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阿散蒂
✍ dations ◷ 2025-10-24 14:45:53 #阿散蒂
阿散蒂王国(Ashanti Empire),或称阿散蒂联邦(Ashanti Confederacy),是18世纪初至20世纪中期(1701–1957)非洲加纳中南部的阿坎族王国。阿散蒂原为登基拉邦的藩属。18世纪初(1701)与近邻各部落组成联邦,建都库马西。奥塞·图图(约1695~1717在位)统治时,征服多马和塔福,打败登基拉。奥塞·图图设置了一个金凳子,作为民族意志和国王权威的象征。阿散蒂王是联邦最高的酋长,是整个联邦的政治和精神领袖。各邦的酋长参加阿散蒂联邦(Ashanti Confederacy)酋长议事会,是平等的一员,阿散蒂王无权处置他们的土地和财产。但他们要宣誓效忠,交纳贡赋,遵守贸易规章,战时要提供一支部队参战。英国利用阿散蒂联邦的松散联合,挑拨阿坎族各邦同阿散蒂王之间的矛盾,推行分而治之的殖民扩张政策,导致第一次阿散蒂战争的爆发。1805年,阿辛土邦的两名酋长,不服从阿散蒂王的命令,逃到芳蒂土邦避难。阿散蒂赫内(Asantehene,阿散蒂王)要求交出逃犯,芳蒂断然拒绝。1806 年,阿散蒂与芳蒂之间爆发战争。5月,在距海岸角4英里的阿波拉镇,芳蒂军的主力被彻底击败。两名阿辛酋长逃进英国据点海岸角,英国殖民者立即插手阿坎族的内部事务,承诺“用调解或武力方式”援助阿辛酋长和芳蒂人。6 月15~16日,英军与阿散蒂军战于安诺马布镇的威廉堡。阿散蒂军装备落后,伤亡惨重,未能攻克堡垒。但英军也伤亡大半,指挥官怀特身负重伤,孤立无援,被迫悬旗求和,交出了一名阿辛酋长(另一名逃亡)。阿散蒂军刚刚班师回朝,芳蒂就掀起叛乱。1809年,派兵攻打阿散蒂联邦的两个重要出海口埃尔米纳镇和阿克拉镇。1811年和1814年阿散蒂两次次出兵反攻,芳蒂正式并入阿散蒂联邦,由阿散蒂派总督治理。1817年9月,英阿双方签订了临时协定,英国承认芳蒂属于阿散蒂联邦。1822年查理·麦卡锡就任塞拉利昂和黄金海岸总督后,立即准备侵略阿散蒂的战争。5月,一名阿散蒂商贩与英国警察发生冲突,英国警察被打死。麦卡锡以此为借口,发动战争。
1824年1月,阿散蒂军1万余人由西向沿海推进,英军出动2500人堵截。21日,麦卡锡亲自率500人在邦沙索村河岸阻击阿军主力(邦萨索战役),依托山势,以炮火封锁河面。阿军强渡猛攻,英军大败,仅欧洲籍官兵便死92人,伤187人,麦卡锡受伤自杀。阿散蒂军也付出重大代价。1826年英国编成一支特种“突击兵团”,吸收大量荷兰、丹麦佣兵参加,并裹胁了大批芳蒂人,发动第三次战争。阿散蒂军在卡塔曼索村先胜后败(卡塔曼索战役)。1831年英国与阿散蒂签订协定,规定邓克拉、阿辛等邦解除对阿散蒂王的臣属义务;阿散蒂不得对贸易加以任何限制;英国确认阿散蒂国家的独立。由于英国的侵略和干涉,阿散蒂的统一遭受了严重的挫折,阿散蒂联邦由盛转衰。1814年,英国和黄金海岸沿海地区部落酋长签订保护条约,阿散蒂联邦失去它在沿海的大部分成员。1874年2月,英军占领库马西,炸毁皇宫,烧毁市镇后撤出。3月14日签订福梅纳条约,英国强迫阿散蒂赔款5万盎司黄金,放弃登基拉、阿辛、阿基姆、阿丹西和埃尔米纳等地区。1896年英军再度占领库马西,阿散蒂联邦的普列姆佩一世((Agyeman Prempeh,1888-1892在位)等被流放塞舌尔群岛。阿散蒂人最引为骄傲的王母是雅阿·阿散蒂娃(Yaa Asantewaa)。其实,阿散蒂娃并不是阿散蒂王国的王母,而是王国所属的埃德维索(Edweso;Ejisu)酋长国的王母。她大约于1840年出生在埃德维索邦一个以勇猛著称的名门之家。她长期务农,勤劳好施,深得百姓好评,五十多岁时被遴选为王母(Queen-Mother)。在普列姆佩一世国王遭流放时,埃德维索的大酋长考菲·阿夫兰也一起被流放。于是,阿散蒂娃就成为这个酋长国的代理大酋长。1900年3月,在英国殖民当局威胁阿散蒂人必须交出金凳子的时候(金凳子之战,the War of the Golden Stool),她无畏无惧,挺身而出,奋力抗争,拒不透露金凳子的下落。在英国人得悉金凳子藏在一个叫巴雷的地方,并偷偷派兵来抢夺的时候,她率领族人进行伏击,使英国人的阴谋未能得逞。在英国从其西非的其他殖民地调集大军前来征讨时,阿散蒂娃则率领一支有5000多人的部队,采用正面进攻、侧面骚扰、暗中伏击等多种战略战术同他们周旋。经过九个多月的战斗,阿散蒂娃兵败被俘,也被英国殖民当局流放到塞舌尔岛。阿散蒂娃领导的斗争虽然失败了,但是,她却被加纳、甚至整个黑非洲誉为反抗英国殖民统治的女英雄。1902年1月1日,英国宣布阿散蒂为直辖殖民地(保护国)。1935年1月31日,阿散蒂联邦恢复,普列姆佩二世(Prempeh II,1892~1970)为王。但不再是一个独立国家,只是英属黄金海岸的一个行政区。
相关
- 二次内共生共生体学说(英语:Symbiogenesis),又称内共生学说(英语:endosymbiotic theory),是关于真核生物细胞中的一些自主细胞器ㄧ线粒体和叶绿体起源的学说。根据这个学说,它们起源于共生于真
- 豇豆镶嵌病毒亚科豇豆花叶病毒属 Comovirus 豆科病毒属 Fabavirus 线形多面体病毒属 Nepovirus豇豆花叶病毒科(Comoviridae)
- 大禹禹(前2123年-前2055年),姒姓,夏后氏,传说名文命,后世尊称为大禹,五帝之一,也是三官大帝之一。远古时期中国神话人物,是黄帝轩辕氏玄孙,因在大禹治水中成功治理洪水之患的故事而广为人知
- 奈姆蒂姆萨夫二世奈姆蒂姆萨夫二世(英语:Merenre Nemtyemsaf II)(或译为麦伦拉二世、莫润尔二世),古埃及古王国时期第六王朝的国王,作为儿子继承了父亲佩皮二世的王位。在位短暂,登基几个月后即为诸
- 半乳甘露聚糖半乳甘露聚糖(Galactomannan,简写GM)或称半乳糖甘露聚糖,是一种包含了甘露糖骨干与半乳糖旁基的多糖,更准确的一点来说,半乳甘露聚糖是直线状(1-4)-连结的β-D型甘露糖((1-4)-linke
- 太阴日在太空探索,月球日是地球的卫星相对于太阳绕着自身的转轴完成一个完整的旋转所经历的时间。等同于月球在轨道上完整的绕着地球回到相同相位的时间。它通常被标示为从朔到下一
- 低温发电朗肯循环(英语:Rankine Cycle)也被称为兰金循环,是一种将热能转化为功的热力学循环。郎肯循环从外界吸收热量,将其闭环的工质,通常使用水加热做功。郎肯循环产生世界上90%的电力,包
- 史丹利·米勒斯坦利·劳埃德·米勒(英语:Stanley Lloyd Miller,1930年3月7日-2007年5月20日)是一位美国化学家和生物学家,以生命起源的无生源论研究而闻名,尤其是以证明有机化合物可从简单的无
- 古德勒克·乔纳森古德勒克·桑博·阿齐克韦·乔纳森(英语:Goodluck Ebele Azikiwe Jonathan,1957年11月20日-),尼日利亚伊爵人政治人物,2010年-2015年担任尼日利亚总统。曾任尼日利亚副总统。1957年1
- 模形式在数学上,模形式(Modular form)是一种解析函数,这种函数的只接受来自复数平面内上半平面中的值,并且这种函数在一个在模型群(英语:Modular group)的群运算之下,会变成某种类型的函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