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河大桥

✍ dations ◷ 2025-04-04 18:56:11 #桂河大桥
《桂河大桥》(英语:The Bridge on the River Kwai)是获得奥斯卡最佳影片等七项大奖的第二次世界大战题材影片,发行于1957年,亚历·坚尼斯等主演,大卫·连导演。《桂河大桥》的电影故事情节是虚构的,只有日本战俘营的英军士兵的建设泰缅铁路是真实的,北碧府因为这部电影而成为热门观光景点。1943年,英军上校尼柯森和他的属下成为日军的俘虏,被命令修建泰国西部地区的桂河大桥。除了英军的俘虏,营区还有早先到达的美国海军军官希尔斯。尼柯森不赞成希尔斯等人提议的逃亡计划。身为一个典型的英国绅士,他固守着自己的准则,并拿《日内瓦公约》上不让军官俘虏干体力活的规矩和日军大佐斋藤讲道理。他和手下军官拒绝做修桥苦力的行为激怒了斋藤,于是尼柯森和手下军官全被关了禁闭。修桥的任务进行得很不顺利,除了军官外的士兵全部都消极怠工,工期眼看就要拖延。斋藤对尼柯森软硬兼施,最终还是在工期的压力下妥协了,尼柯森和他的军官不必卖力气干粗活,但他们必须指挥手下把桥在规定的5月12日前修好,铁路桥上还将铺设铁轨,日军的火车将从此经过。希尔斯涉险逃亡,终于逃出了日军的控制范围,而且还准备返回美国,但是他却碰到英军316特殊部队的招用,因为他熟悉岛上情况所以他成了向导。同行的还有华登少校和志愿参加行动的年轻人乔埃斯。他们先是空降在安全的陆地上,然后向日军控制的桂河大桥进发,目标就是炸毁桂河大桥。华登发现桂河大桥是一座修造精良的大桥,并不像草草完工的临时建筑。实际上,这是尼柯森指挥手下军士共同努力的结果。虽然他的做法不能让人理解。但尼柯森认为这是英军荣誉的象征,虽然被俘虏但是他们仍然可以吹着欢快的小调,向日本人证明英国军人的质素。在当地人的帮助下,希尔斯、乔埃斯、暹罗人也布好了炸毁大桥的炸药,并准备一旦火车经过就炸掉大桥。但次日,在刚刚完工的大桥上巡视的尼柯森,发现了水位下降后希尔斯等人布炸药时露出水面的引线。他带着斋藤前往查看,乔埃斯冲出刺死了斋藤,但他说要炸毁大桥的消息时尼柯森却大为吃惊,他想全力保护自己刚刚辛苦创造的作品,于是极力阻拦乔埃斯……片中多处使用了《波基上校进行曲》,此曲同时被马尔康·亚诺改编为《桂河进行曲(英语:The River Kwai March)》。

相关

  • 超氧化物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英语:superoxide dismutase,缩写SOD)是一种能够催化超氧化物通过歧化反应转化为氧气和过氧化氢的酶。它广泛存在于各类动物、植物、微生物中,是一种重要的抗氧化
  • 异位妊娠异位妊娠(Ectopic pregnancy),又称为子宫外孕(eccyesis),是指胚胎在子宫以外部位着床的妊娠并发症。典型症状和体征包含腹痛及阴道出血(英语:vaginal bleeding),上述二种症状都有的女
  • 电子音乐电子音乐,亦简称电音,是使用电子乐器以及电子音乐技术来制作的音乐;而创作或表演这类音乐的音乐家则称为电子音乐家。一般而言,使用电子机械技术与使用电子技术制作的声音是可以
  • 化工单元过程化工单元过程也叫化工单元反应,是总结各种化学工业生产过程得出的具有共同化学变化特点的基本过程,和化工单元操作不同。化工单元操作是具有共同的物理变化特点。化工单元过程
  • 罗伯斯庇尔马克西米连·弗朗索瓦·马里·伊西多·德·罗伯斯庇尔(法语:Maximilien François Marie Isidore de Robespierre;1758年5月6日-1794年7月28日),法国大革命时期政治家,雅各宾专政时
  • 吸电子基团诱导效应,即因分子中原子或基团极性(电负性)不同而致使成键电子云在原子链上向某一方向移动的效应。其本质是静电感应。电子云偏向电负性较强的基团或原子(如氟)移动。诱导效应的
  • 正丙硒醇正丙硒醇,学名为1-丙硒醇,是一种硒醇类的有机化合物,是正丙醇的一种类似物,其化学式为C3H7SeH。其结构为正丙醇的氧被替换成硒。正丙硫硒醇是一种黄色液体,易挥发,具有难闻的气味
  • 资讯科技信息技术(英语:Information Technology,缩写:IT)也称信息和通信技术(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ICT),是主要用于管理和处理信息所采用的各种技术总称,主要是应用计算
  • 吹蚀穴在地质学中,吹蚀穴(又称吹穴或俗称喷泉洞)是指在海蚀洞顶部的对外开口。如果该洞穴的地形合适,当海浪从海蚀洞入口涌入时,会提高洞内压力,造成空气及海水从吹蚀穴喷出,产生一股壮观
  • 捷运系统公路总局 民用航空局 高速公路局 航港局 铁道局台湾铁路管理局 中华邮政公司 台湾港务公司 桃园国际机场公司国道 省道 县道 - 市道(列表) 乡道 - 区道 专用公路 编号与名称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