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福阔(越南语:Nguyễn Phúc Khoát/阮福濶,1714年9月26日-1765年7月7日),又名阮福晓(越南语:Nguyễn Phúc Hiểu/阮福曉),是越南后黎朝历史上的第八代广南君主(1738年-1765年)。他在位期间,继续向南方扩张领土,奠定了今日的越柬边界的雏形。
阮福阔是阮福澍长子,初封前水营掌营晓正侯。永佑四年(1738年),父亲阮福澍去世,阮福阔嗣位。群臣尊其为节制水步诸营兼总内外平章军国重事太保晓郡公(越南语:Hiểu Quận Công/曉郡公),号慈济道人(越南语:Từ Tế Đạo Nhân/慈濟道人)。景兴元年六月十八日(1740年7月11日),群臣尊阮福阔为太傅晓国公。景兴五年四月十二日(1744年5月23日),阮福阔正式称王,史称武王(越南语:Vũ Vương/武王)。
1747年,阮福阔派遣军队进入柬埔寨,支援柬埔寨反叛的王子与新继位的柬埔寨王昂东对抗。阮家军攻占了朔庄,乘胜进兵,到达柬埔寨首都乌栋城下。昂东向河仙镇都督鄚天赐求救,提出愿意割让部分领土以换取和平。十年之后,阮福阔与鄚天赐一起帮助柬埔寨王子乌迭二世夺取了王位,是为。为了报答阮福阔和鄚天赐,乌代二世将七个省的土地割让给了越南,其中包括朔庄、茶荣、贡布和磅逊。
除了穷兵黩武之外,阮福阔也是一个贪图享乐的君主。他在位期间沉迷于女色,加重了税收,导致了越南南部民众的不满。为后来西山起义的发生埋下了伏笔。
景兴二十六年五月二十日(1765年7月7日),阮福阔逝世,葬于罗溪山,谥乾刚威断神毅圣猷仁慈睿智孝武王(越南语:Kiền Cương Uy Đoán thần Nghị Thánh Du Nhân Từ Duệ Trí Hiếu Vũ Vương/乾剛威斷神毅聖猷仁慈睿智孝武王)。其第十六子阮福淳嗣位。
嘉隆五年六月初八日(1806年7月23日),嘉隆帝阮福映追尊他为皇帝,改谥号为乾刚威断神毅圣猷仁慈睿智孝武皇帝(越南语:Kiền Cương Uy Đoán thần Nghị Thánh Du Nhân Từ Duệ Trí Hiếu Vũ Hoàng Đế/乾剛威斷神毅聖猷仁慈睿智孝武皇帝),庙号世宗(越南语:Thế Tông/世宗),陵为长泰陵(越南语:Trường thái Lăng/長泰陵)。
阮福阔共18子12女。
鸿庞 → 蜀 → 赵 → 第一次北属 → 征 → 第二次北属 → 前李 → 第三次北属 (唐代起事) → 自主时期 → 吴 → 十二使君 → 丁 → 前黎 → 李 → 陈 → 胡 → 后陈 → 第四次北属 (蓝山起义) → 后黎 → 莫 → 黎中兴 / 北河 / 广南 / 宣光 → 西山 → 阮 → 现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