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胃散

✍ dations ◷ 2025-11-02 14:28:29 #方剂

平胃散出自中医方剂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仅有六味中药组成,该方的功效为燥湿运脾、行气和胃,是治疗湿滞脾胃的方剂。可见的症状有脘腹胀满,不思饮食,口淡无味,呕吐恶心,嗳气吞酸,常多自利,肢体沉重,怠惰嗜卧,苔白腻而厚,脉缓是湿浊内盛症的体征。

本方的组成为:苍术、厚朴、陈皮、甘草、生姜、大枣。水煎服,煎分两次服。

中医方剂学认为:湿滞脾胃症的主要病机源于湿困脾胃、气滞于中所导致的。方中的苍术可以燥湿健脾,使湿去脾运有权,脾健则湿邪得化。厚朴因其辛苦性温,达到行气消满,另有芳香苦燥之性,可有行气兼燥湿之功。陈皮以理气和胃,芳香醒脾以助苍术、厚朴祛湿之效。甘草缓急和中,调和诸药。生姜、大枣用以调和脾胃。

不换金正气散,又名藿香平胃散,同样也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是本方加入藿香(9克)、半夏(6克)而成。用于感受不正之气,脾胃食滞,腹痛呕吐,舌苔白腻等症。

平陈散,出自《症因脉治》,是本方加入祛痰化湿的二陈汤(半夏、陈皮、茯苓、甘草)而成。用于脾胃运化不食,湿痰内阻,胸膈痞闷,或有呕吐泄泻,症情较平胃散症为重。

相关

  • 仁宗皇庆:1312年-1313年元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蒙古语: ᠠᠶᠤᠤᠷᠪᠠᠯᠪᠠᠳ,鲍培转写:Ayuur balbad,西里尔字母:Аюурбарбад;藏语:.mw-parser-output .uchen{font-family:"Qo
  • 方苞方苞(1668年5月25日-1749年9月29日),字灵皋,一字凤九,晚号望溪,安徽桐城县人,清代文学家,首创文学流派桐城派。与刘大櫆、姚鼐合称桐城三祖。康熙七年(1668年)四月十二日,方苞生于江南六
  • 刘嗣绾刘嗣绾(1762年5月2日-1821年8月23日),字简之,又字芙初,号醇甫。江苏省常州府阳湖县(今属常州市)人。清朝政治人物、诗人、词人。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甲寅恩科顺天乡试举人。嘉庆十三
  • 伦敦大火1666年伦敦大火(英语:Great Fire of London)是英国伦敦历史上最严重的火灾,火势自儒略历9月2日(星期日)开始蔓延,至9月5日(星期三)才扑灭。火灾烧毁了不列颠尼亚城墙内的中世纪伦敦城
  • 权威主义威权主义(英语:Authoritarianism)或威权论在哲学中是一个政治哲学理论,其提出某个政府应要求民众绝对服从其权威,并限制个人的思想跟言论和行为自由。政府上的威权主义指权力集中
  • 铋化氢铋化氢又称䏟,是由铋和氢组成,化学式为BiH3的化合物。铋化氢是所有结构和氨同为XH3的化合物中,分子量最大的一个。铋化氢不稳定,即使在摄氏零度以下,仍然会分解为铋和氢气。铋化
  • 新井 (中野区)新井(日语:新井/あらい  */?)是东京都中野区的地名,现行行政地名为新井一丁目至新井五丁目。2013年10月1日为止的人口有17,602人。邮递区号165-0026。位于中野区北部。东邻上高
  • 伊萨亚斯·阿费沃基伊萨亚斯·阿费沃基(提格利尼亚语:ኢሳይያስ ኣፈወርቂ,1946年2月2日-)是厄立特里亚的开国元首暨独裁者、厄立特里亚总统、人民民主与正义阵线中央委员会主席。1991年5月,阿费沃
  • 克苏鲁克苏鲁(英语:Cthulhu,/kəˈθuːluː/,),是美国小说家霍华德·菲利普·洛夫克拉夫特创造的克苏鲁神话中所描述的神灵。在奥古斯特·威廉·德雷斯为克苏鲁神话构建的体系中,克苏鲁
  • 吕元夫吕元夫(1470年-?年),字仲仁,直隶常州府无锡县人,明朝政治人物、诗人。应天府乡试第一百二十一名举人。弘治九年(1496年)中式丙辰科二甲第五十九名进士。弘治十八年,任吏部文选司主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