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宾板块

✍ dations ◷ 2025-04-03 17:25:43 #菲律宾板块
隐没带 Alps 造山带 30→ 相对于非洲板块的移动速度(mm/Y)菲律宾海板块(英语:Philippine Sea Plate),是位于西太平洋菲律宾海的一个大洋板块,其形状略呈菱形,面积在30个主要板块中排第11位。菲律宾海板块由菲律宾海以下的大洋岩石圈构成,而菲律宾群岛的大部分都位于该板块以西。在1968年勒皮雄首次提出的六大板块中,它是欧亚板块的一部分。菲律宾海板块几乎全部位于海底,西部以菲律宾群岛为界,西北部以台湾和琉球群岛为界,北部以日本为界,东部以伊豆-小笠原群岛和马里亚纳群岛为界,南部则以雅浦岛、帕劳和印度尼西亚最东部的哈马黑拉岛等岛屿为界。板块的东部形成伊豆-小笠原-马里亚纳岛弧(英语:Izu–Bonin–Mariana Arc)系。菲律宾海板块的东界是隐没带(或细分出来的马里亚纳板块),太平洋板块俯冲隐没于其下。其西界、西北界和北界主要也是隐没带,菲律宾海板块在此边界隐没于欧亚板块(或由较广义的欧亚板块细分为的巽他板块、扬子板块、冲绳板块和阿穆尔板块)之下。其南部主要与加洛林板块相接,东北部一隅则与北美洲板块(或其细分出的鄂霍次克板块)相接。菲律宾海板块和欧亚板块的碰撞形成了台湾岛,这一过程在今天还在延续。在其最北端,伊豆-小笠原-马里亚纳岛弧的增厚地壳则与日本碰撞形成了伊豆碰撞带。菲律宾海板块构成了菲律宾海的海盆,它是5个较小的岩石圈板块之一,面积与阿拉伯板块相仿(Anderson, 2002)。在地球上现存的所有板块中,菲律宾海板块是唯一的一个几乎全部由消减带包围的板块。它因而可以分成两个部分,即被“捕获”和不活动的西半部,及由于太平洋板块的西向消减而形成并不断增生的东半部。西半部将来注定会消失,因为它将向西和北消减于欧亚板块之下;而东半部则由几条南北向的海岭(自西向东依次是九州-帕劳海岭(日语:九州・パラオ海嶺)、冲之鸟-四国海岭和西马里亚纳海岭)及其间的海盆(如四国海盆,是巨大的弧后盆地)组成。伊豆-小笠原列岛和马里亚纳群岛及其附近的水下火山,则通常被看作是伊豆-小笠原-马里亚纳岛弧系。伊豆半岛是菲律宾海板块的最北端。菲律宾海板块、欧亚板块(或其细分成的阿穆尔板块)和北美板块(或其细分成的鄂霍次克板块)三者会聚之点就是富士山。

相关

  • 网巢病毒目网巢病毒目(学名:Nidovirales),又称成套病毒目、套式病毒目,是一类具有动物和人类宿主(MERS-CoV和SARS-CoV)的病毒。该目下的科有:
  • 迈克尔·达米特迈克尔·达米特(英语:Michael Anthony Eardley Dummett,1925年6月27日-2011年12月27日)英国哲学家,英国国家学术院院士,被描述为“上世纪最重要的英国哲学家之一,也是种族容忍和平
  •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的规定,是指国家为了社会公益目的,由国家机关举办或者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从
  • 文艺复兴时期的拉丁语文艺复兴拉丁语(英语:Renaissance Latin),又称为人文主义拉丁语(法语:Latin humaniste),为文艺复兴时期,在欧洲使用的拉丁语。时间为14世纪至18世纪之间,文艺复兴人文主义作者模仿了古
  • 大峡谷大峡谷(英语:Grand Canyon,霍皮语: Ongtupqa,亚瓦派语:Wi:kaʼi:la)位于美国亚利桑那州西北部,是科罗拉多河经过数百万年以上的冲蚀而形成,色彩斑斓,峭壁险峻。1979年大峡谷被列入世界
  • 北欧混合式滑雪北欧两项在1924年奥运会成为正式比赛项目。维基共享资源中与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北欧两项比赛相关的分类
  • 莫伊兹·冲伯莫伊兹·卡奔达·冲伯(Moise Kapenda Tshombe,1919年11月10日-1969年6月29日),刚果民主共和国政治家、军阀。冲伯出生于隆达部族,自小在一家美国传教士开设的学校中接受教育。1950
  • 弥陀区弥陀区(台湾话:.mw-parser-output .sans-serif{font-family:-apple-system,BlinkMacSystemFont,"Segoe UI",Roboto,Lato,"Helvetica Neue",Helvetica,Arial,sans-serif} Mî-t
  • 波浪波浪在广义上可泛称具有周期性起伏的力学运动或形态,通常是指水面的波浪,
  • ɰ浊软颚近音是辅音的一种,它在国际音标中的符号是⟨ɰ⟩,在X-SAMPA中的符号则是⟨M\⟩。它是闭后不圆唇元音⟨ɯ⟩的半元音版本。浊软颚擦音的符号⟨ɣ⟩(或加上低化符的⟨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