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当得利

✍ dations ◷ 2025-08-13 21:17:39 #法律术语,债法,民法学

不当得利是民法中债法上的重要概念,意指无法律上的原因受有利益,致使他人之受有损害,而负有利益返还责任之情形。为民法的请求权基础之一。

在民法体系中,不当得利的历史基础可以追溯到罗马法著作《民法大全》(Corpus Iuris Civilis)。不当得利的概念不存于古典罗马法中,但罗马的法律编纂者最终根据古典罗马时期的两种诉因, 以及 ,阐明了不当得利原则。

授权原告追回被告手中的物或金钱。被告被视为借款人,并被要求归还该物或金钱。而在 中,原告则要求被告归还财产。该类财产必须为因被告的仆人之行为,而脱离原告的资产,并进入被告的资产。

随后,在查士丁尼法典中则正式提出了不当得利的概念。不当得利来自于罗马实用主义的公平考虑,并基于希腊哲学的道德原则。

不当得利之类型,是否可以完全以民法第179条所涵摄,为学说上争执之重点,因而有统一说与非统一说之争。最大的区别在于统一说并不承认有无权处分型不当得利,因此类型完全无法为民法第179条所涵摄,而非统一说则肯认之。

不当得利的型态,若依“统一说”的观点,并不需要区分其类型;然依“非统一说”的观点,主要可分成两种:给付型不当得利和非给付型不当得利。或可再从非给付型不当得利中划分出“无权处分型不当得利”为第三种类型。

给付型不当得利,指基于给付行为而发生的不当得利;例如原本基于买卖契约应给予他人物品,之后契约失效,该给付之法律上原因不再存在的情形。

非给付型不当得利,指并非基于给付行为而产生的情形;例如某人将他人所有之油漆取来漆在自家的墙壁上,该油漆之利益亦属不当得利,惟其并非因给付行为而来,又可分为侵害型、求偿型以及支出费用型三个子类型。

而无权处分型不当得利,则系因为处分人无处分权,但受让人因受占有之保护而取得所有权之情形。非给付型不当得利,因类型各异,故构成要件亦不甚相同。

依统一说,不当得利的要件,并不需要区分其类型,其构成要件亦相同。其构成要件计有:

依非统一说,则依不当得利之类型不同,构成要件上亦有区别:

在不当得利的情形,利益受损害者得向获益者请求利益返还。

相关

  • 代谢中间产物代谢中间产物(英语:Metabolic intermediates)是指代谢途径中的中间产物。虽然这些中间产物通常对于细胞功能的影响相对较小,但他们可能在酵素的别构调节上,扮演重要的角色。有些
  • 总督古罗马政府与政治 系列条目罗马共和国前509年–前27年 罗马帝国前27年–1453年元首制西罗马帝国君主制东罗马帝国王政时代宪政(英语:Constitution of the Roman Kingdom) 共和
  • 副爬行动物副爬行动物(Parareptilia)是爬行动物的一个演化支或是亚纲,根据不同的定义,范围为已灭亡的原始无孔爬行动物,或是无孔亚纲的另一名称。这两个范围的效用,取决于龟鳖目在生物演化史
  • 丙酸诺龙丙酸诺龙(英语:Nandrolone propionate,或称为19-去甲睾酮-17β-丙酸酯 19-nortestosterone 17β-propionate,商品名为Anabolicus)是一种雄激素同化类固醇(AAS)药物,在西班牙有出售。
  • 马丁·克拉普罗特马丁·海因里希·克拉普罗特 (德语:Martin Heinrich Klaproth,1743年12月1日-1817年1月1日),是普鲁士王国的化学家。他是铀(1789年)、锆(1787年)、钛(1795年)、铈(1803年)等元素的发现者。
  • 万汗王台(?-1582年),本名万(满语:ᠸᠠᠨ,转写:Wan),那拉氏,塔山左卫都督克什纳长子彻彻穆之子,哈达部长王忠之侄,又称“万汗”(满语:‍ᠸᠠᠨᡥᠠᠨ,转写:Wanhan)。王台早年居于绥哈城。因王忠部下
  • 库克峰库克山(英语:Mount Cook;毛利语:Aoraki)是新西兰南岛骨干南阿尔卑斯山脉的最高峰,高3,724米,位于南岛中西部坎特伯雷地区。库克山顶部有大量积雪(雪线仅1070米),以巨大冰川著名,最大的
  • 七鳃鳗科七鳃鳗科(学名:Petromyzontidae),又名八目鳗、七星子,是圆口纲七鳃鳗亚纲七鳃鳗目的一个科,其下生物是至今少数仅存的无颌类脊椎鱼形动物之一。最古老的七鳃鳗化石,有3.6亿年历史,在
  • 清龈颚塞擦音清龈颚塞擦音是辅音的一种,在国际音标中以表示,有时也会写成(非正式写法),在X-SAMPA中以表示。在汉语、日语、韩语、泰语、克罗地亚语、塞尔维亚语中均有此发音。清龈颚塞擦音特
  • 鳞球茎茎线虫鳞球茎茎线虫(学名:)是茎线虫属(学名:)下重要的植物寄生性种类,属于色矛纲小杆目垫刃亚目垫刃下目的一种线虫动物。本属物种所引起的植物病变统称作鳞球茎茎线虫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