·科赫(德语:Erland Koch,1867年1月3日-1945年4月29日),德国前男子射击运动员。他曾代表德国参加1912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射击比赛,获得男子团体多向飞碟铜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