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亚伯拉罕诸教
✍ dations ◷ 2025-08-28 22:13:33 #亚伯拉罕诸教
亚伯拉罕诸教,又称亚伯拉罕宗教、亚伯拉罕一神诸教、天启宗教、天启诸教、沙漠一神诸教、闪族一神诸教、闪米特一神诸教、闪米特诸教等,指世界主要的三个有共同源头的一神教──基督宗教(包括天主教、基督新教与东正教)、伊斯兰教与犹太教。如此所称,皆因这三个宗教均给予圣经旧约中的亚伯拉罕(阿拉伯语译作易卜拉欣)崇高的地位,且均发源于西亚沙漠地区,来源于闪米特人的原始宗教。广义的沙漠宗教或闪米特宗教还包括当地或其族群中曾经存在的其他多神宗教,尽管现在通常直接用来指这三种一神教。三大宗教均有信奉唯一真神的教义,也都将亚伯拉罕视为信仰上的始祖。三大宗教的教义整理、解说与推广工作,都是根据神所派遣的大量使者与跟随者(即经文中所说先知、使徒等)所带来与整理的信息来建立,他们也进而推广传述其正统一神信仰的理念。可以说,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均源自同古老的一神教——崇拜宇宙唯一的造物主,信奉者对衪有多个尊名,基督宗教与犹太教在中文名曰上帝、耶和华或雅威,伊斯兰的穆斯林在中文则名曰真主、安拉。根据三大宗教经书《圣经》与《古兰经》,亚伯拉罕(阿拉伯语音译易卜拉欣)有两个儿子:犹太人与阿拉伯人都认为亚伯拉罕(易卜拉欣)是他们的祖先。他本人在基督徒、穆斯林中亦有很高地位。在基督教信仰中,亚伯拉罕是信心之父,《古兰经》中则称易卜拉辛为“众人的师表”(2:124)。尽管阿拉伯人也是闪米特人中的一支,然而,闪米特人的范围很大,一般意义的阿拉伯民族真正形成的时间是在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建立阿拉伯帝国前后。政治上,游牧民族的形成与兴起往往依靠君主、帝国的兴起,如成吉思汗之于蒙古族。阿拉伯民族也是如此,阿拉伯人的帝国并没有保留至今,但有其信仰——伊斯兰教历久不衰。犹太教、基督教认为穆罕默德建立(穆斯林认为是复兴)的伊斯兰教吸收了(穆斯林认为是更正)他们的部分神学内容。仅犹太教圣经记载犹太民族祖先的故事、历史居多,而非普世神学,有别于基督教、伊斯兰教。耶路撒冷(穆斯林称为古都斯)是三大闪米特一神教的共同圣地。历史上于两河流域一带人们从事游牧生活,有部分人四处宣传教义,并主要以口头传颂其所见所闻留世。但后期人类发展出了城市文明后,这些共同累积的传记、神谕等陆续被相关学者以文字记录,汇编整合为经文一体,即圣经中的旧约部分。各大教会并开始吸收各部族信徒、与其他含多神教等争夺谁最正确无矛盾。其中以犹太教派发展最为成功,在巴勒斯坦地区中为最早称王。这些以色列人所创立的犹太教依靠民族信仰优势,势力逐渐增大而陷入腐败,直到经过多年后出现耶稣。他将犹太教视为阶段性、任务已结束的封闭宗教,传递新约。基督教成为古犹太教的新兴教派,编辑而成新约圣经补充了神所教导耶稣的最新教义,并将一神信仰推广至外族人,在罗马帝国的帮助下欧洲成为了基督教世界。不过也因为基督教的修正倾向,继续分裂成多个宗教教派至今。而传统上犹太教认为基督教改变了神的意思,至今不承认基督教与伊斯兰,另外伊斯兰教与基督教一样,伊斯兰教被认为是在吸收了犹太教之后,又与基督教的经典与教义思想的基础上创立的,同样的伊斯兰教经典古兰经不被前两者承认,但伊斯兰教徒即穆斯林也认为前二者误会或更改了古老的一神教内容,前两者传递神谕的任务失败了,他们便以神圣的最后宗教自居。这些从教义上变化经过历史的洗礼,同时带来了政治上与文化上的对立,也造成了宗教战争等冲突。犹太教认为亚伯拉罕与摩西是先知,直接受命于唯一真神(名曰雅威)。耶和华通过摩西,与以色列人订立约定《十诫》,要天选之人希伯来人遵守约定,仅崇拜唯一真神耶和华,耶和华将保佑希伯来人。信仰上,犹太教仅承认《塔纳赫》,即希伯来圣经或称希伯来手稿。犹太教不接受圣子论,他们并不认为耶稣或者穆罕默德是他们的先知,更不是弥赛亚(救世主),并继续等待弥赛亚的来临。基督宗教部分教义源流自犹太教,因而被认为是亚伯拉罕诸教之一,脱胎于公元以一世纪前后,是一个新兴的犹太教派。该教派认为犹太人违背了耶和华与以色列人定的约(即旧约),所以耶和华派祂的儿子耶稣作为弥赛亚(救世主),耶稣更无私地以自己的生命为全人类赎罪,故上帝不仅与以色列人订约,而与全体人类订立“新约”,而耶和华、耶稣、圣灵为同一本体的三种显现,是称三位一体。基督宗教现在可分成几大教派,即天主教、东正教、基督新教。伊斯兰教(在中国早期又称回教)不接受圣子论,穆斯林理解的三位一体不同于基督教的三位一体。按照穆罕默德理解的三位一体(圣母代替圣灵)认为基督宗教内的三位一体(圣父、圣子、圣灵)是错误的,他们仅承认独一真主(名曰安拉)。他们认为安拉每隔一段时间选出一位先知,但仅有使者才被赐予一部经卷,亚丹(阿当)、易卜拉欣(亚伯拉罕)等仅是先知,而穆萨(摩西)、尔萨(耶稣)既是先知又是使者,穆罕默德是安拉选出的最后一位先知,所谓“封印先知”。信仰上,穆斯林相信安拉给人类的启示为口头传授,在抄写的过程中内容现在(指的是约公元600年的世界)已经大部分失传,只有承认其名没有其内容,而较广为人知的有四部:第一部叫做《讨拉特》,有指是旧约中的律法书;第二部叫做《宰蒲尔》,即旧约中的诗篇;第三部叫做《引支勒》,即新约中的福音;第四部叫做《古兰经》。伊斯兰教认为“旧约”与“新约”《圣经》都是安拉赐予的经卷,后赐的经卷对以前的经卷基本是同一核心内容,就是叫人信仰独一真主,可是如要说是进行修正与补充的后卷的存在,那显然是因为前面的经卷已被更改,伊斯兰教认为《古兰经》是安拉发出的最后一部最完善的经卷,是众经中最受保护的。大体来说,后者承认前者,但前者不承认后者。如基督宗教承认摩西、不承认穆罕默德;伊斯兰教承认摩西及耶稣(虽然对耶稣的看法与基督宗教有异);犹太教不承认耶稣及穆罕默德。此外,基督宗教内(特别是新教)也因有不同教派,而对以下每一观点也有不同观点。与其他宗教相比,亚伯拉罕诸教十分重视聚会与组织,因此均具有较强的传播性,特别是基督宗教与伊斯兰教福音的习俗,教徒把传教作为一种使命、大使命,搭配慈善或是利诱手段拉拢信教,因而不少地区的原有宗教因此消失,并且在其传播过程中不乏暴力与歧视性政策。也因此历史上曾经发生过很多亚伯拉罕诸教之间以及与非亚伯拉罕诸教信仰者的冲突。
相关
- PP00-P04 胎儿和新生儿受母体因素及妊娠、产程和分娩并发症的影响P05-P08 与妊娠期长短和胎儿生长有关的疾患P10-P15 产伤P20-P29 特发于围生期的呼吸和心血管疾患P35-P39 特
- 汉斯·克里斯蒂安·革兰汉斯·克里斯蒂安·革兰(丹麦语:Hans Christian Gram,1853年9月13日-1938年11月14日),丹麦细菌学家。革兰氏染色法的发明人。1853年9月13日,革兰生于丹麦首都哥本哈根。早年在哥本
- 色矛纲色矛纲(学名:Chromadorea)之下只有色矛亚纲(学名:Chromadoria)一个分类单元,包括下列八个目:原来的蛔虫目(Ascaridida)及旋尾目(Spirurida)已被分别降为蛔形下目及旋尾下目。
- 狄俄尼索斯·特拉克斯狄俄尼索斯·特拉克斯(希腊语:Διονύσιος ὁ Θρᾷξ,前170年-前90年),是生活于希腊化时期的一位语法学家,被一些人认为曾经在亚历山大里亚生活过,之后到罗得岛生活。西方
- Prospective前瞻研究(prospective study)或前瞻性性队列研究(prospective cohort study)是一种时间纵向的研究,即观察一组人群随着时间推移,其中某些特定因素的不同如何影响某一结果的发生。
- 化学物理学化学物理学是化学和物理学的交叉学科,借助原子与分子物理学和凝聚态物理学中的理论方法和实验技术,研究物理化学现象的学科,是从物理学观点研究化学过程的物理学分支学科。化学
- 生物有机化学生物有机化学是有机化学和生物化学的交叉领域,是将有机化学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向生命科学渗透的学科,负责在分子水平上研究生物过程的化学本质,主要分析生物分子(如蛋白质、核酸)的
- 人文人文地理学(英语:Human geography),是一类社会科学分支,关于研究世界、人类社会、文化、经济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强调空间和地区的关系。作为一门学科,地理分为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后
- 最长寿命最长寿命(英语:maximum life span)是指一个生物群体中寿命最长的个体所达到的寿命长度。大多数物种细胞的分裂次数有一个上限,影响了生物寿命的长短。对于人类,这一上限被称为海
- 返老还童回复青春是一种假设中通过逆转老化的过程,使老人变回年轻人一样。在历史上很多人都希望可以回复青春。回复青春也就是要改变了人的年纪越老,健康会转坏的自然现象。依目前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