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胺

✍ dations ◷ 2025-09-29 14:12:01 #乙胺
乙胺是两个碳的胺类。无色气体,具类似氨的强烈气味,几乎与所有溶剂混溶,具胺特征性的弱碱性。在化工和有机合成有广泛应用。大规模制备方法有两种,一是用乙醇和氨在氧化物催化下反应合成:副产二乙胺和三乙胺。工业上三种化合物的每年总产量约8000万千克。也可由乙醛的还原胺化得到:其他乙胺制法大多不适于工业。如用乙烯或氨在氨基钠(或相关碱)作用下反应:乙腈、乙酰胺和硝基乙烷的氢化也可得乙胺。还原剂可为计量的氢化铝锂。此外卤代乙烷(如氯乙烷、溴乙烷)与氨在强碱(如氢氧化钾)存在下行亲核取代也可得乙胺,但会产生大量多乙基化的副产物。乙胺可发生烷基伯胺的典型反应如酰化和质子化。与磺酰氯反应得到的磺胺经氧化可得二乙基二亚胺(EtN=NEt)。 乙胺还可被高锰酸钾氧化为乙醛。乙胺如同其他低级伯胺是金属锂的良好溶剂,溶解后产生 + 和溶剂合电子,溶液蒸发后又得回金属锂。此类溶液用于Birch还原反应中还原萘 和炔等不饱和有机物。乙胺用于制取草脱净和西玛嗪等除草剂。也见于橡胶制品。

相关

  • 番红番红(也称作番红O或基本红2)是个用在组织学和细胞学的生物染色剂。番红在一些染色实验计划表中用作复染剂,将所有的细胞核染成红色。这在革兰氏染色和内孢子染色都是典型的复
  • 老人病老人病,指的是身体老化以后,所病发的症状,在生物学及医学上,老化是生命随时间而恶化的现象。一般而言,人类大约在60-65岁,便会到了老年,身体机能便会渐渐衰老。
  • 左传《左传》是古中国华夏先民所著的一部编年体史书,共三十五卷,《十三经》中篇幅最长,在四库全书中为经部。《左传》全称《春秋左氏传》,原名《左氏春秋》,汉朝时又名《春秋左氏》 ,
  • 蛩蠊蛩蠊,是蛩蠊科(Grylloblattidae)的无翅昆虫。它们生活在高山上的寒冷地区,并不能在20℃以上的环境中生存。其外观令发现的科学家感到疑惑。第一个被命名的物种北美蛩蠊 ( Gryllo
  • 角斗士角斗士(拉丁语:gladiatōrēs),指的是古罗马竞技场上的斗士,台湾也译为剑斗士,名称来源自于古罗马军团惯用的剑,是古罗马奴隶社会的一种身份特殊的奴隶,通常都是战俘或其他犯了过错
  • 胡德里弗胡德里弗(英语:Hood River)是美国俄勒冈州胡德里弗县的县治和最大城市,位于该州最高峰胡德山以北30英里,面积3.35平方英里,海拔高度160英尺,得名于附近的胡德河(英语:Hood River (Ore
  • 分泌系统分泌(英语:Secretion)是物质,比如细胞、腺体分泌的化学物质,从一个点向另一点移动的过程。与之相对的是排泄作用,指的是从细胞或生命体中移除某些特定物质的过程。细胞分泌一般是
  • 五声调式,或称五声音阶,是中国音乐中的音阶,这5个音依次定名为宫、商、角(jué,ㄐㄩㄝˊ)、徵(zhǐ,ㄓˇ)、羽,大致相当于西洋音乐简谱上的唱名(do)、(re)、(mi)、(sol)、(la)。将这五个音按高低
  • 亲电体亲电体(英语:Electrophile,意思为电子喜好者)为一化学术语,指在化学反应中对含有可成键电子对的原子或分子(亲核试剂)有亲和作用的原子或分子。因为亲电试剂可以接受电子,所以它们是
  • 救赎救援论(Soteriology)是宗教理论中有关救援和拯救的理论思想。这种思想存在于多种宗教当中,但以基督宗教的救援论最为一般人所熟知。“救援论”这名词是从希腊语直译过来,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