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 dations ◷ 2025-09-16 20:09:5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英语: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缩写为COPD),常简称为慢阻肺。是一种以持续性的气流受限为特征的阻塞性肺疾病(英语:Obstructive lung disease)。其主要症状呼吸短促、咳嗽和咳痰(英语:Sputum)。COPD是一种进行性疾病(英语:progressive disease),也就是说病情会随时间逐渐恶化,最后连走路、着衣等日常活动都难以进行。 过去学界会将COPD分为慢性支气管炎(Chronic bronchitis)和肺气肿(emphysema)两型。慢性支气管炎一词现今则用于描述除外慢性咳嗽的其他已知原因后,病人每年咳嗽、咳痰三个月以上并连续两年者;而肺气肿是指肺部终末细支气管远端气腔出现异常持久的扩张,并伴有肺泡和细支气管的破坏,而无明显的肺纤维化。吸烟是导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最主要的原因。其他相对次要的因素包括空气污染和遗传等。在发展中国家,导致空气污染最常见的原因是烹煮及供暖炉火的通风不良。长期暴露在这样的环境下,会使肺部产生炎症反应,并导致小气道变窄及肺组织的破坏。这一诊断是以肺功能测试(英语:Pulmonary function tsting)所给出的气流受限为基础。COPD与哮喘不同的是,前者在使用支气管扩张药之后,改善效果不若后者。减少风险因子的暴露可有效预防大多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这包括尽可能地减少吸烟频率和改善室内外的空气质量。尽管治疗可以减缓病情恶化,但尚无治愈方法。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治疗方式包括戒烟、接种疫苗、肺康复治疗(英语:Pulmonary rehabilitation),以及常用的各种吸入性支气管扩张药和皮质类固醇。有些患者还需要长期吸氧或肺移植(英语:Lung transplantation)。在遇到急性发作的患者时,可采取加大药物用量以及住院治疗的方式。2015年,全球COPD的患者约有1.74亿人(2.4%),主要影响40岁以上的人口,男女罹病风险相当。1990年,COPD共约造成240万人死亡;到了2015年,数字则攀升至320万人。约90%的死亡人数分布于发展中国家,可能肇因于较高的吸烟率。2010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导致了21亿美元的经济损失。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最常见的症状是多痰、呼吸短促和持续地咳嗽,这三种症状还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并会随着时间流逝病情加重。目前还不清楚是否存在不同类型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根据以往的记录,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分为肺气肿和慢性支气管炎两种,然而,肺气肿更多的是对肺部功能变化的阐述而不是一种疾病;慢性支气管炎仅仅只是一个症状的参照体,它可能诱发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通常的第一个症状就是持续性的咳嗽。当这种症状持续两年,并且每年持续咳嗽的频率超过3个月,并伴有多痰,又找不到其它解释,那么这就是理论上的慢性支气管炎。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完全暴露出来以前,上述的症状极有可能发生。咳嗽的带痰量在一天之中也会有所变化。有些患者甚至不咳嗽,或只是偶尔咳嗽,并且咳嗽的频率也不高。有些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的咳嗽还会被误认为“吸烟者的咳嗽”。由于社会和不同文化的影响,患者会吞痰或吐痰。剧烈的咳嗽还有可能导致肋骨骨折(英语:Rib fracture)或暂时失去知觉。通常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咳嗽都有一个长期患普通感冒的病史。呼吸短促是最困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症状。患者通常这样描述它:“我的呼吸太费劲了”、“我喘不过气了”又或者“我不能呼吸到足够的氧气”。不同的文化有不同的说法。呼吸短促加剧的情况主要发生在需要长时间用力时,并随时间病情加重。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后期,呼吸短促在休息时也会出现。出现这种情况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通常都有焦虑的性格和低质量的生活水准。许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后期患者都通过噘唇呼吸(英语:Pursed lip breathing),然而这会加剧某些患者的呼吸急促症状。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而言,有可能呼气需要的时间比吸气要长。在这种情况下会产生胸闷。但这并不多见,而且其他病也可导致胸闷。那些有阻塞性气流问题的患者可能会伴有喘鸣或者在用听诊器检查患者胸部时,会听到患者吸气减少的声音。虽然桶状胸(英语:Barrel chest)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一个征兆,但这种情况也并不常见。随着病情加重,某些患者呼吸不得不采用三脚架姿势(英语:Tripod position)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后期会导致肺部高压,这将引起心脏右心室。这即是肺心病(英语:Pulmonary heart disease),会导致腿肿和颈部血管突出(英语:Jugular venous pressure)。与其他肺部的疾病比,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诱发肺心病的主因。自从大量使用氧气疗法后,肺心病发病率有显著减少。由于其他诱因存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通常都不会单独发作。这些带危险性的诱因包括:缺血性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肌肉萎缩、骨质疏松症、肺癌、焦虑症、哮喘、抑郁症。那些重度患者还会常常觉得累。手指甲杵状(英语:Nail clubbing)不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特有的症状,相反,更应考虑是潜伏的肺癌的征兆。急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从理论上定义为,已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出现的加剧的呼吸短促、咳痰量剧增、痰的颜色改变(从无色变至绿色或黄色)或是加剧的咳嗽等等附加症状。急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也可同时与加强的呼吸征兆同时出现。比如呼吸急促、心跳加剧、流汗、呼吸肌肉(英语:Muscles of respiration)明显运动,发绀以及神经错乱(英语:Mental confusion)或者在病情严重时的一系列的呼吸挣扎行为。在用听诊器检查患者时,还有可能听到肺部的撕裂(英语:Crackles)声。引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主要原因是吸烟,在某些国家,这一主要原因表现为长期暴露于室内炉火的污染源。由后者诱发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还会潜伏很多年。基因也会增加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几率。从全球的范围来看,导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首要罪魁是抽烟。约占吸烟总人数百分之20的烟民有很大几率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而其中那些终身烟民,有一半的人都将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在美国和英国,百分之80至95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都是烟民。他们或正在吸烟,或曾吸烟。而长期暴露于烟环境则会增加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可能性。需要说明的是,面对吸烟的危害性,妇女比男性更脆弱。在非吸烟者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被动吸烟诱发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就占了20%。其他类型的抽烟,像大麻,雪茄及水管烟,也是诱因之一。孕妇抽烟还有可能增加婴儿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风险。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目前仍然无法根治,现时只能透过改善生活环境和药物来舒缓患者的病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不能吸入高浓度的氧气,应保持氧气吸入量于约1~2L/min,血含氧量保持于88~92%亦可接受医学导航: 呼吸系统解剖(n, x, l, c)/生理/发育病理(c, p)/先天/肿瘤, 症状/人名体征, 创伤手术, 药品(R1/2/3/5/6/7)

相关

  • KK00-K14 口腔、涎腺和颌疾病K20-K31 食管、胃和十二指肠疾病K35-K38 阑尾疾病K40-K46 疝K50-K52 非感染性肠炎和结肠炎K55-K63 肠的其他疾病K65-K67 腹膜疾病K70-K77 肝疾病
  • 齿颚矫正学齿颚矫正学(Orthodontics)是牙医学的一门专科,是研究牙齿咬合不正,又称错咬(Malocclusion)的治疗方法与学问。牙齿咬合不正其原因可能因为牙齿天生不规则生长或是后天错误咬合与上
  • 机械感受器力学感受器(mechanoreceptor),或称为机械感受器、机械型刺激感受器,是一种感受压力、变形等力学性刺激的感受器。在人类光滑皮肤中主要包含如下四种类型:帕西尼氏小体、触觉小体
  • 横膈膜在哺乳动物的解剖学中,横膈膜(英语:Thoracic diaphragm)是一层骨骼肌薄膜,延展及肋骨底部。横膈膜将胸腔与腹腔相分隔,并对呼吸执行重要功能。解剖学中的膈膜(英语:Diaphragm)也可以
  • 真核生物真核生物(学名:Eukaryota)是其细胞具有细胞核的单细胞生物和多细胞生物的总称,它包括所有动物、植物、真菌和其他具有由膜包裹着的复杂亚细胞结构的生物,而不包括细菌和古菌,因它
  • 内生孢子内生孢子(英语:endospore,又称芽孢或内孢子)是某些特殊种群的细菌,主要是芽孢杆菌属Bacillus与梭菌属Clostridium中细菌产生的特殊休眠体,这些细菌会在缺乏养分的环境时开始进入此
  • 乔纳斯·索尔克乔纳斯·爱德华·索尔克(英语:Jonas Edward Salk,乔纳斯·爱德华·索尔克,港澳称为乔纳斯·索尔克,台湾称为约纳斯·沙克,1914年10月28日-1995年6月23日),美国实验医学家、病毒学家,主
  •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英语:Infant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IRDS、NRDS),前称肺透明膜病(hyaline membrane disease,HMD),是一种常见于早产儿的症候群,导因于肺部界面活性剂发
  • 比奥呼吸比奥呼吸(Biot's respiration)是由卡米·比奥 在1876年归结出的一种病理性的周期性呼吸。它的特点是:呼吸短、浅。在几次呼吸后,会出现规律或不规律的呼吸停止。该病的预后通常
  • 低通气低通气(英文:Hypopnea)是一种浅呼吸或呼吸速率(英语:respiratory rate)特别低的情形。有些研究者认为低通气没有呼吸中止来的严重,然而也有些研究者发现低通气对健康所造成的负面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