埔里镇

✍ dations ◷ 2025-07-14 22:09:08 #埔里镇,源自台湾原住民语言的台湾地名,南投县行政区划

埔里镇(巴宰语、噶哈巫语:Purisia;台湾话:Poo-lí-tìn;客家话:Phû-lî-tsṳ́n),旧称埔裏(邵语:Qariawan、巴宰语、噶哈巫语:Puri),坐落于埔里盆地之内,轮廓看起来像是一只展翅飞翔的猫头鹰,由于位居中台湾内陆风景点的中心位置,今日已逐渐发展为中台湾的旅游重镇。也是南投县东北部的区域中心,在经济、文化、医疗等机能的服务范围有埔里、国姓、鱼池、仁爱等四乡镇,其市中心海拔高度约440米。

埔里镇是清代水沙连一部分,全境是由中央山脉、合欢山白姑支脉与雪山山脉大横屏支脉包围,境内由起伏的丘陵与埔里盆地构成,地形则属于典型的陷落盆地地形。盆地南北受南烘溪、眉溪两大河川切割,是浑然天成的远古湖泊流失所遗留的盆地地形。

埔里镇位于南投县中部偏北,北与东邻仁爱乡,南接鱼池乡,西临国姓乡。面积约162平方公里,为全国面积第三大镇。

全镇位处台湾中部丘陵区,属于副热带湿润气候,所以冬天不严寒,夏天不酷热,雨量丰富、云雾多、湿度大蒸发量小,没有强风,是一个气候宜人的乡镇,因而有“小洛阳”的称誉

埔里盆地原为泰雅族与布农族两大族群的生活地域,眉溪为界,北为泰雅族人,南为布农族人。清嘉庆十九年(1814年)遭到汉人的入侵而爆发郭百年事件,对泰雅、布农两族的冲击甚大,导致清政府一度禁止汉人入垦。依《公议同立合约字》记载,平埔人是在清道光三年(1823年)受邀入垦,较汉人晚于九年进驻,来自的族群有洪安雅、拍瀑拉、道卡斯、巴布萨与巴宰等五族十四社,是埔里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移民潮 。后来,清政府眼见汉人不断地涌入埔里开垦,因此禁令无形中成了虚设,故台湾兵备道夏献纶于清光绪元年(1875年)11月8日解禁,刘铭传在清光绪十三年(1887年)设埔里社抚垦局,埔里社抚垦局至日治时期仍然沿用。

埔里社对外交通最早开通的“埔里社轻铁线”,终1911年开通,有4条铁道路线:埔里─外车埕(今水里乡车埕),埔里─眉溪,埔里─桃米坑大坪,埔里─小埔社。

东门里、杷城里、枇杷里、水头里、麒麟里、珠格里、溪南里、
西门里、南门里、北门里、北安里、北梅里、泰安里、大湳里、
蜈蚣里、同声里、清新里、薰化里、大城里、篮城里、桃米里(英语:Taomi Village)、
成功里、南村里、爱兰里、铁山里、房里里、向善里、一新里、
合成里、广成里、史港里、福兴里、牛眠里

埔里镇的最高行政机关为埔里镇公所,镇长为民选,置主任秘书一职衔理镇长职务,下设5课4室与5个附属组织。

埔里镇横向主要公路是台14线,自国姓北山坑沿南港溪岸进入,抵达乌牛栏就此与台21线交汇,继续向东穿越埔里市区,通往雾社、奥万大、鲤鱼潭等景点,此段被称“埔雾公路”;纵向主要公路有台21线、县道131线,台21线至糯米桥开始沿史港溪溪岸,自埔里盆地北端大坪顶进入,抵达史港便离开沿溪景观,经过牛眠便急转向南,通往埔里市区,与台14线共线至乌牛栏,开始分歧,继续向南往鱼池乡,此路乃为主要通往日月潭的道路,是中潭公路系统一部分,镇内最高学府国立暨南国际大学也位居此路段、并赖此路对外联络。县道131线自埔里市中心出发,往南经水头、牛洞便有了峡谷景观,日治时期已经出现“耶马溪”美名,因为此段峡谷地貌可与日本九州耶马溪媲美,在道路尚未发达之时,昔日是当地人的避暑胜地,现今建凿一座水头隧道,使此路畅行无阻,向南是通往鱼池市区与九族文化村。

以下为埔里镇主要公路:

在1999年的921大地震造成中横公路主线中断之后,埔里逐渐成为联络台湾东西部的重要通道。

埔里因位处四周地区交通枢纽,大众客运运输相当发达。

相关

  • 分裂性人格障碍分裂性人格障碍是一种较为常见的人格障碍,全球约有3%人口会出现这种障碍,但当中只有极少数人会发展成精神分裂等精神病。分裂性人格障碍共有9项常见特征,包括:
  • 喷嚏喷嚏,又称喷嚏反射,是一种人和动物的生理反射行为。反射的感受器在鼻黏膜,由三叉神经传导到脑部。打喷嚏前,鼻子变得发酸、发痒。过程一般为急促吸气,张嘴,然后高速(可达每小时50公
  • 主题模型主题模型(Topic Model)在机器学习和自然语言处理等领域是用来在一系列文档中发现抽象主题的一种统计模型。直观来讲,如果一篇文章有一个中心思想,那么一些特定词语会更频繁的出
  • 祝世宁祝世宁(1949年12月-),生于江苏南京,原籍江苏镇江,中国功能材料学家,南京大学教授。现任南京大学物理系主任。1981年毕业于淮阴师范学院,1988年在南京大学获硕士学位,1996年在南京大学
  • 王立鼎王立鼎(1934年12月2日-)是一位中国精密机械和微纳机械专家。1934年生于辽宁辽阳。1960年毕业于吉林工业大学机械系。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研究员,大连理工大学教授
  • 叶夫根尼·恰佐夫叶夫根尼·伊万诺维奇·恰佐夫(俄语:Евге́ний Ива́нович Ча́зов,1929年6月10日-)是苏联医学博士、心脏病专家、苏联卫生部部长,苏联几任领导人的主治医生
  • 颞骨颞骨(英语:temporal bone),构成人体颅骨的29块骨骼之一。共两块。左右各一。位于颅骨两侧。上有称为内耳门的开口。颞骨的位置(显示为绿色)。动画。颞骨的形状(左)。颅骨。蝶骨
  • 电台节目主持人主持人是负责场所或节目、仪式等各式项目的主持者,为掌控事项进度及气氛的幕前负责人。
  • 禁海令海禁(又称洋禁),是一种锁国政策,旨在禁止民间私自出海,有谓“尺板不得出海”,也限制外国商人前往本国通商。具体实施随着时间变迁而有张有弛,即“严禁”及“弛禁”之分。海禁目的是
  • 氩的同位素氩(原子量:39.948(1))共有25个同位素,其中有3个是稳定的。备注:画上#号的数据代表没有经过实验的证明,只是理论推测而已,而用括号括起来的代表数据不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