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伯斯佯谬

✍ dations ◷ 2025-08-17 04:26:54 #天文学,宇宙学,物理学悖论

奥伯斯佯谬(英语:Olbers' Paradox)又称奥伯斯吊诡、黑夜佯谬或光度佯谬,是由德国天文学家奥伯斯于1823年提出,于1826年修订,指若宇宙是稳恒态而且无限的,则晚上应该是光亮而不是黑暗的。在此之前,类似的想法已由开普勒于1610年提出,后来于18世纪爱德蒙·哈雷及契苏(Jean-Philippe de Cheseaux)等天文学家的研究中逐渐成熟。漆黑一片的夜空印证了宇宙并非稳恒态的,是大爆炸理论的证据之一。

假如宇宙是稳恒态而无限,而且有无数平均分布的发光星体,则无论望向天上哪一位置都应该见到一粒星体的表面,星与星之间便不应有黑暗的位置,黑夜时整个天都会是光亮的。更确切的表述是,如果宇宙是稳恒,无限大,时空平直的,其中均匀分布着同样的发光体,由于发光体的照度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而一定距离上球壳内的发光体数目和距离的平方成正比,这样就使得距地球距离──全部发光体的照度的积分不收敛,黑夜的天空应当是无限亮的。

奥伯斯佯谬有两种解释:1.宇宙的年龄是有限的;2.红移现象。而后者是最重要的效应。(即使在稳态宇宙理论的模型中,也推论出宇宙是无限老和空间是无边际的,但夜空依然是黑暗的。)

这个解释指出有限速度的光要游遍宇宙的空间本身就是矛盾的,当我们遥望远处的空间,其实就是在回顾历史。最后,我们仍只能观察到有限年龄的宇宙。

有趣的是,作出相同解释的还有诗人爱伦·坡在1848年的散文诗《我得之矣(英语:Eureka (Edgar Allan Poe))》,诗中他写道:

以有限的宇宙年龄所提供的星光来照耀天空时,导出了另一个问题:为什么看不见任何一点大爆炸的贡献?这原因是大爆炸本身的辐射因为宇宙膨胀的缘故,已经红移到微波的波长,成为宇宙的微波背景辐射。宇宙的膨胀也限制了可观测宇宙的大小,这意味着在此之外的光线到不了我们所在之处,这在光学效应下创造了有限的宇宙。(参考有限年龄的论据。)

也有人提出另一种解释(奥伯斯本人就曾这样解释),指宇宙并非透明,远处星光会被宇宙间黑暗的星体,尘埃和气体阻隔,令极远处的光线只可以传播一段有限的距离而不能到达地球。然而这并不能解决问题,因为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必定守恒,故此中间的阻隔物会变热而开始放出辐射,结果导致天上有均匀的辐射,温度应当等于发光体表面的温度,也即天空和星体一样亮,然而事实上没有观察到这种现象。

开普勒认为奥伯斯佯谬论证说明宇宙是有限的,或最少是只有有限数量的星体。

分形学权威本华·曼德博提出了另一种不需基于大爆炸理论的解释。他指出若星体是以分形方式在宇宙间分布(例如类似康特尘埃),不用大爆炸理论也能解释奥伯斯佯谬。但他的理论是用于展示分形理论多于解释夜黑问题,从天文学观测亦没有证据显示星体以分形模式分布。

相关

  • 卟啉症卟啉症(英语:Porphyria,又称噗瑳症、紫质症或吡咯卟啉症),是因卟啉堆积而引起的一系列疾病,会对皮肤及神经系统造成负面影响。影响神经系统的这一类卟啉症,症状发作十分迅速,持续时
  • 李杲李杲可以指:
  • 铰口鲨铰口鲨(学名:Ginglymostoma cirratum),俗称护士鲨(英语:Nurse Shark),体长3米,体重可达100千克左右。白日于海底或岩洞内休息,夜间捕食。通常以吸食的方式捕捉鱼类、甲壳类和软体动物
  • Cusub3/sub[Co(CN)sub6/sub]sub2/sub六氰合钴(III)酸铜(II)是一种无机化合物,化学式为Cu32。六氰合钴(III)酸铜(II)可通过六氰合钴(III)酸钾和氯化铜反应得到:
  • 古虫动物亚门古虫动物亚门(学名:Vetulicolia),旧称古虫动物门,是一类已经完全灭绝的脊索动物,在分类学上可能属于后口动物的基部,包括十几个来自寒武纪的化石种。古虫动物亚门是由中国西北大学
  • 堂 (长度单位)堂是中国南部的长度单位,主要用作形容路程的长度。一堂为10里,即5公里(以今1市里=0.5公里换算)。当时的人通常将十里路,说为一堂路。米(m) · 尧米(Ym) · 泽米(Zm) · 艾米(Em) · 拍米
  • 混響混響(英语:reverberation)是声源发音停止后声音继续存在的声学现象。其产生原因在于声波的传播需要被墙壁或周围障碍物所阻碍并反射,其消失也就滞后于发声。根据不同场合的音效
  • 杰夫·弗莱克杰弗里·莱恩·弗莱克(英语:Jeffry Lane Flake;1962年12月31日-),是一位美国共和党政治人物,曾任亚利桑那州参议院议员及亚利桑那州众议院议员。2013年,全国纳税人联盟(英语:National
  • 1,4-苯二硫酚1,4-苯二硫酚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化学式为C6H6S2,是苯的1,4-位的氢被巯基取代的产物。它可由1,4-二溴苯为原料制备。1,4-苯二硫酚可以被氧化为1,4-苯二磺酸。它和氟气反应,得到1,
  • 李六三李六三(1963年4月-),山东菏泽人,中国国家博物馆常务副馆长,中国美协会员。1986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7年7月参加工作,硕士研究生学历。1983年9月到1987年7月,在北京大学心理学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