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吞噬小体
✍ dations ◷ 2025-02-23 14:15:44 #吞噬小体
吞噬体也称为吞噬小体,是一种在胞吞作用中在被吞噬物质周围形成的囊泡,这种囊泡由细胞膜向细胞内凹陷产生。吞噬体是一种在免疫过程中常见的细胞结构,入侵机体的病原微生物可在吞噬体中被杀灭、消化。在成熟过程中吞噬体需与溶酶体融合,生成兼具隔离与分解异己物质能力的吞噬溶酶体,这种经两种囊泡融合而成的新囊泡只曾在动物细胞中发现。一些通过胞吞作用进入病原体细菌能躲避分解,其中一部分(如考克斯氏体属细菌)可以在融合后的吞噬溶酶体中继续繁殖,而另一部分(如立克次氏体属细菌)则能通过破坏吞噬体膜在吞噬体与溶酶体融合之前逃逸到细胞质基质中。包括结核分支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及鸟副结核分支杆菌(Mycobacteria avium paratuberculosis)
的许多分支杆菌属细菌还可以操纵寄主巨噬细胞,使含有亚硝酸的溶酶体不能与吞噬体融合成吞噬溶酶体。这种在成熟过程中被阻断的吞噬体反而会成为其中的病原体繁殖的适宜环境。
相关
- 宿主宿主(英语:Host),也称为寄主,是指为寄生物包括寄生虫、病毒等提供生存环境的生物。最终宿主(primary host或definitive host)是指寄生物的成虫赖以寄生的物种。这类宿主通常为寄生
- 心跳加剧心跳过速(tachycardia、tachyarrhythmia),也称心动过速、心跳过快。是指心跳速度超出了正常范围,达到每分钟一百次以上的现象。剧烈的体育运动、紧张、焦虑或服用某些药物等可能
- ICD-9编码列表 (290–319)这是ICD码290–319列表:精神疾病。出处为国际疾病与相关健康问题统计分类第九版(ICD-9, 1977)。本列表基于1975年第九次修改会议作出的建议和第二十九届世界卫生大会的认可。Te
- 非类固醇消炎药非甾体消炎药(英语: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縮寫作NSAID),也译作非类固醇抗炎药,是一类具有解热镇痛效果的药物,在施用较高剂量时也具有消炎作用。“非甾体”一词用
- 非那西丁非那西丁(Phenacetin,或译非那西汀),化学式C10H13NO2,在室温是白色结晶固体,熔点约134℃,是一种在许多国家被禁售的药物。非那西丁在1887年发明, 主要作为止痛药使用。通常每日300至
- 米勒县米勒县(Miller County, Georgia)是美国乔治亚州西南部的一个县。面积735平方公里。根据美国2000年人口普查,共有人口6,383人。县治科尔奎特 (Colquitt)。成立于1856年2月26日。
- 哈里亚纳哈里亚纳邦(印地语:हरियाणा,拉丁字母转写:Haryana)是印度北部的一个邦,1966年11月1日从旁遮普邦划分出来。全邦下分21县。下表是表示哈里亚纳邦邦内生产总值由印度统计和计
- 吕 建吕建(1960年3月31日-),无党派人士,生于江苏南京,籍贯山东荣成,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校长。主要从事软件方法学研究。
- 西北大学Quaecumque sunt vera (拉丁文:真理是永恒)西北大学(英语:Northwestern University)是美国一间著名的私立研究型大学。2020年度位居世界大学综合排名第22名,美国大学综合排名第9
- 白垩纪-第三纪大灭绝事件白垩纪-古近纪灭绝事件(简称K-Pg事件、K-Pg灭绝),旧称为白垩纪﹣第三纪灭绝事件(简称K-T事件、K-T灭绝),俗称恐龙大灭绝,是地球历史上的第五次以及最后一次大规模物种灭绝事件、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