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苯丙氨酸
✍ dations ◷ 2025-07-17 23:14:27 #苯丙氨酸
苯丙氨酸(Phenylalanine,简称Phe或F),是二十种常见氨基酸的一种,化学式为:C6H5CH2CH(NH2)COOH,在室温下为粉末状固体。它是一种必需氨基酸,人体无法自行合成,必须从饮食中摄取。因为分子一端的苯环具有疏水性,所以苯丙氨酸被分类为非极性分子。L-苯丙氨酸(LPA)为一种电中性氨基酸,它的合成密码子为"UUU"和"UUC"。苯丙氨酸作为酪氨酸,单胺类信号传导分子的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素,以及皮肤色素的黑色素的前体。苯丙氨酸是在哺乳动物的乳汁中天然发现。它用于食品和饮料产品的制造,并作为以其著名的止痛和抗抑郁作用的营养补充剂出售。它是一种神经调节剂苯乙胺的直接前体,一种常用的膳食补充剂。
一般由植物生成苯丙氨酸,如下图:1879年,Schulze与Barbieri在观察黄羽扇豆的报告中,首度提到了关于苯丙氨酸的化学描述。他们为该物质提出了一个经验化学式,C9H11NO2。
1882年,埃米尔·埃伦迈尔与Lipp成功的使用苯乙醛、氰化氢与氨合成了苯丙氨酸。1961年,马歇尔·沃伦·尼伦伯格与J. Heinrich Matthaei发现了苯丙氨酸对应的遗传密码,UUU。在实验中,他们使用mRNA将尿嘧啶插入大肠杆菌的基因组,发现所制造出来的多肽链完全由苯丙氨酸构成。这个发现揭露了基因组与蛋白质的关系,尼伦伯格也因此获得了1968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L-苯丙氨酸可被转换成另外一种DNA编码氨基酸L-酪氨酸。L-酪氨酸之后会被转换为L-多巴,L-DOPA接着会被转换为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素,这3种物质都属于儿茶酚胺。苯丙氨酸与色氨酸使用相同的主动转运通道来穿过血脑屏障,并在大剂量的情况下阻止血清张力素的产生。木脂素来自苯丙氨酸和酪氨酸。苯丙氨酸可被苯丙氨酸解氨酶转换成肉桂酸。←氨基酸二级结构→
相关
- 牙龈炎牙龈病(gingival diseases)是指一种发生于牙龈组织的疾病,牙龈病病损范围限于牙龈,而不累计牙槽骨、牙周膜和牙骨质。牙龈病主要包括牙龈炎性损害和牙龈增生。牙龈病一般不侵犯
- 氮醉氮醉是在进行潜水或深潜运动时常用的名词。一般而言,水压会随着潜水深度而增加,当潜水员处于高水压环境(约3至4大气压力以上),肺内氮气会因高压缘故,而对潜水员产生麻醉作用。于浅
- 头孢烯头孢烯(英语:Cephem)是一类不饱和的β-内酰胺抗生素的统称,其核心结构包括有一个β-内酰胺四元环和含硫的不饱和六元环,结构上分为头孢菌素和头霉素两类,头霉素比头孢菌素多一个7
- 中大西洋地区中大西洋州份(英语:Mid-Atlantic), 通常是指美国境内的在新英格兰和美国南大西洋地区之间的地区。根据不同来源,有不同的定义,它一般包括纽约州、新泽西州、宾夕法尼亚州、特拉华
- 工团主义工团主义(英语:Syndicalism),又称工联主义,是一种以劳工运动为主导的社会主义,旨在工人阶级团结起来组织工会,通过纯粹的工人组织以及罢工来推翻资本主义和国家,以使企业由资本家主
- 汽化热汽化热(沸腾焓)是物质的物理性质,比潜热的一种,一般用 L {\displaystyle L} 表示。其定义为:在标准大气压(101.325 kPa)下,使一莫耳物
- Pliny the Elder盖乌斯·普林尼·塞孔杜斯(拉丁语:Gaius Plinius Secundus,23年-79年8月24日),常称为老普林尼或大普林尼,古罗马作家、博物学者、军人、政治家,以《自然史》(一译《博物志》)一书留名
- 中世纪饮食中世纪饮食文化泛指欧洲中世纪(从5世纪到16世纪)的饮食习惯、烹调方法和餐桌礼仪,这套饮食文化跨越近千年,涵盖严寒的北欧和酷热的地中海,屡经转变和更替,成为今日欧洲菜系的基础
- 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为中华人民共和国5A级景区,面积约900公顷,创建于1959年,由中国著名植物学家蔡希陶教授带领建造,位于葫芦岛上。园内保有大量热带雨林还有各种树木,
- 医疗科学医疗卫生科学(又称:医疗科学、健康科学、保健科学)与应用科学息息相关,旨在运用理工及技术之知识,解决与生物健康有关的问题。除了传统的医学外,此类学科还包括护理、公共卫生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