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散蒂

✍ dations ◷ 2025-04-25 04:16:35 #阿散蒂
阿散蒂王国(Ashanti Empire),或称阿散蒂联邦(Ashanti Confederacy),是18世纪初至20世纪中期(1701–1957)非洲加纳中南部的阿坎族王国。阿散蒂原为登基拉邦的藩属。18世纪初(1701)与近邻各部落组成联邦,建都库马西。奥塞·图图(约1695~1717在位)统治时,征服多马和塔福,打败登基拉。奥塞·图图设置了一个金凳子,作为民族意志和国王权威的象征。阿散蒂王是联邦最高的酋长,是整个联邦的政治和精神领袖。各邦的酋长参加阿散蒂联邦(Ashanti Confederacy)酋长议事会,是平等的一员,阿散蒂王无权处置他们的土地和财产。但他们要宣誓效忠,交纳贡赋,遵守贸易规章,战时要提供一支部队参战。英国利用阿散蒂联邦的松散联合,挑拨阿坎族各邦同阿散蒂王之间的矛盾,推行分而治之的殖民扩张政策,导致第一次阿散蒂战争的爆发。1805年,阿辛土邦的两名酋长,不服从阿散蒂王的命令,逃到芳蒂土邦避难。阿散蒂赫内(Asantehene,阿散蒂王)要求交出逃犯,芳蒂断然拒绝。1806 年,阿散蒂与芳蒂之间爆发战争。5月,在距海岸角4英里的阿波拉镇,芳蒂军的主力被彻底击败。两名阿辛酋长逃进英国据点海岸角,英国殖民者立即插手阿坎族的内部事务,承诺“用调解或武力方式”援助阿辛酋长和芳蒂人。6 月15~16日,英军与阿散蒂军战于安诺马布镇的威廉堡。阿散蒂军装备落后,伤亡惨重,未能攻克堡垒。但英军也伤亡大半,指挥官怀特身负重伤,孤立无援,被迫悬旗求和,交出了一名阿辛酋长(另一名逃亡)。阿散蒂军刚刚班师回朝,芳蒂就掀起叛乱。1809年,派兵攻打阿散蒂联邦的两个重要出海口埃尔米纳镇和阿克拉镇。1811年和1814年阿散蒂两次次出兵反攻,芳蒂正式并入阿散蒂联邦,由阿散蒂派总督治理。1817年9月,英阿双方签订了临时协定,英国承认芳蒂属于阿散蒂联邦。1822年查理·麦卡锡就任塞拉利昂和黄金海岸总督后,立即准备侵略阿散蒂的战争。5月,一名阿散蒂商贩与英国警察发生冲突,英国警察被打死。麦卡锡以此为借口,发动战争。 1824年1月,阿散蒂军1万余人由西向沿海推进,英军出动2500人堵截。21日,麦卡锡亲自率500人在邦沙索村河岸阻击阿军主力(邦萨索战役),依托山势,以炮火封锁河面。阿军强渡猛攻,英军大败,仅欧洲籍官兵便死92人,伤187人,麦卡锡受伤自杀。阿散蒂军也付出重大代价。1826年英国编成一支特种“突击兵团”,吸收大量荷兰、丹麦佣兵参加,并裹胁了大批芳蒂人,发动第三次战争。阿散蒂军在卡塔曼索村先胜后败(卡塔曼索战役)。1831年英国与阿散蒂签订协定,规定邓克拉、阿辛等邦解除对阿散蒂王的臣属义务;阿散蒂不得对贸易加以任何限制;英国确认阿散蒂国家的独立。由于英国的侵略和干涉,阿散蒂的统一遭受了严重的挫折,阿散蒂联邦由盛转衰。1814年,英国和黄金海岸沿海地区部落酋长签订保护条约,阿散蒂联邦失去它在沿海的大部分成员。1874年2月,英军占领库马西,炸毁皇宫,烧毁市镇后撤出。3月14日签订福梅纳条约,英国强迫阿散蒂赔款5万盎司黄金,放弃登基拉、阿辛、阿基姆、阿丹西和埃尔米纳等地区。1896年英军再度占领库马西,阿散蒂联邦的普列姆佩一世((Agyeman Prempeh,1888-1892在位)等被流放塞舌尔群岛。阿散蒂人最引为骄傲的王母是雅阿·阿散蒂娃(Yaa Asantewaa)。其实,阿散蒂娃并不是阿散蒂王国的王母,而是王国所属的埃德维索(Edweso;Ejisu)酋长国的王母。她大约于1840年出生在埃德维索邦一个以勇猛著称的名门之家。她长期务农,勤劳好施,深得百姓好评,五十多岁时被遴选为王母(Queen-Mother)。在普列姆佩一世国王遭流放时,埃德维索的大酋长考菲·阿夫兰也一起被流放。于是,阿散蒂娃就成为这个酋长国的代理大酋长。1900年3月,在英国殖民当局威胁阿散蒂人必须交出金凳子的时候(金凳子之战,the War of the Golden Stool),她无畏无惧,挺身而出,奋力抗争,拒不透露金凳子的下落。在英国人得悉金凳子藏在一个叫巴雷的地方,并偷偷派兵来抢夺的时候,她率领族人进行伏击,使英国人的阴谋未能得逞。在英国从其西非的其他殖民地调集大军前来征讨时,阿散蒂娃则率领一支有5000多人的部队,采用正面进攻、侧面骚扰、暗中伏击等多种战略战术同他们周旋。经过九个多月的战斗,阿散蒂娃兵败被俘,也被英国殖民当局流放到塞舌尔岛。阿散蒂娃领导的斗争虽然失败了,但是,她却被加纳、甚至整个黑非洲誉为反抗英国殖民统治的女英雄。1902年1月1日,英国宣布阿散蒂为直辖殖民地(保护国)。1935年1月31日,阿散蒂联邦恢复,普列姆佩二世(Prempeh II,1892~1970)为王。但不再是一个独立国家,只是英属黄金海岸的一个行政区。

相关

  • 间歇温泉间歇泉(英语:Geyser),是温泉的一种,因为地下水变成蒸气而间歇地喷出而形成。间歇泉的英语Geyser是语源是来源于冰岛语的Geysir(“喷出”的意思),因为英国人登陆冰岛后第一次看到间歇
  • 梫木毒素梫木毒素(英文:Grayanotoxin;andromedotoxin、acetylandromedol、rhodotoxin、asebotoxin),又称木藜芦毒素,是一种由杜鹃花属及部分杜鹃花科(如马醉木、绊足花)植物产生的毒素,在其蜂
  • 圣诞树圣诞树 (Christmas tree),是圣诞节期间,庆祝中最有名的传统摆设之一。在过去,通常人们在圣诞前后把一棵常绿植物如松树弄进屋里或者在户外,并用圣诞灯和彩色的装饰物装饰,把一个星
  • 得梅因得梅因(英语:Des Moines,发音:/dɪˈmɔɪn/),美国艾奥瓦州的首府、波尔克县县治。人口约20万。大得梅因地区有40多万人口。35号和80号州际公路通过该城。市内有得梅因国际机场(英
  • 国立台湾艺术教育馆坐标:25°01′54″N 121°30′42″E / 25.031672°N 121.511775°E / 25.031672; 121.511775国立台湾艺术教育馆(简称艺教馆),位于台湾台北市中正区,隶属中华民国教育部,为推广学
  • 拉罗歇尔之围拉罗歇尔是法国传统军事重镇,历史上曾经发生多次围城。前几次发生在是16世纪后半的30年胡格诺战争中(关键一次是1572年由比隆男爵指挥、法国王位继承人安茹公爵亨利名义上领军
  • 山海关之战八旗睿亲王多尔衮 山海关明军总兵吴三桂 辅国公赖慕布 八旗正白旗都统赖塔 范文程 豫亲王多铎 贝勒豪格闯王李自成 权将军刘宗敏 顾君恩抚清之战 · 萨尔浒之战 · 开铁
  • 御选宋金元明四朝诗《御选宋金元明四朝诗》,简称《四朝诗》、《御定四朝诗》,为清朝官修诗歌总集,由康熙帝敕命张豫章等人编纂,收录宋、金、元、明四朝诗作,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成书进御,共三百十七卷
  • 支仓常长支仓六右卫门常长(一般称为支仓常长,欧洲当时译为Faxikura;1571年-1622年)是日本仙台藩大名伊达政宗的家臣、藩士,1613年率领使节团造访墨西哥、欧洲等地,1620年返回日本。他是最早
  • 意外伤害意外伤害是指因意外导致身体受到伤害的事件,常用于保险业和意外伤害律师行业。按照保险业的常见定义,意外伤害是指外来的、突发的、非本意的、非疾病的使身体受到伤害的客观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