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柬埔寨大选

✍ dations ◷ 2025-04-12 03:41:00 #2003年亚洲选举,2003年柬埔寨,柬埔寨选举

洪森
柬埔寨人民党

洪森
柬埔寨人民党

柬埔寨政府与政治
系列条目

柬埔寨在2003年7月27日举行大选,改选该国下议院国民议会的所有议席。在大选中胜出的是时任首相洪森所属的柬埔寨人民党(人民党),该党赢得国民议会123席当中的73席,拥有绝对多数优势。不过,由于首相人选必须经由国民议会三分之二议员通过,所以当地各政党在大选后一度无法筹建新一届政府,直至人民党和奉辛比克党(奉党)在2004年7月订立组阁协议为止。

柬埔寨在1990年代初成为民主政体,并于1993年举行第一次民主选举。当年大选过后组建的政府是由柬埔寨人民党(人民党)和保王派奉辛比克党(奉党)筹组的联合政府。在2003年大选之前举行的最后一场大选在1998年举行,大选举行前一年人民党才以暴力手段把奉党逐出联合政府,而在大选期间,柬埔寨也发生了许多暴力事件和针对反对派支持者的恐吓事件。然而,人民党和奉党在这次大选过后再度筹组执政联盟,当中首相一职由人民党副主席洪森担任,而奉党党魁、国王诺罗敦·西哈努克的儿子诺罗敦·拉那烈则担任洪森的副手。

在2002年的乡/分区理事会选举当中,人民党表现强劲,凭借领先优势在全国1,621个乡/分区理事席位当中赢得1,597席。奉党却在这次选举中大败,只取得22%的选票。

大选临近之际,当地发生了一名法官和一名保王派政客被杀的案件,不过和上一届大选相比,在本次大选期间发生的谋杀案已经大为减少。美国国务卿科林·鲍威尔在竞选活动进行期间访问柬埔寨,会见当地三大政党的领袖,并呼吁媒体公正报道各党的竞选活动。反对派虽然成功在竞选活动进行期间在电视上争取时间发言,不过很多报导都指出人民党会在郊区恐吓选民。参加本次大选的政党共有22个,不过当中只有三个政党有竞争实力。

人民党控制了柬埔寨许多媒体机构和更强大的党机构,所拥有的资本也多于其他反对党。人民党宣称他们要令柬埔寨出现经济发展,并把当地经济发展列为该党的竞选议题,而且该党也在当年3月(大选举行前)宣布将耗资150亿美元推行灭贫计划。人民党和人民党领袖洪森之所以会得到选民支持,是因为他们执政的期间是赤柬统治时期结束以来近代柬埔寨最平和的时期。人民党在柬埔寨郊区的支持率最高,不过市区的年轻选民却因为更渴望改变而支持反对派。

当地两大反对党都批评洪森政府贪污腐败,并承诺会改善柬埔寨的医疗体系和教育制度。奉党提出推行经济改革,并引入更多外资,不过该党党魁拉那烈却被视为一个无能的领袖,而且该党的支持度也持续下跌。另一方面,桑兰西党则批评贪污现象,提出增加政府在医疗、教育和公务员薪酬这几方面所投放的开支,并试图吸引贫民支持该党。桑兰西党的声势自上届大选以来日渐壮大,不过该党党魁桑兰西却被认为是一个专制的领袖。

本次大选的投票率颇高,有超过80%的选民参加了这次投票。大选结果显示人民党虽然赢得过半数议席,不过却未能赢得自行选出首相所需的三分之二议席。在这次大选中,奉党的得票率从1998年的31%滑落到只是仅仅超过20%,而桑兰西党的得票率则由1998年的14%上升到22%。

大选过后,奉党和桑兰西党拒绝参加国会,并组成“民主联盟”,以阻止洪森再度当选首相。这两个政党都拒绝承认大选结果,并表示人民党操控了大选的过程。两党既不顾国王劝说,抵制在10月举行的国会议员宣誓仪式,也坚拒参加由洪森领导的政府。然而,虽然新一届政府未能在此期间成立,不过由洪森和人民党领导的看守政府却能够继续维持运作。

有报导称,根据在11月订下的临时协议,人民党、奉党和桑兰西党将组建联合政府,首相一职将由洪森出任,然而反对党随后却否认了报导的内容。三党之间的私人恩怨和人民党对组建三党联合政府的反对令组阁谈判一直拖延到2004年。人民党和奉党最终在2004年6月底临近之际(即大选结束11个月后)订下协议,当中洪森将留任首相一职,而内阁部长当中,人民党党员占六成,奉党党员则占四成。柬埔寨国民议会其后在2004年7月15日通过新政府内阁名单,支持新内阁名单的议员占国民议会123席当中的96席。根据新政府组建协议的内容,当届内阁阁员人数会大幅增加到207人,当中包括7名副总理和180名内阁部长。

相关

  • 细胞程序性死亡细胞程序性死亡(Programmed cell death)是一种多细胞生物中的细胞按照预定的程序集体自杀的行为。它包括细胞凋亡和自噬两类。细胞程序性死亡与细胞坏死不同。
  • 阻转异构阻转异构现象是某些分子单键自由旋转受阻时,产生光活性异构体的现象,也可看作是构象异构的一类。其英文名为Atropisomer,来源于希腊文,其中a意为“不”,tropos意为“旋转”。该名
  • 威特罗威特罗(Vitello、Vitelo),又名维特隆(Witelon)、维特罗(Witelo、Witello)、威特里欧(Vitellio)或威特里欧‧图林根波兰(Vitello Thuringopolonis),约出生于1230年,逝于1280年 - 1314年4月
  • 理查德·施特劳斯理查德·格奥尔格·施特劳斯(德语:Richard Georg Strauss,1864年6月11日-1949年9月8日),德国作曲家、指挥家。他与以写圆舞曲著称的小约翰·施特劳斯为代表的维也纳施特劳斯家族没
  • qχʼ小舌挤喉塞擦音是一种辅音,用于一些口语中。小舌挤喉塞擦音的国际音标写作q͡χʼ。这个辅音能在一些美洲原住民语言中找到,如温腾语(英语:Wintu_language)。此外,它也是实验性人
  • 民间艺术民间艺术是艺术的一种。指的是与特定文化脉络或社区密切关联,受到传统方法或原则引导而产出的艺术与手工艺术,包含绘画、陶瓷、织品、雕塑与其他艺术形式。意义与手工艺有点接
  • 阿尔弗雷德·赫尔曼·弗里德阿尔弗雷德·赫尔曼·弗里德(Alfred Hermann Fried,1864年11月11日-1921年5月5日),奥地利犹太和平主义者、记者,德国和平运动的创始人之一。他与托比亚斯·阿赛尔一起获得了1911年
  • 僧侣峰僧侣峰(Mönch,4107米)属瑞士阿尔卑斯山脉部分的山峰。与艾格峰(Eiger)及少女峰(Jungfrau)形成一个奇突的山峰组合。瑞士人Christian Almer等人于1857年8月15日首次登顶者。1935年
  • 维捷斯拉娃·卡普拉洛娃维捷斯拉娃·卡普拉洛娃(捷克语:Vítězslava Kaprálová,1915年1月24日-1940年6月26日),捷克作曲家、指挥家。生于布尔诺一个音乐家庭,她的父亲是著名作曲家雅纳切克的学生、作曲
  • 黎光 (少将)黎光(1914年-),四川仪陇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将领、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少将。曾任中国人民志愿军66军198师师长。1955年,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