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邑

✍ dations ◷ 2025-04-04 20:42:28 #洛邑
雒邑,别称成周,中国古地名,在今洛阳市。西周周成王时,周公建成洛邑(今瀍河两岸),又称成周。西周灭亡后,周平王东迁成周,从此又称王城。周敬王前510年修筑新都(今洛阳白马寺以东),新城沿用“成周”之名,俗称“东周”;旧城称为“王城”,俗称“西周”。武王克殷后,回师途中在“管”停留,然后向西至“洛”,计划在伊水、洛水一带的夏人故地建设新城洛邑。周人的势力中心丰镐偏处西方,这座河洛之间的新城可以加强对东方殷人残余势力的控制,但两年后周武王即去世,继位的成王年幼,由武王弟周公摄政,不满的管叔、蔡叔等诸侯们随即发动了三监之乱,建城的计划暂时搁置了,周公东征平乱后,才得以建成洛邑。《尚书》记载了周公、召公营建成周的经过。召公占卜选定了城址,周公于成王五年开始营建,历时约一年基本建成。洛邑建成后,周公将殷人迁移至此,并驻扎军队进行军政统治与殖民。此时洛邑又称为“新邑”、“新邑洛”、“新大邑”、“新国洛”等。等到成王成年亲政自行政权,在洛邑行祭祀,因此洛邑从此又称为“成周”(一说在平王东迁后才有成周之称)。西周受到犬戎的侵略灭亡之后,周平王迁都于成周,从此成周又称王城。前516年周敬王即位,因王城内王子朝势大,迁居到过去殷民居处之地。后因王子朝之乱,晋国率诸侯为周敬王于前510年修筑新都,位于今洛阳白马寺以东。新城沿用“成周”之名,俗称“东周国”;旧城称为“王城”,俗称“西周国”。从此成周与王城分为两地,但都在今日洛阳市附近。到周赧王时,周王才迁回王城旧都。秦灭东周后,改成周为洛阳,为叁川郡郡治,改王城为河南县治。此后成周逐渐扩建为汉雒阳城。隋炀帝时迁两城居民于新建的东都城,两城宣告废弃。12000-6000转年、东胡林遗址9000-7000南庄头遗址8500-7700

相关

  • 病理学人体解剖学 - 人体生理学 组织学 - 胚胎学 人体寄生虫学 - 免疫学 病理学 - 病理生理学 细胞学 - 营养学 流行病学 - 药理学 - 毒理学病理学(pathology)是医学领域的一门分支
  • 2013年5月
  • 弗拉维奥·比翁多弗拉维奥·比翁多(英语:Flavio Biondo),(1392年-1463年),文艺复兴时期欧洲考古学家。为考古学研究的先驱。他在其所著的一本著作《论拉丁语》(1435年出版)中,他把意大利语和拉丁语两者
  • Netscape 6Netscape 6是网景通信的跨平台网络包,因为Netscape 5实质上被废弃,所以6是承接之前的网景通信家族4.8版。此版本和之后的Netscape 7单纯是修改自Mozilla Suite。整个包包含Nav
  • 高低重音高低重音或音高重音(英语:Pitch accent),是一种重音。在高低重音语言里,一个词里的每个音节的音调取决于该音节在词里出现的位置。而声调语言中,每个音节有自己固定的声调,它的声调
  • 古文陶文 ‧ 甲骨文 ‧ 金文 ‧ 古文 ‧ 石鼓文籀文 ‧ 鸟虫书 ‧ 篆书(大篆 ‧  小篆)隶书 ‧ 楷书 ‧ 行书 ‧ 草书漆书 ‧  书法 ‧ 飞白书笔画 ‧ 
  • 南特敕令南特敕令(法语:Édit de Nantes),又称为南特诏令、南特诏书、南特诏谕,法国国王亨利四世在1598年4月13日签署颁布的一条敕令。这条敕令承认了法国国内结盟宗(又称胡格诺派、雨格诺
  • 高雄火车站台湾总督府交通局铁道部- 1941年6月22日 (昭和16年) 台湾铁路管理局 (后站)- 1971年10月31日 (民国60年) 台湾铁路管理局 (临时站)- 2002年3月28日 (民国91年) 台湾铁路管理
  • 突尼斯全国对话四方集团突尼斯全国对话四方集团(阿拉伯语:الحوار الوطني‎;法语:Quartet du dialogue national)是突尼斯四个公民团体组成的对话联盟,其目标是计划在2011年茉莉花革命发生后,
  • 法伯氏病法伯病(英语:Farber disease),又名法伯脂肪肉芽肿病、神经酰胺酶缺乏症、纤维细胞性异常粘多糖病、脂肪肉芽肿病:545,是一种极为罕见的(迄今为止全球已报道80例)常染色体隐性溶小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