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古斯大爆炸

✍ dations ◷ 2025-08-09 11:29:06 #通古斯大爆炸
坐标:60°55′N 101°57′E / 60.917°N 101.950°E / 60.917; 101.950通古斯大爆炸(俄语:Тунгусский метеорит)是1908年6月30日上午7时17分(UTC 零时17分)发生在现今俄罗斯西伯利亚埃文基自治区上空的爆炸事件。爆炸发生于通古斯河附近、贝加尔湖西北方800公里处,北纬60.55度,东经101.57度,当时估计爆炸威力相当于2千万吨TNT炸药,超过2,150平方公里内的8千万棵树焚毁倒下。目击者的报告表明事件中至少有3人死亡。据报导,当天早上在贝加尔湖西北方的当地人观察到一个巨大的火球划过天空,其亮度和太阳相当,几分钟后,一道强光照亮了整个天空,稍后爆炸产生的冲击波将附近650公里内的窗户玻璃震碎,并且观察到了蘑菇云的现象,这个爆炸被横跨欧亚大陆的地震监测点所记录,其所造成的气压不稳定甚至由在当时英国刚被发明的气压自动记录仪所侦测。在事发后数天内,亚洲与欧洲的夜空呈现出暗红色;有假说认为这是由于光线穿过在高纬度地区的极度低温中形成的冰晶颗粒造成的,这种现象常在航天飞机返回地球大气时出现。在美国的史密松天体物理台和威尔逊山天文台也观察到大气的透明度至少数个月有所降低。如果这个物体再迟4小时37分撞击地球,那么这场爆炸将摧毁当时俄罗斯帝国的首都圣彼得堡,而不是人口稀少的通古斯地区,造成更大的人员伤亡。由于通古斯地区过于偏远,当时只有少数科学家对这个爆炸事件感兴趣。就算当时有任何对这地区的调查,那些记录也很可能在接下来的混乱时代——第一次世界大战、俄国革命和俄国内战中遗失。现存对此地区最早的调查是于事件发生几乎20年后进行的。1921年,苏联科学院的矿物学家列昂尼德·库利克到达通古斯河地区,并在这个地区调查当时陨石撞击的确切地点。尽管他们从未访问过爆炸发生的中央地区,但许多的当地记载使库里克相信爆炸是由巨大的陨石撞击引起的。他用陨石上的铁可能有助于苏联发展工业的理由,说服苏联政府对科学调查队给予资金。1927年,库利克的调查队在当地埃文基猎人的帮助下终于找到爆炸区域的中心。让他们惊讶的是,没有发现任何陨石坑。烧焦枯死的树横跨大约50公里。少数靠近爆炸中心的树没有倾倒,它们的树枝和树皮则被脱去。倾倒的树则是向爆炸中心相反的方向倾倒。接下来10年,有另外3支队伍被派到这一地区。库利克发现有一个小沼泽可能是陨石坑,但在排光其中的水后,他在底部发现一些树木残枝,所以确定那不是陨石坑。1938年,库利克又找人来航拍整个区域,显示树是以一个像蝴蝶的巨大形状倾倒,然而他仍然没有发现任何陨石坑。1950和1960年代的调查队在这个地区发现极小的玻璃球洒在土地上。化学分析显示球内含有大量在陨石中常见的金属-镍和铱,而且也确定它们是来自地球以外的。另外由根纳季·普列汉诺夫(Геннадий Плеханов)所领导的研究队发现其中没有辐射异常的迹象,这表示这并不是自然的核自爆现象。1975年,以色列的魏茨曼科学研究所的地震学家阿里·本-梅纳赫姆(英语:Ari Ben-Menahem)分析了通古斯地震波的资料,认为爆炸的能量相当于1,000枚投在广岛的原子弹,引起天体物理学家的注意,进一步的模拟显示小行星可能在10公里的高度就已经蒸发完,但不排除有1米直径的碎片落下。1991年,意大利的探查队前往通古斯勘查,找到两篇1960年代有关于距离爆炸地点8公里的切科湖的论文,为这百年悬案带来了一线新的曙光,答案可能就在契科湖底。目前比较被科学界所接受的说法是一个陨星在大约离地6至10公里上空爆炸。陨星通常是从外太空进入地球,速度通常可达每秒10公里。其在通过大气层时摩擦所产生的热十分巨大,大部分的陨星在到达地面时便已燃烧殆尽或爆炸。一个直径10米的陨石可以产生约2万吨左右的爆炸,相当于投在广岛的原子弹威力。从20世纪后半开始,对地球大气层的监测让人类开始注意千吨级陨石的空中爆炸。根据美国空军国防支援计划(英语:Defense Support Program)的资料显示,这种爆炸大约一年会发生一次。而类似通古斯那种大小的一千万吨级的是非常罕见的;尤金·舒梅克博士估计这种大小的陨石大约300年才会发生一次。2013年俄罗斯乌拉尔陨石雨事件为陨石爆炸说提供了强力佐证。比太阳还要明亮的火球,巨大的音爆,和在天空中留下长长的烟雾轨迹无不与通古斯卡巴大爆炸当时的记录相符,只是在通古斯卡上空燃烧爆炸的陨石显然要比2013年的大得多。在通古斯爆炸时,在爆炸中心正下方的树被脱去树枝树皮,而稍远的树则因为爆炸波而倾倒,这个现象也被在核试验中发现。1960年中期,苏联使用模型树跟小型炸药作实验,寻找哪种爆炸方式可以产生像通古斯爆炸相似的蝴蝶型爆炸。实验显示这个物体是以大约与地面夹角30度、与北方夹角约115度接近地面,然后在空中爆炸。在天体撞击说的基础上,由于至今未在地上发现陨石,所以通古斯天体的物质成分一直是个谜。在1930年,英国天文学者弗朗西斯·约翰·威尔士·惠普尔(英语:Francis John Welsh Whipple)指通古斯天体很可能是一个小彗星。由于彗星主要由冰与尘埃所组成,在撞击爆炸后就已经蒸发殆尽,所以没有留下一般石质天体会留下的陨石。而且,彗星说也解释了为何通古斯大爆炸后周边地区夜如白昼的现象,这可能是彗尾残留在高空的冰、尘颗粒反射阳光照亮夜空的结果。这一理论在1960年代也普遍获得苏联的通古斯调查员所接受。1978年,斯洛伐克天文学者卢博尔·克雷萨克(英语:Ľubor Kresák)提出,通古斯天体可能是来自短周期彗星恩克彗星的碎片。恩克彗星是6月至7月金牛座β流星雨的来源,而通古斯大爆炸的时间点正好处于该流星雨的高峰期,且该撞击体的模拟撞击方向与该流星群的轨道相吻合。已知这类流星通常会在离地表十至数百公里的高空爆炸,这现象一直被军事卫星所观测。作为20世纪最大的不解之谜之一的通古斯大爆炸,吸引了无数科学家的研究。因此便有了上百种的假说和解释,但至今所有假说都不能完整解释此事件中的所有现象。1973年,美国德克萨斯大学的两位科学家杰克逊(Jackson)和赖安(Ryan)提出,通古斯大爆炸是由于一个小型的黑洞(约10^23 kg)通过地球所引起的。并且断定小型黑洞是在冰岛和纽芬兰岛之间大西洋某地穿过地球的。但由于没有证据显示在黑洞穿出地球时发生的第二次爆炸,所以此假说没有被广泛接受。而后来人们发现黑洞其实一直在向外发射出大量的X射线和γ射线。根据史提芬·威廉·霍金所提出的理论,黑洞质量越小,“蒸发”越快。这样小质量的黑洞早在到达地球以前就“蒸发”殆尽了。1965年,三位科学家(Cowan、Atluri、和Libby)提出通古斯大爆炸是由一个从太空坠落的反物质所造成的。他们还认为,半克铁和半克“反铁”相撞,便足以产生相当于广岛原子弹的威力。但一如其他很多解释,这种解释同样未能解释在当地找到的陨石和当地多种元素含量异常的现象。如果反物质存在的话,它们应当会在与物质相遇爆炸时,放出大量的γ射线。但一直没有找到因此发出的γ射线。最早在1945年,由当时苏联的军事工程专家亚历山大·卡赞采夫(英语:Aleksander Kazantsev)提出。他的灵感来源于二战中在日本爆炸的原子弹。他觉得通古斯大爆炸中那雷鸣般的爆炸声,冲天的火柱,剧烈的地震,强大的冲击波和光辐射都和核爆非常相像。于是他在1945年8月提出了核爆说。主张通古斯大爆炸是一场核爆。进一步地,他在1946年大胆地提出这场核爆是由一艘访问地球的外星飞船所引起的。此解说引起很多不明飞行物(UFO)迷的极大兴趣。从此通古斯大爆炸就和地外智慧生命有了紧密的联系。有人认为爆炸是因为外星飞船核爆引起的,也有认为是飞船解体,也有人认为是外星人通过通古斯大爆炸为地球解决了一次不明的灾难……凡此种种,不胜枚举。由于这种解释非常能吸引人的好奇心,所以一直比较流行。甚至有人称通古斯是俄罗斯的罗斯威尔。

相关

  • diagnosis lag time诊断,在医学意义上指对人体生理或精神疾病及其病理原因所作的判断。作出这种判断一般需要的的资料有:医生等专业人员根据症状、病史(包括家庭病史)、病历及医疗检查结果等。其概
  • 汤玛斯·卡弗利尔-史密斯汤玛斯·卡弗利尔-史密斯(Thomas Cavalier-Smith,1942年10月21日-)是一位英国演化生物学家及牛津大学动物学系教授。发表过许多原生生物的分类研究,主要贡献在于提出六大界来区分
  • 弗拉维奥·比翁多弗拉维奥·比翁多(英语:Flavio Biondo),(1392年-1463年),文艺复兴时期欧洲考古学家。为考古学研究的先驱。他在其所著的一本著作《论拉丁语》(1435年出版)中,他把意大利语和拉丁语两者
  • 基因流在群体遗传学中, 基因流动,或称为基因移徙(英语:gene flow),是变异基因从一个种群到另一个种群的转移。 如果基因流动的速率足够高,那么两个种群可以看作是拥有一致的基因多样性,因
  • 交配行为受到阻碍生殖隔离,又称生殖屏障,在生物学上通常指由于生殖方面的原因,即使地缘关系相近,但物种不同的类群之间不能互相交配,或不易交配成功的隔离机制。一般来讲生殖隔离用以定义物种,不具
  • 底土底土(Subsoil)是一个国家领陆和领海的地下部分。底土是领土的一部分,主权国家在这些底土中有绝对主权。主权国家在底土中除了能够开发底土的一切资源,任意运用这些自然资源外,还
  • abbr class=abbr title=S9: 容器必须储放于通风良好的地方S9/abbr安全建议标准词(英语:Safety phrases,简写:S-phrases)是于《欧盟指导标准67/548/EEC 附录Ⅳ: 有关危险物品与其储备的安全建议》里定义。该列表被集中并再出版于指导标准2001/59/
  • 古龙水古龙水(旧译告郎水;法语:Eau de Cologne,德语:Kölnisch Wasser),是含有2-3%精油含量的清淡香水。此香水最先在1709年由意大利人,吉欧凡尼·马利亚·法利纳(Giovanni Maria Farina),在
  • 杠杆在力学里,典型的杠杆(lever)是置放连结在一个支撑点上的硬棒,这硬棒可以绕着支撑点旋转。当杠杆静力平衡时,其动力乘以动力臂等于阻力乘以阻力臂,可以透过改变动力臂或阻力臂长度,
  • 腱鞘腱鞘(英语:Tendon sheath)是肌腱周围双层滑膜构成的长管形纤维组织,两层之间有滑液,其中一层为滑膜鞘(英语:Synovial sheath)。腱鞘的作用是减少肌腱活动时的摩擦。人的腱鞘主要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