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旗军

✍ dations ◷ 2025-09-08 18:08:20 #中越关系史,清朝民变,越南民变

黄旗军是19世纪中叶的一支活跃于中越边境的一支民变地方武装。该军队的首领是黄崇英,因战旗颜色为黄色,故而得名。

黄旗军的领袖黄崇英,原为吴亚终(吴鲲)的重要部将。1871年,吴亚终在攻打越南北宁的战斗中阵亡,其部众分为黑旗军、黄旗军、白旗军三部。其中,黄旗军以宣光省河杨为根据地,与黑旗军同为当地最大的匪帮势力。他们占据着越南北部山区,在各地设置关卡,并向百姓征收税收,对此越南阮朝朝廷无可奈何。

黄崇英与黑旗军首领刘永福不和,为争夺地盘,双方派兵互相攻打。阮朝以黄继炎为谅平宁太统督军务大臣,会同山西省军务赞襄尊室说一起前去讨伐。黄继炎派人前去招降他们,刘永福率黑旗军接受招安,并协助阮朝官军攻打黄旗军。

1872年,法国商人涂普义溯湄公河而上,前往中国云南贸易。经过黄旗军领地时,黄旗军对法国商队给予放行。1873年,安邺大尉率军攻打北圻的时候,黄崇英派黄旗军前去带路,最终攻破河内。

1875年,黄崇英率兵驻扎于永祥府朱尚乡,遭到尊室说的讨伐而大败,黄崇英被擒杀。此后黄旗军势力逐渐瓦解。

僧计起义 · 潘伯鑅之乱 · 黎维良之乱 · 黎文�之乱 · 农文云之乱 · 三闲前勃之乱 · 柴嵮罗奔王之乱 · 1840年柬埔寨抗越大起义 · 1840年河仙之乱(越南语:Các cuộc nổi dậy ở Hà Tiên (1840)) · 林森之乱 · 巴川之乱(越南语:Cuộc nổi dậy ở Ba Xuyên (1841)) · 七山之乱(越南语:Cuộc nổi dậy ở Thất Sơn (1841)) · 高伯适之乱 · 谢文奉之乱 · 段有征之乱 · 石壁蛮之乱 · 黄旗军 · 白旗军 · 黑旗军

阮公著 · 阮知方 · 范有心(越南语:Phạm Hữu Tâm) · 陈文能(越南语:Trần Văn Năng) · 张明讲 · 黎文德 · 范文典 · 尹蕴 · 宋福梁(越南语:Tống Phước Lương) · 阮伯仪(越南语:Nguyễn Bá Nghi) · 谢光巨 · 林维浃 · 张国用

相关

  • 苯唑西林苯唑西林钠(英语:Oxacillin sodium)是由必成公司研发的一种青霉素类窄谱β-内酰胺抗生素。苯唑西林是一种抗青霉素酶的β-内酰胺类药物,它与甲氧西林类似,在临床应用中已取代甲氧
  • 上皮组织上皮组织,简称上皮(英语:Epithelium),包括被覆上皮、腺上皮和感觉上皮三类。被覆上皮是被覆于各结构界面处的上皮组织,由规则密集排列的上皮细胞和少量细胞间质组成。在胚胎的发育
  • 红外线温度计红外线温度计,分为固定式测温仪与手持式测温枪是一种利用侦测物体表面的红外线量进而达成温度测量的温度计。因为红外线量越大说明温度越高,所以可以使用红外线测量温度,测量范
  • 变形菌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是细菌中主要的一门,包括很多病原菌,如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志贺氏菌、绿脓杆菌、霍乱弧菌、鼠疫杆菌、脑膜炎双球菌、淋球菌、空肠弯曲菌、幽门螺杆菌
  • 朝鲜英祖朝鲜英祖(朝鲜语:조선 영조/朝鮮英祖 Joseon Yeongjo;1694年10月31日-1776年4月22日),名李昑(朝鲜语:이금/李昑 Yi Geum),幼名禧寿,字光叔,号养性轩。是朝鲜王朝的第21代君主,在位时期为1
  • 双桅隐杆线虫双桅隐杆线虫(学名:Caenorhabditis briggsae)是一种小型线虫,与常用的模式生物秀丽隐杆线虫同属于隐杆线虫属。两种线虫之间的差别很小,主要区别有雄虫尾部的形态不同,雌雄同体的
  • 中南出版传媒集团中南出版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英语:China South Publishing & Media Group Co., Ltd),是一家总部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湖南省长沙市的出版传媒集团,其业务范围涵盖出版业、传媒业
  • 温州模式温州模式是指中国在改革开放以后,发源于浙江台州椒江区海门镇,后以浙江温州地区为代表,涵盖台州地区在内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是一种放手发展民营经济,发展市场经济,政府在经济发
  • 年代列表这是从公元前18世纪到公元21世纪末的年代列表,包括相关条目的链接以及更多关于它们的信息。在二十世纪,人们常常把将个别十年看成是历史实体。特定的趋势、风格和态度将与特定
  • 丁烯酮丁烯酮(MVK),结构式CH3COCH=CH2。是最简单的α,β-不饱和酮。无色具有刺激性臭味的挥发性液体。可燃。易溶于水、甲醇、乙醇、乙醚、丙酮、冰醋酸,微溶于烃。与水形成二元共沸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