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财宴

✍ dations ◷ 2025-09-15 15:37:10 #美洲原住民宗教,太平洋西北地区文化,给予物,经济体系,聚餐

散财宴(英语:potlatch)又译赠礼宴、夸富宴,是北美洲原住民的一种赠礼仪式,主要流行于海达人、努霍尔克人、特林吉特人、钦西安人、努查努阿特人、夸夸嘉夸人、沿海萨利什人等西北太平洋海岸族群。散财宴是对英文“potlatch”一词的意译。“potlatch”一词直接源于西北太平洋海岸族群的通用语奇努克混合语,意为“礼物”或“赠送”。其最根本的词源要追溯到努查努阿特语的词汇“paɬaˑč”,意为仪式性的赠礼。

在散财宴上,东道主会赠送财物给参加者、甚至毁坏财物,以展现其财富及权威。在欧洲人到来之前,礼品主要包括蜡烛鱼、油脂和干货等便于储存的食物,还包括独木舟和奴隶;欧洲人到来之后,礼品种类增多,包含许多贸易品;贵族之间开始赠送具装饰性的铜片。散财宴还具有社会和宗教意义,在散财宴期间会举办诸多政治性和社会性的仪式,如命名、授予头衔、结婚、离婚、送葬、哀悼期结束、资产转让、收养、成人、合约商定、纪念、祭拜祖先等,可加强家族、氏族、民族之间,以及凡间与超自然世界之间的联系。散财宴也是西北太平族群的经济制度之一,在散财宴期间,参与者会共同讨论、协商领地和财产的分配和使用,因此散财宴是其礼物经济的最主要体现。散财宴上会有盛大的奏乐、舞蹈、歌唱、演说和讲故事活动,亦会进行一些娱乐游戏。超自然崇拜仪式和口头历史的传诵仪式是许多散财宴的核心活动。

19世纪的欧洲人认为散财宴妨碍他们同化印第安人,传教士威廉·邓肯在1875年曾说散财宴是“印第安人成为基督徒或文明人的最大障碍”。加拿大政府在1885年出台散财宴禁令(Potlatch ban),许多散财宴仪式转入地下,期间仍有许多人类学家对散财宴加以研究。散财宴禁令到1951年被解除,许多民族恢复举行散财宴。如今,散财宴重新成为许多太平洋海岸部落行使其传统行政权力的主要办法,也是西北太平洋海岸族群重要的文化象征。

相关

  • 鼻子整形鼻外观整型手术 (英文:Rhinoplasty)、又被称为隆鼻,是一种将鼻子的外观进行调整或重建的一种行为,主要诉求为使鼻子更加的美观,常用于解决一些因意外引发的鼻部外伤,或由于先天性缺
  • 埃里温坐标:40°11′N 44°31′E / 40.183°N 44.517°E / 40.183; 44.517埃里温(亚美尼亚语:Երևան,转写:Yerevan)是西亚国家亚美尼亚共和国的首都。在西方有叶里万(Erivan)、叶烈布
  • 普什图族普什图人(Pax̌tānə),也译作帕坦人、普赫屯人,是居于南亚的一个民族,西方归入伊朗人(雅利安人)的一个分支。为阿富汗第一大民族和巴基斯坦第二大民族。普什图族部落和氏族的数量
  • 世界海关组织世界海关组织(World Customs Organization,缩写:WCO),是一个帮助各成员国在海关事务方面进行沟通和协作的政府间组织。该组织成立于1952年,当时称海关合作理事会(Customs Cooperati
  • 2011年日本东北地方太平洋近海地震前震和余震2011年日本东北地方太平洋近海地震前震和余震列出日本2011年太平洋近海地震发生前,日本气象厅地震规模7.0以上的前震,余震是显示日本气象厅烈度阶级5弱以上或者日本气象厅地震
  • 刘纲纪刘纲纪(1933年1月17日-2019年12月1日),男,贵州普定人,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家、美学家。1933年1月17日出生于贵州省普定县号营村。1952年考入北京大学哲学系,1956年毕业,获哲学学士学
  • 塞利姆三世塞利姆三世(奥斯曼土耳其语:سليم ثالث‎) (1761年12月24日-1808年1月28/29日)是奥斯曼帝国苏丹(1789年-1807年在位),穆斯塔法三世之子,生于伊斯坦布尔,继其叔父阿卜杜勒-哈米德
  • 每月之书俱乐部每月之书俱乐部(英语:Book of the Month Club)是一种美国订阅的电子商务服务,每月为其成员提供五本新的精装书籍。在2015年年底,为了配合俱乐部成立90周年,俱乐部宣布重启目前的活
  • 榭赫伦实验榭赫伦实验(英语:Schiehallion Experiment)是十八世纪中,一次测量地球平均密度的实验。这次实验的资金由皇家学会提供,而主实验是在1774年夏季,于苏格兰珀斯郡(今珀斯-金罗斯)的榭赫
  • 相菊潭相菊潭(1889年11月14日-1970年6月6日)。字寿祺,江苏省宝应县人。民国37年(1948年)在江苏省第五选区当选第一届立法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