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摩酒

✍ dations ◷ 2025-09-29 15:49:59 #苏摩酒
苏摩(梵语:सोम)是早期印度婆罗门教仪式中饮用的一种饮料,得自于某种至今未知的植物(或真菌)的汁液。在伊朗的拜火教中有一种完全对应的饮料,称为“豪麻”。这两种饮料的来源是相同的,来自早期雅利安人的文化习俗。在梨俱吠陀的一些颂歌中,苏摩被人格化,成为代表这种饮料的神祇的名字。因此吠陀中的苏摩一词既可指饮料本身也可指主管该饮料的神。梨俱吠陀中有大量颂歌是单独献给苏摩的,其数量仅次于因陀罗和阿耆尼。有一首关于婚礼的颂歌是讲到他与苏利亚(娑维陀利或苏利耶的女儿)的婚姻的。后来,苏摩的形象进一步人格化,成为月神的一个别名。在梨俱吠陀里,众神尤其是因陀罗和阿耆尼经常豪饮苏摩汁,以增强他们的神力。虽然中文文献经常将这种饮料翻译为“苏摩酒”,但严格说来没有任何证据表明苏摩是一种酒精饮料。比较准确的名称是“苏摩汁”。印度神话中真正的酒女神是伐楼尼,水神伐楼拿的配偶。梵语和阿维斯陀语中的苏摩(豪麻)一词来自原始印度-伊朗语词根*sav-,“挤,榨”。所有文献都表示,这种饮料是某种植物的根或茎榨出来的。到底是哪一种植物,学术界尚未达成统一的看法。早期的一些意见认为伊朗拜火教徒仍在使用的豪麻汁就是原始的苏摩,其配方至今未变;但更多研究者反对这种看法。关于苏摩究竟是一种麻醉剂、兴奋剂还是致幻剂,也没有达成一致看法。著名的理论包括:

相关

  • 食盐水生理盐水(生理食盐液、生理食盐水),生理学或临床上常用的渗透压与动物或人体血浆相等的氯化钠溶液,其浓度用于两栖类时是0.67~0.70%,用于哺乳类和人体时是0.85~0.90%。医学上,生理盐水
  • 发作性嗜睡病发作性嗜睡症(narcolepsy,又名 猝睡症、渴睡症)是长期的神经失调(英语:Neurological disorder),其调节睡眠-觉醒周期的能力下降。症状包括白天过度嗜睡(英语:Excessive daytime sleep
  • 果聚糖果聚糖是果糖分子的聚合物,存在于洋蓟、芦笋、四季豆、韭葱、洋葱、葱、菊薯、小麦等食物中。在动物饲料中,牧草也含有果聚糖,由此可以看出果聚糖可能是马科的饮食必需。果聚糖
  • 感性感性(英语:Sensibility),是人类经由感官,对于某种事物产生直接感觉与情绪的一种能力,相对于理性的概念。这个概念在18世纪时起源于英国,对于知识是如何获得,这个课题进行讨论时产生
  • 双关语双关语,又称一语双关,是一种修辞方法,存在于各种自然语言中,是把词语真正的含义模糊化。双关语在一句话中会有很多种意思,使同一个句子可以理解成两种或多种截然不同的意思。利用
  • 领鞭毛虫类 (choanoflagellate)领鞭毛虫纲(学名:Choanoflagellate)是一种原生生物,是单细胞或群体。拥有一根鞭毛,形态类似于淡水海绵的群体,表面的酪氨酸激酶受体也类似于海绵,被认为是动物的姐妹群。领鞭毛虫的
  • 异种《异种》(英语:Species),1995年在美国上映的科幻电影,由罗杰·唐纳森导演,本·金斯利、科华士·韦德加、娜塔莎·韩丝翠和迈克尔·马德森等人主演。犹他州的沙漠里有一间神秘的研
  • TDP胸苷二磷酸(Thymidine diphosphate,TDP)为一种核苷酸,分子中包含焦磷酸基团、五碳糖,以及碱基胸苷。
  • 格雷戈里·布赖特格雷戈里·布莱特(俄语:Григорий Альфредович Брейт-Шнайдер,转写:Grigory Alfredovich Breit-Shneider,英语:Gregory Breit,1899年7月14日-1981年9
  • π轨道在化学与原子物理学中,π轨道(英语:π orbital)是一种分子轨道。是形成π键后所产生的分子轨道。π轨道是一种由轨道并肩重叠后所形成的新轨道。π轨道是一种由轨道并肩重叠后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