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爬行动物

✍ dations ◷ 2025-08-29 11:20:03 #副爬行动物
副爬行动物(Parareptilia)是爬行动物的一个演化支或是亚纲,根据不同的定义,范围为已灭亡的原始无孔爬行动物,或是无孔亚纲的另一名称。这两个范围的效用,取决于龟鳖目在生物演化史上的地位,副爬行动物与其它爬行类的关系仍然未确定。Everett C. Olson在1947年建立起这名称,意为“接近爬行动物”,用来包含一群相对于真爬行动物的已灭绝古生代爬行类。这名称后来废弃不用,直到它再度被亲缘分支分类法研究使用,用来包含与龟鳖目无关系的无孔亚纲。在1988年,嘉克斯·高斯特(Jacques Gauthier) 与其他人提出许多羊膜动物的第一个系统发生学定义,将蜥形纲(Sauropsida)定义为爬行纲(Reptilia)的母演化支,并提出无孔亚纲由杯龙目与龟鳖目两个姐妹分类单元构成(比阿尔弗雷德·罗默在1967年提出的定义还要狭窄)。如此一来,许多二叠纪与三叠纪爬行类不再包括于无孔亚纲内,因此需要建立一个名称来包含它们,所以副爬行动物被再度使用。然而,他们没有足够信心使副爬行动物可成为正式的分类。以下为高斯特等人提出的演化树: .mw-parser-output table.clade{border-spacing:0;margin:0;font-size:100%;line-height:100%;border-collapse:separate;width:auto}.mw-parser-output table.clade table.clade{width:100%}.mw-parser-output table.clade td{border:0;padding:0;vertical-align:middle;text-align:center}.mw-parser-output table.clade td.clade-label{width:0.8em;border:0;padding:0 0.2em;vertical-align:bottom;text-align:center}.mw-parser-output table.clade td.clade-slabel{border:0;padding:0 0.2em;vertical-align:top;text-align:center}.mw-parser-output table.clade td.clade-bar{vertical-align:middle;text-align:left;padding:0 0.5em}.mw-parser-output table.clade td.clade-leaf{border:0;padding:0;text-align:left;vertical-align:middle}.mw-parser-output table.clade td.clade-leafR{border:0;padding:0;text-align:right}合弓纲 Synapsida†中龙科 Mesosauridae†前棱蜥科 Procolophonidae†米勒古蜥科 Millerettidae†锯齿龙类 Pareiasauria†大鼻龙科 Captorhinidae龟鳖目 Testudines†原古蜥科 Protorothyrididae双孔亚纲 DiapsidaMichel Laurin与Robert Reisz在1995年提出一个不同的分类法,爬行纲被分成副爬行动物(现为正式的分类)与真爬行动物。大鼻龙科被改成真爬行动物,副爬行动物包括早期无孔亚纲与龟鳖目,但不包含大鼻龙科与Protorothyrididae科。中龙科被列在两群之外,成为爬行纲(但依旧是蜥形纲)的姐妹分类。传统的无孔亚纲被否决成并系群。如下列:合弓纲 Synapsida†中龙科 Mesosauridae†米勒古蜥科 Millerettidae†锯齿龙类 Pareiasauria†前棱蜥科 Procolophonidae龟鳖目 Testudines†大鼻龙科 Captorhinidae†原古蜥科 Protorothyrididae双孔亚纲 Diapsida相反地,Oliver Rieppel于1994与1995年,并与de Braga于1996年与1997年,先后提出龟鳖目其实跟鳍龙超目有关系,所以是双孔亚纲。在1998年,Rafael Zardoya与Axel Meyer以分子系统发育学支持龟鳖目是双孔亚纲的理论。如果属实,副爬行动物将成为完全灭绝的演化支。然而当时这假说并不广为脊椎动物生物学家广泛接受,麦可·班顿(Michael Benton)在2000与2004年保留传统的无孔亚纲来包括副爬行动物与龟鳖目。

相关

  • 地质学地质学(法语、德语:Geologie;英语:Geology;拉丁语、西班牙语:Geologia;源于希腊语 γῆ 和 λoγία)是对地球的起源探讨压力与时间、历史和结构进行研究的学科。主要研究地球的物
  • 间质性膀胱炎间质性膀胱炎(Interstitial cystitis ,IC),又称为膀胱疼痛综合症(Bladder pain syndrome, BPS)是一种原因不明的膀胱疾病,症状是频尿(通常每10分钟一次)、尿急、骨盆或是膀胱感到极大
  • 喉痛咽喉痛(sore throat、throat pain,又称喉咙痛或喉痛),是指咽喉出现痛楚的症状,最主要的成因是咽喉炎(喉咙发炎),但可由其他原因引致,例如白喉和伤风感冒威胁。 服用非类固醇消炎止痛
  • 冷凝器冷凝器是一个可以将气态物质凝结成液态的设备,是常见的热交换器,一般会利用冷却的方式使物质凝结。凝结过程中物质放出潜热及部分显热,使冷凝器的冷媒温度昇高。依冷凝器的需求
  • 羊水栓塞羊水栓塞是一种罕见及未被完全了解的产科紧急症候。指在分娩过程中,羊水、胎儿细胞、胎发、胎粪、皮屑等物,透过子宫基底的胎盘进入母体血液循环而诱发母体之发炎反应。这作用
  • 食道下括约肌贲门(cardia)是人或动物消化道的一部分,为食道和胃的接口部分。食道粘膜在贲门处与胃粘膜相接。此处的食管下段括约肌能起到收紧胃上口的作用,在胃蠕动过程中防止胃内容物返入食
  • 洛克菲勒大学洛克菲勒大学(英语:Rockefeller University)是一所私立大学,主要专注于生物医学领域的研究,位于纽约曼哈顿。前身为洛克菲勒医学研究所(Rockefeller Institute for Medical Resear
  • 葡萄糖胺氨基葡萄糖(C6H13NO5)又称葡萄糖胺、葡糖胺或氨基葡糖,是葡萄糖的一个羟基被氨基取代后的化合物。氨基葡萄糖是蛋白质或脂类糖基化反应中的重要前体。氨基葡萄糖衍生物N-乙酰氨
  • 蛇形冷凝管蛇形冷凝管是实验室中常用在蒸馏、分馏与回流过程中,与直型冷凝管用途相似。将热气态分子借由与冷水管面接触使其温度降至沸点以下,凝结成为液态。再顺势延著内管向下流出,并加
  • 高部,为汉字索引中的部首之一,康熙字典214个部首中的第一百八十九个(十划的则为第三个)。就繁体和简体中文中,高部归于十划部首。高部只以左方、上方为部字。且无其他部首可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