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取景器

✍ dations ◷ 2025-04-25 10:54:22 #摄影,摄影器材,照相机

光学取景器是指相机中用于取景的一组由光学透镜组成的取景部件。

较之电子取景器,光学取景器的优势在于取景真实并且无延迟,可以在胜任拍摄高速运动的物体时的取景与构图,使用电子取景拍摄运动的物体时可能会出现拖尾现象。

旁轴取景器一般用于传统普及型相机(例如胶片傻瓜相机、早期的消费机卡片型数码相机等)。其优点为:结构简单,造价低廉,并且拥有光学取景器最基本的优点;如:基本不耗电,取景无延迟,且在拍摄运动物体时不会出现电子取景器可能会出现的拖影等现象;也正因如此,其曾被各大相机厂商广泛采用。但是,其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由于旁轴取景器的取景窗口位置与镜头的位置并不完全相同,而是有一定的距离,所以,从取景器中看到的画面与照相机实际所拍摄的图像并不完全相同,而是在位置上有一定的差别,这在摄影学中称为“视差”。在拍摄远景时,两者画面的差异十分微小,几乎可忽略不计;此时视差问题不大,但是在拍摄近景时,视差的影响便会变得显著,时常会出现取景范围和最终成像角度不同,构图不对的问题。

为了解决旁轴取景器的缺点,反射式取景器则是是直接通过镜头取景,通过反光镜与五棱镜(或五面镜),将光线反射到的对焦屏和目镜中,这样拍摄者就能从取景器目镜中看到所要拍摄的图像了,而且,由于这种方式是直接通过镜头取景,从而在根本上解决了旁轴取景器的视差问题,真正达到了“即见即所得”的效果。如前面所述,反射式取景器的优点是没有视差;其缺点则为结构复杂,造价较高,生产技术难度较大。所以,反射式取景器多用于高端产品上,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单反相机。

光学五棱镜取景器是目前数码单反与胶片单反最常用的一种取景器;其最主要的部件为一块玻璃五棱镜,这块五棱镜可以多次反射来自镜头和反光板的光线,最终把景物以正立的实像的形式传到目镜与拍摄者的眼睛。其优点为:相比于五面镜取景器,五棱镜的反射率更高,光线在反射时的损耗极小,可以使目镜中的画面更亮。其缺点则为制造成本较为高昂,且玻璃五棱镜的重量较大,故多用于中高端单反相机。

五面镜取景器的构造与原理和五棱镜取景器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其用中空的五面反光镜代替了一块完整的玻璃五棱镜。相较于五棱镜取景器,五面镜的反射率相对较低,光线在反射时的损耗较大,相同光圈下的视野亮度较五棱镜暗,大约为五棱镜的80%左右。其优点则在于制造成本相对较低,且由于没有五棱镜的实心玻璃结构,五面镜取景器的重量较为轻盈,因此多被一些主打低价及轻量化的入门级数码单反所采用。

相关

  • 新拉丁语新拉丁语(拉丁语:Lingua Latina temporis humanistici、英语:New Latin 或 Neo-Latin)指在文艺复兴时期之后,20世纪前(约1375年至1900年之间)这段时间在学者间与科学文献上使用的拉
  • 斋月赖买丹月(阿拉伯语:رمضان‎,音读:Ramaḍān,意为“禁月”),直译“拉玛丹”和“赖买丹”,或者半意译作“来麦丹”,是伊斯兰历(回历)的第九个月,也是伊斯兰教穆斯林的斋戒月。根据《
  • 马拉提语马拉地语(मराठी Marāṭhī、Marathi language) 是印度的22种规定语言之一,在马哈拉施特拉邦大约有 9 千万使用者。马拉地语有悠久的历史,据报可在8世纪的碑文中找到。马拉
  • 和平宪法政治主题《日本国宪法》,又被称为《和平宪法》、《战后宪法》,是日本现行宪法,在1946年11月3日公布、1947年5月3日起施行。该宪法是日本政府在二战战败投降之后的盟军占领时期
  • 六安市六安市,别称皋城,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徽省下辖的地级市,位于安徽省西部。市境东临合肥市,南邻安庆市,西南接湖北省黄冈市,西毗河南省信阳市,北界阜阳市,东北与淮南市接壤。地处皖西山
  • 宪法党 (美国)宪法党是一个美国政党,旧名美国纳税人党,创建于1991年。其立党理念为“《美国宪法》在现今的人类关系中仍未过时” 。该党的宣言基于对《美国宪法》的原始主义解释,并根据《独
  • SA-6导弹SA-6机动式中低空中程野战地对空导弹系统,苏联代号2K12 立方体,或音译‘卡勃’;或译作‘库班河’(Kub, Russian "Куб")。1959年开始由苏联托罗波夫OKB-134特种工程设计局研制,
  • 芡(学名:),又名䓈,民间俗称“鸡头莲”,是属于睡莲科芡属的水生植物,芡属是个单型属,只有这一物种。芡的种子称为“芡实”或“芡米”、“鸡头米”。是“勾芡”用的“芡粉”的最初来源
  • 宝井其角宝井其角(1661年8月11日-1707年4月2日),一说是卒于1707年4月1日(旧历4月1日),江户时代前期的俳谐师。本名竹下侃宪。别号螺舍、狂雷堂、晋子、宝普斋等。出生于江户堀江町,本名竹
  • 李庆忠李庆忠(1930年10月10日-),中国江苏昆山人,石油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1952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现为中国海洋大学双聘院士。2018年1月,当选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