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拉丁字母
✍ dations ◷ 2025-09-18 09:15:46 #拉丁字母
汉字拉丁化是指将汉语改用拉丁字母书写。汉字本身是语素文字,拉丁化将把汉字废除,改造为拉丁字母书写的全音素文字。支持者希望以此在短期内大幅增加中国人民的识字率,亦有利于中西方交流。
但是事实上,由于拉丁字母与汉字是南辕北辙的两种系统,拉丁化不仅会丧失汉字阅读速度高的优点,也自断文化的根源,加上大部分语言学者的反对,拉丁化过程并不顺利,汉字没有办法被取代,而取折衷的“简化字”方案,现在拉丁字母主要是替汉字进行标音或转写以做为辅助。中西方的交流很早就有了,而不同的文化交流需要语言的沟通,汉字拉丁化可以实现西方人对中国的了解。近代以前,汉字的拉丁化基本由西方人进行。近代中国遭受了一系列的变故,彻底打破了中国固有的文化自豪感。中国近代的一些思想家认为中国古代的一些历史遗留阻碍了中国的发展,包括孔子思想、礼教等,其中也包括汉字。汉字由于字数众多,学习前期比较费劲,而且早期文字没有规范,由于师承不同,字的具体写法也稍有不同,但这并不影响交流。近代科学大量引入中国,有人认为,汉字在这些概念面前变得不够使用。但是事实上,汉字虽然在早期学习阶段要花更多精力,但学到后面,学习各门学科反而更加轻松。这是因为常用汉字只有三千多个,各行各业的术语、科技词汇等等绝大多数都是采用这三千多个字组合构词,科技词汇中的非常用字多数是形声字,同样易学易记,有利于汉语学习者学习各种知识。而英语等语言虽然在学习前期比汉语简单,但由于英语直接引入了各种语言的词汇,而且在专业领域采用拉丁-希腊词根构词法而不是本族语言构词法,使得学到后面难度陡增(况且英语拼写不规则)。由于新文化运动影响,汉字改革遂成为某些学者的观点,其中刘半农、鲁迅等提倡尤甚。最早的汉字拉丁化的实践来自于中西方的交流,若要介绍中国的一些地名、人名或其他固有名词到西方,必会涉及汉字拉丁化的问题。早先天主教士以拉丁文译写官话名词,后来明清西方传教士为了学习汉字和传教的需要,开始系统地用拉丁字母给明清音系官话汉字注音。法国远东学院拼音是法语中最常用的汉语译写法,是法国远东学院的汉学家顾赛芬神父于1902年制定的。同时法国远东学院以及青岛德国人也分别采取基于本国语音系统的汉语标音系统。1926年,林语堂、钱玄同、黎锦熙、赵元任等人制订国语罗马字,曾由当时南京的中华民国大学院于1928年正式公布,是中华民国第一套法定的拉丁化拼音方案,特点是用字母的拼法来表示汉语的声调,然而由于流传时间较短,影响有限。国语罗马字有鉴于中文同音字过多的困扰,引入了改变拼法标四声调号的概念来作为国语罗马字的原则。其特色就是可以使外人能够较为自然的区分声调不同的中文字,减轻同音不同调对外人的困惑。这也是当时唯一一套以拼法而非数字符号来区分四声的汉语标音系统。直至今日,陕西的译名仍常被译为“Shaanxi”,其中重复元音a表示上声就是国语罗马字的原则。1931年,由瞿秋白、吴玉章等人制订拉丁化新文字。拉丁化新文字和国语罗马字是拉丁字母式汉语拼音方案中比较完善的两个方案,大大超越了之前的各种方案。当前汉语拼音方案吸取了以往各种拉丁字母式拼音方案的优点,是在它们的基础上发展下来的。唐德刚在《胡适杂忆》论及汉字的拉丁化时,认为方块字维系了中华民族的统一:“我们有了方块字教育愈普及,则民族愈团结;民族愈团结,则政治统一便愈容易推动。政治、文字、教育有其一致性,它也就限制了方言的过分发展。如今世界,四个人之中,便有一个是‘炎黄子孙’,岂偶然哉?文艺复兴以后的欧洲便适得其反。他们教育愈发达,则方言愈流行;方言愈流行,则政治愈分裂。这就是今日白鬼种族繁多之所以然也。这也就是两种不同文字‘偶然’的发展,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所发生不同的‘必然’后果!”(193页)汉字拉丁化有其政治的成分,也是一种社会思潮。现在只是提供认识汉字,输入汉字等的一种辅助手段。用拉丁字母注音,易于学习,现在中国的小学生基本依此来学习汉字的读音。而国家也借此进行了语音的统一。此外,由于汉语的其中一特性为词语多只有二三音节,当中多有同音异字。因此以拉丁字拼音写成的文章阅读相对困难,阅读的速度亦大幅下降。例如日文使用平假名、片假名拼音,仍然需要使用汉字以增加文章的阅读速度。加上电脑输入已弥补书写的缺点,进一步减少汉字拉丁化的优点。但是,由于汉字在中国各个地区,乃至日本(日本汉字)韩国(韩国汉字)读音都不相同,汉字实际上应该是一种语素文字,由于汉字拉丁化,汉字方言读音拉丁化,还有日韩的拉丁文汉字读音,造成了很大的混乱。汉字文化圈中方言文字的拼音化除台语现代文外,比较普及的另有在中亚吉尔吉斯的东干族人所使用的东干文(东干文:Хуэйзў йүян 汉字转写:回族语言),以及越南所使用的越南国语字。东干语以陕西及甘肃的地方话为基础,杂以俄语、中亚各国的语言及阿拉伯语,当前以西里尔字母来拼写。而越南拼音文字全面使用滥觞于法国殖民统治时期,越南语用拉丁字母以音节为拼音的基本词素,使用上近似于汉语拼音化的形式。
相关
- 基群基群(英语:Basal)是生物学中的术语,专指在亲缘关系学中最早分离出去的大型演化支,并且通常会位于亲缘分支分类法最底层处,是其它后来才分化出去的演化支的外类群。许多生物学家(特
- 双氢睾酮双氢睾酮(英语:Dihydrotestosterone,简称为DHT)是一种雄性激素。双氢睾酮在前列腺、睾丸、毛囊以及肾上腺中被5α还原酶合成出来。此酶催化还原睾酮这种激素分子结构中4号位与5
- 辛蒂·克劳馥辛西娅·安·“辛迪”·克劳馥(英语:Cynthia Ann "Cindy" Crawford,1966年2月20日-),美国超级名模,曾是维多利亚的秘密(Victoria's Secret)的模特儿。西北大学化学系肄业。育有1子1女
- 脓疱脓疡(拉丁语:abscessus; 德语:Abszess; 法语:Abcès; 英语:Abscess)又称作脓疮、脓肿。指的是在身体组织中蓄积的脓。接近体表的脓疡会有红、肿、热、痛等症状,触诊病灶时感觉其内
- Mg(ClOsub4/sub)sub2/sub高氯酸镁是一种强氧化剂,化学式为Mg(ClO4)2。它可以由氧化镁溶于30%高氯酸制得:反应过程需不断搅拌,分多次缓慢加入氧化镁粉末,缓慢滴加高氯酸溶液,溶液呈弱酸性后停止滴加。然后
- 跌倒跌倒是全世界造成意外死亡的第二大原因,也是造成人体受伤的主要原因,对高龄者尤为甚之。预防高龄者跌倒是预防医学中一项重要的工作。而对建筑工、电工、矿工、画家等职业而言
- 计算器计算器是用于完成数学计算的工具。早期的计算器为纯手动式,如算盘和算筹与计算尺等。算盘通常是以滑动的珠子制成。在西方,算盘在印度阿拉伯数字流行前使用了数个世纪,且在近代
- 无线感测网络无线感测网络(Wireless sensor network),或译无线感知网络,无线传感器网络,是由许多在空间中分布的自动设备组成的一种无线通信计算机网络,这些设备使用传感器协作地监控不同位置
- 杰拉杜斯·麦卡托杰拉杜斯·麦卡托(1512年3月5日-1594年12月2日),佛兰德地图学家,生于佛兰德伯国亚珀尔蒙德(位于现在比利时境内)。他最广为人知的贡献就是发明了麦卡托投影法。麦卡托的父母系从于
- 台中高等行政法院坐标:24°07′38″N 120°40′08″E / 24.12722°N 120.66889°E / 24.12722; 120.66889台中高等行政法院,是中华民国的二级法院之一,属于行政法院,以最高行政法院为上级审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