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公寓

✍ dations ◷ 2024-12-22 15:30:02 #上海市第二批优秀历史建筑,张爱玲,上海名人故居,上海民国建筑,上海近代建筑,静安区建筑物

常德公寓,原称爱林登公寓(英语:Eddington House),位于上海市常德路195号,靠近南京西路与愚园路,是一座建造于1936年,高8层的装饰艺术派风格公寓。其原来是意大利人拉乌尔·斐斯的房产,居住者旧时多是社会中上层人士。1994年,常德公寓入选第二批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

静安寺地区早已经是上海繁华的商业、文化中心,附近高楼大厦林立,常德公寓就像一段被完美封存的旧时光矗立在街面上。

它之所以这么出名,是因为 1939年,20岁的张爱玲和妈妈、姑姑一同住进了这里的51单元。 彼时,这座艺术装饰风格建筑的常德公寓刚刚建成三年。公寓共有八层,站在阳台上可以望到外滩。

1942年,张爱玲又搬进了这栋公寓,改住65单元,一住就是6年。她在这里开始学习生活,去市场,去电影院,在夜里听着克林克林的电车声才能入睡,她甚至和公寓里的电梯员也打成一片。电梯上到六楼,便是当年胡兰成求见张爱玲的地方。因为敲门不应,胡从门缝下塞进了一张纸条,一场孽缘就此蔓延开来。

就是在这里的六年成为了张爱玲文学创作上的黄金时期,其一生中最重要的几部作品,《封锁》、《红玫瑰与白玫瑰》、《金锁记》、《倾城之恋》就是从常德公寓的窗前走进了大众的视野。张爱玲与胡兰成也是在此相遇,又在此分别,之后她一个人悄然搬离,1947年她飘然一人离开了这个伤心的处所。

张爱玲在常德公寓的在阳台上俯视红尘,于散文《我看苏青》写道:“晚烟里,上海的边疆微微起伏,虽没有山也像是层峦叠嶂。我想到许多人的命运,连我在内的,有一种郁郁苍苍的身世之感。”在《公寓生活记趣》一文中,张爱玲如是描绘她的公寓生活:

作家陈丹燕在《上海的风花雪月》一书中就称这栋公寓“被刷成了女人定妆粉的那种肉色,竖立在上海闹市中的不蓝的晴天下面”。

在常德公寓还叫爱丁顿公寓的时候,楼下有家咖啡馆。张每天下午都会到楼下的咖啡馆孵着。现在的常德公寓据说被一位资深张迷买下来,所以不能入内。不过楼下开了一家张爱玲主题书店,叫千彩书坊,亦是应景,很多张迷来此“朝圣”。

常德公寓,无疑是一幢非常女性化的大楼——肉粉的墙面夹杂咖啡色的线条,多半是时间的关系,这幢大楼看上去有些暗暗的色调,仿佛沾染了灰的,旧日里女人用过的胭脂扣。楼前一排梧桐,倒是依旧生气勃勃的模样。

常德公寓是根据地形设计的,共8层,钢筋混凝土结构,占地面积580平方米,建筑面积2663平方米,设有电梯,为装饰艺术派风格。整个建筑配有细腻的局部装饰,平面呈凹形,两翼后收。大楼东立面两侧出挑长条形阳台,中部竖线条形成横竖对比。顶部2层退台收进。其建筑利用阳台的处理所形成的强烈阴影效果,使建筑产生丰富的变化。旧时常德公寓的内部,每层3户,户型有2室户和3室户。每户都安装有壁炉。西面有长挑长廊,既作为安全通道,又兼作阳台。每套住宅上下有小楼梯连通。第八层是电梯机房和水箱等用房。

张爱玲51单元的客厅,胡兰成形容“一种现代的新鲜明亮,几乎是带刺激性。”

常德公寓因张爱玲而名声大噪,几十年过去了,这座看似平凡的公寓里依旧保有传奇。1992年张曼玉主演的电影《阮玲玉》就在公寓一楼取景拍摄。

据说导演王家卫的私人工作室也隐蔽地藏在这里。不过,这栋公寓现在已经成为私人住宅了,非住户不得入内。


常德公寓远景

常德公寓大门

相关

  • 科普利奖章科普利奖章(英语:Copley Medal)是英国皇家学会每年颁发的科学奖章,以奖励“在任何科学分支上的杰出成就”。始于1731年授予斯蒂芬·格雷(英语:Stephen Gray (scientist))的科普利奖
  • 官方文字官方文字是宪法或其他适用的法律所指定的法定文字。类似官方语言,但官方文字较为罕见,主要是当官方语言有多过一套文字时,才需要官方文字。由于对这些语言来说,人们使用那一套文
  • 建安七子建安七子又号邺中七子,是指东汉末年汉献帝建安年间的七位文学家:孔融、陈琳、阮瑀、徐幹、王粲、应玚、刘桢。同时代曹丕的《典论·论文》首次将他们相提并论,七子与“三曹”往
  • 喀山国立大学喀山国立大学(俄语:Казанский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ый университет)成立于1804年11月5日,由当时沙皇亚历山大一世签署批文,位于俄罗斯鞑靼斯坦共和
  • 长生劫长生是围棋中一种特殊棋型,具有类似劫的循环性质。如图1,黑1送吃。白2若走a位提掉黑1,则黑3走b位使白构成刀把五死棋。白2可如图2,走b位打吃黑4子,企图构成曲四活棋。则黑3只有走
  • 阿利阿克蒙河阿利阿克蒙河( Ἁλιάκμων, Aliákmon or Haliákmōn; ),为希腊最长的河流,总长322公里。该河发源于希腊北部的品都斯山脉格拉莫斯山(Grammos),靠近阿尔巴尼亚。流经卡
  • 佛足石佛足石,是指释迦牟尼佛留下的足迹,或佛教信徒仿制的足迹石刻;在早期无佛像时,作为佛陀的象征(英语:Buddhist symbolism)受人们礼拜。释迦牟尼佛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具有以下特征:足下
  • 利奥波德·戈多夫斯基利奥波德·戈多夫斯基(波兰语:Leopold Godowsky,1870年2月13日-1938年11月21日),犹太血统的美籍波兰钢琴家,作曲家,音乐教育家。戈多夫斯基出生在今日立陶宛境内的一个犹太人家庭。
  • 加尔赫瓦加尔赫瓦(Garhwa),是印度贾坎德邦Garhwa县的一个城镇。总人口36708(2001年)。该地2001年总人口36708人,其中男性19691人,女性17017人;0—6岁人口6128人,其中男3114人,女3014人;识字率60
  • 甲贺忍法帖甲贺忍法帖(日语:甲賀忍法帖)是日本小说家山田风太郎的作品,于1958年12月至隔年11月之间在光文社的“面白俱乐部”杂志上连载,是山田著名的忍法帖系列(伊贺忍法帖、柳生忍法帖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