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罗洲猩猩

✍ dations ◷ 2025-11-13 02:35:03 #IUCN濒危物种,猩猩,婆罗洲动物,马来西亚哺乳动物,印尼动物,猩猩属,1760年描述的动物

婆罗洲猩猩(学名:)是原生于婆罗洲的红猩猩。它们与体型较小的苏门达腊猩猩是亚洲仅有的两种类人猿。像其他大猿一样,猩猩非常聪明,野生猩猩会使用工具和并拥有独特的文化。猩猩与人类拥有97%的共同DNA。

野生婆罗洲猩猩的寿命可以达35-40岁;饲养的可以活到60岁。

在地理上孤立的婆罗洲猩猩与苏门达腊猩猩没有基因交流的证据,研究分析显示婆罗洲猩猩及苏门达腊猩猩约于150-170万年前分化,当时正值婆罗洲及苏门达腊的分裂。这两个物种彼此较为疏远,比黑猩猩及倭黑猩猩更甚。这两个物种以往都被认为只是亚种,直至将它们的线粒体DNA序列出来才升级为物种。

婆罗洲猩猩共有三个亚种:

婆罗洲猩猩是续两种大猩猩之后第三重的灵长类,也是现存最大的树栖动物。一项针对野生猩猩的研究发现,雄性体重范围从50-100公斤(110-220磅),平均75公斤(165磅),高1.2-1.4米(3.9-4.6英尺),雌性体重范围约30-50公斤(66-110磅),平均38.5公斤(85磅),高1-1.2米(3.3-3.94英尺)。

婆罗洲猩猩具有独特的身体形状,手臂非常长,最长可达1.5米。它的皮肤灰白,毛发红色粗糙蓬松。雄性有被称为凸缘的肥大的颊颊垫以及下垂的喉囊。

婆罗洲猩猩生活在婆罗洲低地及海拔1500米高山的热带雨林和泥炭沼泽森林中。它们栖息在树上,并会随食物而去到很远的地方。它们主要吃生果、种子、树叶、含丰富矿物质的土壤及鸟蛋。它们亦会吃昆虫,但是只属小数。

婆罗洲猩猩较苏门达腊猩猩花更多时间在地面上活动,因为它们不用逃避苏门答腊虎等巨大掠食者。

婆罗洲猩猩比较喜欢独自生活。同地域的两至三头婆罗洲猩猩可能会一同生活一段短时间。雄性及雌性一般只会在交配时走在一起,强暴亦很普遍。雄性亚成体会尝试与任何雌性交配,但成年雌性有能力避开它们。成年雌性较喜欢与成年雄性交配。

新生的婆罗洲猩猩每3-4小时就须喂哺,约于4个月大就可以从母亲嘴唇吃软食物。猩猩婴儿首年会用手指钩在母亲下腹的毛皮。直至8-9岁前它们都是与母亲一起,相较其他猿它们童年更长。

婆罗洲猩猩也会制作各种工具:在排便后用树叶清洁屁股,每晚腄前用树枝制造巢和用被束缚成“伞”的一束多叶树枝在雨中旅行。

婆罗洲猩猩的数量较苏门达腊猩猩为多,现存约有45,000头。由于森林砍伐、棕榈油种植园和狩猎,使其生存面临严重威胁。幼猩猩亦会被捕捉为宠物,而其母亲往往会被杀。

相关

  • 尿潴留尿潴留(英语:renal retention或 urinary retention),又称尿滞留、尿液滞留,是膀胱内的尿液无法排出的状况,最常见的原因是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正常成年男性的膀胱涨满时,容积约为500
  • 人猿总科猿是灵长目人猿总科(学名:Hominoidea)动物的通称,包括两个科。虽然人们常把猿猴并称,有时候将猴也称为猿,而猿有时也会称做是猴,不过他们在生物学上是不同的动物。两者的主要区别在
  • 6s2 4f14 5d12, 8, 18, 32, 9, 2蒸气压3, 2, 1 (弱第一:523.5 kJ·mol−1 第二:1340 kJ·mol−1 第三:2022.3 kJ·mol主条目:镥的同位素镥(Lutetium,台湾称镏,旧译作鏴)是一种化
  • 外部皮层外部皮层(exocortex)是一个理论设想中的人工信息处理系统,用以增强大脑的认知与功能。一个人的外部皮层将包含额外的记忆模块、处理器、输入输出设备和软件系统来增强他的生物
  • 同安同安县,雅称银同。旧县名。辖域包括现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统治的厦门市与龙海市东北部及中华民国政府统治的金门县。有许多名人籍贯或祖籍为同安县,如郑成功参军陈永华、江
  • 丧钟 (消歧义)丧钟可能指:
  • gastroenteritis肠胃炎是以胃和小肠炎症为特征的胃肠道病症,可导致腹泻、呕吐、腹部的疼痛和绞痛合并而成疾病表现。虽然与流感并无关系,但该病也被称为肠胃型感冒和消化道流感。肠胃炎通常是
  • Tenebrionoidea见内文拟步总科(Tenebrionoidea)为鞘翅目下一个相当大的总科。
  • 人造蛋人造蛋(英语:synthetic eggs)是指以植物原料制作,模仿动物蛋类的口感、味道的食物制品。2014年2月,美国加州汉普顿溪食品(英语:Hampton Creek)公司,研发出混合12种植物而成的“人造蛋
  • 语言的形态分类语言的形态分类(英语:morphological typology),是根据它们共同的形态结构对世界上的语言进行分类(参见语言类型学)的一种方法。该领域根据这些语言组合语素构成单词的方式来把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