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奥同盟

✍ dations ◷ 2025-08-10 16:03:49 #德奥同盟
德奥同盟(德语:Zweibund,意指两国同盟;也称为奥德同盟)是1879年10月7日德意志帝国与奥匈帝国签署的条约。双方承诺在任何一方被俄罗斯帝国攻击时另一方会相助;如果攻击者是另一个欧洲国家,另一方则慷慨地保证中立——此欧洲国家在法俄同盟成立后尤其指法国。1871年德意志帝国成立,德国首相俾斯麦希望显示国家看似爱好和平、令欧洲维持现状的形象,以确保德国能和平崛起。然而1878年俄土战争结束,俄罗斯击败了奥斯曼帝国并借着圣斯特凡诺条约企图在巴尔干建立大保加利亚,以期扩张,虽然奥匈与俄罗斯是三帝同盟的成员,但因为此事件而产生嫌隙。德国也是成员国并因此想修补奥俄关系,俾斯麦召开柏林会议,邀请欧洲列强解决巴尔干问题。会后达成的柏林条约,令俄罗斯失去大部分在圣斯特凡诺条约的所得,并让奥匈帝国管理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纳。虽然俾斯麦在这次会议中扮演诚实的掮客之角色,但德俄关系仍然变差,基于俄国认为被德国出卖:俄国在俄土战争中损失甚巨,最后却得不偿失,还要眼巴巴看着竞争者奥匈坐收渔人之利,因此第1次三帝同盟瓦解,德国于是跟奥匈帝国秘密结盟并视俄国为假想敌。而另一方面俾斯麦仍然希望与俄国交好,1883年德奥俄三国再度结盟(第二次三帝同盟),但同盟在1887年因保加利亚危机而崩溃,俾斯麦最后在同年企图以再保险条约靠拢俄国。1890年已经登基两年的德国皇帝威廉二世正式主政并令俾斯麦辞职,他认为俾斯麦同盟制度过于反复,故此废除了再保险条约,专注维持与奥匈帝国和意大利的1882年三国同盟。另外德奥同盟直接地造成日后的法俄同盟,因为奥俄、德法之间的世仇以及德俄之间的关系破裂,令俄国觉得要与法国结盟抗衡德奥势力。德奥同盟从1879年开始,一直到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双方都战败投降为止。

相关

  • 焦油焦油旧称溚(英语:tar),是一种黑色的粘稠液体,是有机物经过加热干馏的产物,常见的为用煤炼焦产生的煤焦油,但木材干馏也会产生木焦油,此外泥炭干馏,石油分馏产生的重油也被称为焦油。
  • 脂肪肉瘤脂肪肉瘤(英语:Liposarcoma),是一种由脂肪细胞在深层软组织(如腹膜后或大腿内侧)异常增生导致的癌症。 脂肪肉瘤是一种罕见的恶性肿瘤,显微观察显示其与普通脂肪细胞类似。脂肪肉瘤
  • 神经影像学神经成像(英语:Neuroimaging)泛指能够直接或间接对神经系统(主要是脑)的功能,结构,和药理学特性进行成像的技术。神经成像是医学,神经科学,和心理学较新的一个领域。根据成像的模式,神
  • 意大利足球甲级联赛意大利足球甲组联赛(意大利语:Lega Serie A,简称“意甲”)是意大利顶级足球联赛,由意大利足球协会(Federazione Italiana Giuoco Calcio,FIGC)所管理,意甲职业联盟(Lega Nazionale Pro
  • 《恨》(法语:La Haine)是法国导演马修·卡索维茨执导的黑白电影,剧情描述了三位社会边缘青年在郊区一连串暴力事件所衍生的故事。本片获选为第48届戛纳电影节正式竞赛片,并获得最
  • 丝氨酸蛋白酶类/丝氨酸内肽酶类丝氨酸蛋白酶是一个蛋白酶家族,它们的作用是断裂大分子蛋白质中的肽键,使之成为小分子蛋白质。其激活是通过活性中心一组氨基酸残基变化实现的,它们之中一定有一个是丝氨酸(其名
  • 噪声污染噪声污染指人类在工业生产、建筑施工、交通运输和社会生活等活动中,产生的噪声干扰周围动物(动物包括人类)生活环境。目前世界上环境噪声最主要的来源是交通噪声,包括汽车、船
  • 宰我宰予,宰姓,名予,字子我,又名予我、宰我,春秋时代鲁国人,孔子弟子,为孔门十哲之一,擅长言辞。宰予曾与孔子讨论三年丧期的礼制及仁的问题,宰予认为为了精进德业,服丧一年也够了,孔子相当
  • 皇太极后金第2位大汗清朝第1位皇帝皇太极(满语:ᡥᠣᠩ ᡨᠠᡳᠵᡳ,转写:Hong Taiji,1592年11月28日-1643年9月21日),爱新觉罗氏,是后金的第二位大汗(1626年10月20日-1636年5月15日在位)和清朝
  • 罗淑蕾罗淑蕾(1952年11月28日-),中国国民党籍及亲民党中华民国台北市政治人物,会计师出身,曾连任三届立法委员、中华民国会计师公会全国联合会理事长、台北市会计师公会理事长。2018年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