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瑟夫·柏赫托德

✍ dations ◷ 2025-11-27 12:41:25 #1897年出生,1962年逝世,德国第一次世界大战军事人物,因戈尔施塔特人,纳粹德国国会议员,党卫队全国领袖

约瑟夫·柏赫托德(德语:Joseph Berchtold,1897年3月6日-1962年8月23日)是一位纳粹党的早期资深党员,同时也是准军事组织“冲锋队”与“党卫队”的共同创建者。

柏赫托德早年服役于德意志帝国陆军,曾参与第一次世界大战。德国战败后,他加入了小型极端政治团体“德国工人党”;该党后来发展为国家社会主义德国工人党(即纳粹党),柏赫托德也于1926年4月出任第二任党卫队全国领袖,并持续担任该职务至1927年3月为止。

在辞去全国领袖一职后,柏赫托德多数时间都在为纳粹党杂志与期刊撰著。他幸存至战后,但于战争结束时遭盟军逮捕,不久后获释,随后于1962年逝世。柏赫托德是最后一位逝世的党卫队全国领袖,同时也是唯一一位幸存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全国领袖。

约瑟夫·柏赫托德于1897年3月6日出生于因哥尔斯塔特,随后于1903年至1915年间前往慕尼黑就学。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他进入德意志帝国陆军巴伐利亚王国集团军(英语:Bavarian Army)担任少尉直至战争结束。战后柏赫托德入读慕尼黑大学,主修经济学,同时获得一份记者的工作。1920年上半年,他加入了小型右翼极端政治团体“德国工人党”;该党后来于同年2月24日更名为“国家社会主义德国工人党”。柏赫托德在纳粹党中担任财务部长至1921年7月底请辞退党为止。

柏赫托德于1922年重新加入纳粹党,随即成为专责保护党领袖与干部的准军事组织“冲锋队”的一员。纳粹党领导人阿道夫·希特勒于1923年下令组织一支专门保护他本人的小型独立随扈单位。该单位获命名为“仪仗警卫队”(),最初成员仅有8人,并由希特勒的亲密盟友尤利乌斯·施雷克与柏赫托德负责指挥。同年稍晚,该单位更名为“希特勒突击队(英语:Stoßtrupp-Hitler)”。

1923年11月9日,包含希特勒突击队与冲锋队在内的数个准军事单位共同发起了旨在控制慕尼黑并最终推翻柏林中央政府的啤酒馆政变,但最终以失败告终,且造成16名纳粹党支持者与4位警官身亡。政变过后,希特勒与其他多位纳粹党干部遭到逮捕,并关押于兰茨贝格监狱(英语:Landsberg Prison)。纳粹党与包含希特勒突击队在内的所有附随组织均遭解散。柏赫托德于是离开德国,逃往奥地利蒂罗尔邦,但其仍于1924年遭慕尼黑特别人民法庭(英语:People's Court (Bavaria))以缺席审判的方式判决其入监服刑。逃亡奥地利期间,柏赫托德仍持续参与非法的纳粹党活动。

当希特勒于1924年12月20日获释时,柏赫托德已成为奥地利克恩顿邦的纳粹党分部领袖,同时也负责指挥该地的冲锋队势力。在纳粹党于1925年2月20日重组后,他再度入党,并获得964号的党员编号。1926年3月,柏赫托德自奥地利返回慕尼黑,随即成为该地的冲锋队领袖。

1926年4月15日,柏赫托德接替尤利乌斯·施雷克成为党卫队总监,并于任内将该头衔更名为“党卫队全国领袖”,同时建立一套新规则以将党卫队的定位明确化。规则中写道党卫队“既不是军事组织,也不是奉承权势者的随从团体,而是一支党领袖所可倚赖的小型单位。”。他更进一步强调党卫队成员必须“只遵从党的纪律”。不过,柏赫托德为使党卫队能脱离冲锋队所做出的努力最终均不见成效,并为此感到十分沮丧与无力。1927年3月1日,他将领导权移交予其副手埃尔哈德·海登,正式离任党卫队全国领袖一职。

1927年,他成为纳粹党党报《人民观察家报》的首席作者;1934年,他成为该报的永久性副总编辑。在接下来的数年中,柏赫托德均在党中从事报导与政治宣传等工作。1928年,柏赫托德自行创办了名为《冲锋队队员报》()的报纸。至1938年1月以前,他亦是该报的主要作者。此外,柏赫托德还在各式纳粹党出版物与杂志中兼任作者。

自1934年3月起,柏赫托德亦在慕尼黑市议会担任议员,随后于隔年11月15日,获指派为帝国文化委员。此外,他亦于1936年3月29日起担任纳粹德国国会议员。1940年4月29日,柏赫托德短暂进入德国国防军后备部队担任上尉。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欧洲战事于1945年5月结束后,柏赫托德曾遭盟军短暂拘禁,但不久后即获释,最终于1962年8月23日在巴伐利亚州的南部市镇阿默湖畔黑尔兴逝世。

相关

  • 考维塔县考维塔县(Coweta County)是位于美国佐治亚州西部的一个县,面积1,155平方公里,县治纽南。根据2000年美国人口普查,共有人口109,903。考维塔县成立于1826年6月9日,县名源自居住在当
  • 邻乙汞硫基苯酸钠的争议硫柳汞(邻乙汞硫基苯酸钠)是疫苗中含有汞的防腐剂。反疫苗人士(英语:Anti-vaccination)错误的认为疫苗会导致自闭症,而他们认为硫柳汞中含的汞就是原因之一。目前没有科学证据(英语
  • 唇硬颚音唇硬颚音(英语:Labio-palatalization)是一种唇和硬颚同时发音的语音。通常像一样圆唇,但不像那样突出。它在国际音标中的符号是⟨ᶣ⟩,就是上标的浊圆唇硬颚近音符号⟨ɥ⟩。一些
  • 针叶针叶是裸子植物常见的叶子外形。针叶的最外层为表皮(Epidermis),而内面紧接有一层皮下层(Hypodermis)。表层细胞强木质化,表面上有很厚的角质层。表皮上有稀疏的气孔器,而且气
  • 安平市仔街何旺厝安平市仔街何旺厝位于台湾台南市安平区延平街(台湾第一街)上,是台南市政府核定的市定古迹。原在此设有安平文化资产馆,但因该建筑准备整修的关系,现在该馆已移到安平欧姓宗祠内。
  • 经济观察网《经济观察报》(The Economic Observer)是山东三联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投资人民币4000万元、2001年4月16日在北京创刊的经济类周报,立报准则是理性、建设性。每逢周一出版发行。目
  • 约巴龙约巴龙属(属名:Jobaria)又译酋巴瑞亚龙,是种蜥脚下目恐龙,生存于侏罗纪中后期的尼日,年代约1亿6700万到1亿6100万年前。约巴龙是以当地游牧民族神话中的一种动物“Jobar”为名。化
  • 漳州话漳州话(读音:;闽南语白话字:Chiang-chiu-oā;闽南拼音:Ziāng-ziū-wâ)是闽南语泉漳片的次方言,相对于泉州话、厦门话、台湾话、新加坡福建话有一定的差异,基本上能通话。漳州话内部
  • 克劳迪奥·阿兰萨迪何塞·克劳迪奥·阿兰萨迪·马丁内斯(西班牙语:José Claudio Aranzadi Martínez,1946年10月9日-)是西班牙工程师、商人、政治家。前西班牙工业大臣。1946年10月9日生于毕尔巴鄂
  • 蒋兆和蒋兆和(1904年5月9日-1986年4月15日),原名蒋万绥,籍贯湖北麻城,生于四川泸州,中国画家。夫人为萧琼。1920年于上海工作,曾写广告画,服装设计,自学西洋画。1927年受聘于国立中央大学(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