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拉丁字母
✍ dations ◷ 2025-11-26 11:16:37 #拉丁字母
汉字拉丁化是指将汉语改用拉丁字母书写。汉字本身是语素文字,拉丁化将把汉字废除,改造为拉丁字母书写的全音素文字。支持者希望以此在短期内大幅增加中国人民的识字率,亦有利于中西方交流。
但是事实上,由于拉丁字母与汉字是南辕北辙的两种系统,拉丁化不仅会丧失汉字阅读速度高的优点,也自断文化的根源,加上大部分语言学者的反对,拉丁化过程并不顺利,汉字没有办法被取代,而取折衷的“简化字”方案,现在拉丁字母主要是替汉字进行标音或转写以做为辅助。中西方的交流很早就有了,而不同的文化交流需要语言的沟通,汉字拉丁化可以实现西方人对中国的了解。近代以前,汉字的拉丁化基本由西方人进行。近代中国遭受了一系列的变故,彻底打破了中国固有的文化自豪感。中国近代的一些思想家认为中国古代的一些历史遗留阻碍了中国的发展,包括孔子思想、礼教等,其中也包括汉字。汉字由于字数众多,学习前期比较费劲,而且早期文字没有规范,由于师承不同,字的具体写法也稍有不同,但这并不影响交流。近代科学大量引入中国,有人认为,汉字在这些概念面前变得不够使用。但是事实上,汉字虽然在早期学习阶段要花更多精力,但学到后面,学习各门学科反而更加轻松。这是因为常用汉字只有三千多个,各行各业的术语、科技词汇等等绝大多数都是采用这三千多个字组合构词,科技词汇中的非常用字多数是形声字,同样易学易记,有利于汉语学习者学习各种知识。而英语等语言虽然在学习前期比汉语简单,但由于英语直接引入了各种语言的词汇,而且在专业领域采用拉丁-希腊词根构词法而不是本族语言构词法,使得学到后面难度陡增(况且英语拼写不规则)。由于新文化运动影响,汉字改革遂成为某些学者的观点,其中刘半农、鲁迅等提倡尤甚。最早的汉字拉丁化的实践来自于中西方的交流,若要介绍中国的一些地名、人名或其他固有名词到西方,必会涉及汉字拉丁化的问题。早先天主教士以拉丁文译写官话名词,后来明清西方传教士为了学习汉字和传教的需要,开始系统地用拉丁字母给明清音系官话汉字注音。法国远东学院拼音是法语中最常用的汉语译写法,是法国远东学院的汉学家顾赛芬神父于1902年制定的。同时法国远东学院以及青岛德国人也分别采取基于本国语音系统的汉语标音系统。1926年,林语堂、钱玄同、黎锦熙、赵元任等人制订国语罗马字,曾由当时南京的中华民国大学院于1928年正式公布,是中华民国第一套法定的拉丁化拼音方案,特点是用字母的拼法来表示汉语的声调,然而由于流传时间较短,影响有限。国语罗马字有鉴于中文同音字过多的困扰,引入了改变拼法标四声调号的概念来作为国语罗马字的原则。其特色就是可以使外人能够较为自然的区分声调不同的中文字,减轻同音不同调对外人的困惑。这也是当时唯一一套以拼法而非数字符号来区分四声的汉语标音系统。直至今日,陕西的译名仍常被译为“Shaanxi”,其中重复元音a表示上声就是国语罗马字的原则。1931年,由瞿秋白、吴玉章等人制订拉丁化新文字。拉丁化新文字和国语罗马字是拉丁字母式汉语拼音方案中比较完善的两个方案,大大超越了之前的各种方案。当前汉语拼音方案吸取了以往各种拉丁字母式拼音方案的优点,是在它们的基础上发展下来的。唐德刚在《胡适杂忆》论及汉字的拉丁化时,认为方块字维系了中华民族的统一:“我们有了方块字教育愈普及,则民族愈团结;民族愈团结,则政治统一便愈容易推动。政治、文字、教育有其一致性,它也就限制了方言的过分发展。如今世界,四个人之中,便有一个是‘炎黄子孙’,岂偶然哉?文艺复兴以后的欧洲便适得其反。他们教育愈发达,则方言愈流行;方言愈流行,则政治愈分裂。这就是今日白鬼种族繁多之所以然也。这也就是两种不同文字‘偶然’的发展,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所发生不同的‘必然’后果!”(193页)汉字拉丁化有其政治的成分,也是一种社会思潮。现在只是提供认识汉字,输入汉字等的一种辅助手段。用拉丁字母注音,易于学习,现在中国的小学生基本依此来学习汉字的读音。而国家也借此进行了语音的统一。此外,由于汉语的其中一特性为词语多只有二三音节,当中多有同音异字。因此以拉丁字拼音写成的文章阅读相对困难,阅读的速度亦大幅下降。例如日文使用平假名、片假名拼音,仍然需要使用汉字以增加文章的阅读速度。加上电脑输入已弥补书写的缺点,进一步减少汉字拉丁化的优点。但是,由于汉字在中国各个地区,乃至日本(日本汉字)韩国(韩国汉字)读音都不相同,汉字实际上应该是一种语素文字,由于汉字拉丁化,汉字方言读音拉丁化,还有日韩的拉丁文汉字读音,造成了很大的混乱。汉字文化圈中方言文字的拼音化除台语现代文外,比较普及的另有在中亚吉尔吉斯的东干族人所使用的东干文(东干文:Хуэйзў йүян 汉字转写:回族语言),以及越南所使用的越南国语字。东干语以陕西及甘肃的地方话为基础,杂以俄语、中亚各国的语言及阿拉伯语,当前以西里尔字母来拼写。而越南拼音文字全面使用滥觞于法国殖民统治时期,越南语用拉丁字母以音节为拼音的基本词素,使用上近似于汉语拼音化的形式。
相关
- 塔罗糖塔罗糖(Talose)是一种己醛糖。可溶于水,微溶于醇类,存在于某些植物和细菌中,可由葡萄糖或甘露糖经化学反应制备。用于土壤细菌毒性基因的表达控制研究。果聚糖:菊粉 · 果聚糖β
- 最大似然估计在统计学中,最大似然估计(英语:maximum likelihood estimation,缩写为MLE),也称极大似然估计、最大概似估计,是用来估计一个概率模型的参数的一种方法。下边的讨论要求读者熟悉概率
- 全美第27名这是一个按人口排列的美国各州和领土列表,这些数据来自于美国人口调查局,日期为2009年7月1日,估计50个州和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总人口为307,006,550人。美国各州的人口在20世纪
- 奥斯卡金像奖学院奖(英语:Academy Award),全名学院功绩奖(Academy Award of Merit),通称奥斯卡金像奖、金奖、奥斯卡奖或奥斯卡(The Oscars;2013年2月20日起成为正式名称),是每年由美国电影艺术与科
- 蛋黄酱蛋黄酱(法语:mayonnaise),又称美乃滋,台湾嘉义、台南一带又称之为白醋,是一种主要由植物油、蛋、柠檬汁或醋,以及其他调味料所制成的浓稠半固体调味酱。一般多用于沙拉等料理。一般
- 敏达哈·扎伊迪蒙塔泽尔·扎伊迪(阿拉伯语:منتظر الزيدي,1979年1月16日-)是开罗巴格达迪亚电视台的特派员,曾在采访后两度被巴格达及美军拘捕。2008年12月14日,美国总统布什在伊拉克
- 都市传说都市传说(英语:urban legend),又称现代传说(英语:contemporary legend)、都市怪谈,是一种主要以现代化生活为背景,由叙述者煞有其事地讲述,以新奇、怪诞或吓人情节为主要特色的短篇幅
- 鹅卵石鹅卵石(Cobblestone),基本上是cobble(英语:Cobble (geology))大小的石头,是用于路面(英语:Road surface)、街道和建筑物的一种天然的建筑材料。Template:Road types
- 娑提娑提(印地语:सती;梵语:सत्),亦作萨蒂,原为印度教司婚姻幸福的女神达刹约尼的别名之一,因为传说的关系成为了忠贞的代名词。神话中的娑提为了控诉父亲达刹(英语:Daksha)侮辱其恋人
- 海角七号《海角七号》(英语:Cape No. 7),是一部于2008年上映的台湾电影,为台湾导演魏德圣的首部剧情长片,由台湾歌手范逸臣和日本模特儿兼演员的田中千绘以及众多音乐人共同合作,新生代歌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