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拉维尔帆船

✍ dations ◷ 2025-04-25 13:09:12 #帆船

卡拉维尔帆船(Caravel,又译卡拉维拉帆船,葡萄牙语为Caravela,或拉丁式大帆船)为一款盛行在15世纪的三桅帆船,当时的葡萄牙和西班牙航海家普遍采用它来进行海上探险。这款船是在当时葡萄牙政府的管理下开发,而留下来的文献亦没有详细记述开发的经过及明确的时期。

“卡拉维尔”一词有说是来自葡萄牙语的“橡木材”(Carvalho)之意,但至今未能确实。

在卡拉维尔帆船盛行的同一时期,也兴起了一款称为克拉克帆船的远洋帆船。这象征着欧洲的造船技术已经达到另一个高峰。然而,克拉克帆船虽然适合远洋航行,但也不是万能。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虽然采用克拉克帆船对非洲及大西洋进行探险及航行,但由于它的庞大船身需要很多人同时操作,成为了航海家们的一种负担。此外,克拉克帆船庞大的船身更使它不大适合行走于地中海一带的狭长海域,而且很容易出现在浅水区触礁的危险。

为此,撇除远洋航行的目的后,葡萄牙人建造了一种约重一百吨的小型帆船,这种帆船就是卡拉维尔帆船。它比克拉克帆船更为轻,而且吃水线亦较浅,更适合于沿岸及河川的探险,亦减低船只的负担。在船帆方面,它使用了地中海普遍见到的三角帆(又称拉丁帆),转舵性能变得更高,船帆更易鼓起,速度亦大幅增加。卡拉维尔帆船满足了当时冒险家要求的经济性、普遍性、操舵性及速度,成为当时欧洲最盛行的帆船。

初期的卡拉维尔帆船全长大约二十至三十米,重约五十吨,只装备两根船桅,船长和船阔比例为3.5:1。这使得船只平衡力极高,速度及机动性亦可以并存。后来,葡萄牙人发展出新的造船理论,并欲加诸实行。

15世纪末,随着葡萄牙人发现了好望角,卡拉维尔帆船便开始添加了远洋航行的特性,这些新的造船理论及技术可以试行。他们尝试以三桅代替两桅,并把横帆和三角帆混合使用,提高了远洋航行所需的速度。此外,葡萄牙人更把卡拉维尔帆船的船艏楼及船艉楼增高,以提供远洋航行所需的稳定性。

哥伦布在进行美洲探险时,除了自己的克拉克帆船旗舰“圣玛利亚号”外,更带同两艘卡拉维尔帆船“平塔号”(Pinta)及“尼娜号”(Niña)随行。虽然圣玛利亚号比起随行船只更为后世所知,但因为它的船速较慢,令哥伦布对它没有很大好感。反之,当圣玛利亚号触礁沉没时,哥伦布感到十分欢喜,并立即换乘尼娜号返回欧洲。

相关

  • 窥视症窥淫癖、窥阴癖(英语:voyeurism)意指一个人喜欢借由偷看他人更衣、裸体或性行为而得到性快感的行为;这种行为不被社会接受。偷窥者要在被偷窥者不知情的情况下,才会得到快感。患
  • 字体设计字体排印学(英语:typography)又称为文字设计,是通过排版使得文字易认、可读和优美的技艺。排版,即安排活字的方式,包括字体与字号的选取、栏宽与行高的设定以及字距的调整等。在西
  • 举报人举报人是指揭发他人或组织的行为不检、不实或者非法的人士。这些被揭发的行为可以分为很多种类,如:违反法律、规章、条例或者威胁公众利益,又或如造假、危害公众安全卫生和贪污
  • 人间福报《人间福报》是在台湾发行的中文报纸,由佛光山开山宗长释星云于2000年4月1日创刊。为一多元性日报,乃以推动祥和社会、净化人心为职志,以关怀人类福祉、追求世界和平为宗旨,2002
  • 三十第八第十埃及第三十王朝是古埃及历史上的一个王朝,其统治者为埃及本土人,首都位于塞本尼托斯(英语:Sebennytos)。第三十王朝与第二十六王朝、第二十七王朝、第二十八王朝、第二十
  • 磷酸一氢钙磷酸氢钙是一种化合物,通常以二水合物(其化学式为 CaHPO4 · 2H2O )的形式存在,但可经由加热变成无水的形式。磷酸氢钙几乎不溶于水,在 25 °C 时的溶解度只有 0.02 g/100 mL 。
  • DFDTDFDT或2,2-双(4-氟苯基)-1,1,1-三氯乙烷(英语:Difluorodiphenyltrichloroethane)是一种有机氯杀虫剂,和著名的DDT结构类似,除了两个苯环上的氯原子变为氟原子。DFDT是德国科学家
  • 安东市安东市(朝鲜语:안동시/安東市 Andong-si */?)是大韩民国的一个城市,也是庆尚北道的首府。截至2010年10月,安东为该道北部最大的城市,人口约167,821人。安东是附近农业郡的商业中
  • 起义犹太战争,亦称大起义或犹太人大起义,是位于地中海东岸黎凡特的犹太人在公元66年至135年间,对抗罗马帝国的一连串战争大规模的起义。历史上第一次的犹太-罗马战争(公元66-73年)以
  • 李春昱李春昱(1904年5月8日-1988年8月6日),中国构造地质学家。1904年生于河南汲县。192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系。1937年获德国柏林大学博士学位。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