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宾国旗

✍ dations ◷ 2025-05-10 15:24:15 #菲律宾国家象征,菲律宾旗帜,亚洲国旗,1898年面世的旗帜,1998年面世的旗帜

菲律宾国旗靠旗杆的一边是一个等边三角形,代表菲律宾人民对和平与安宁的盼望,三角形每个角都有一颗星星,总数为三个,代表菲律宾的三个岛组:吕宋、米沙鄢和棉兰老。而三角形的中央就有一个太阳,代表自由的光芒已普照整个菲律宾。三角形的右侧就是蓝红两色,蓝色代表菲律宾人民忠诚、爱国的精神,红色代表菲律宾人民勇往直前的民族气概。


菲律宾历史上曾经使用战时国旗的时期包括菲美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柯拉蓉·艾奎诺总统任内面对政变阴谋(英语:1986–90 Philippine coup attempts)时,以及2001年5月1日的暴乱(英语:EDSA III)。

国旗长宽比为2:1,白色三角形边长与国旗宽度相同,每颗五角星的一个角指向三角形的一角。

色彩:

1785年-1873年

1873年-1874年

1874年-1898年

1898年-1901年

1919年-1936年

1943年-1945年

1946年-1985年

1985年-1986年(蓝色是浅蓝色)

1986年-1998年(浅蓝色改为深蓝色)

1998年至今

菲律宾国旗;浅蓝色

菲律宾国旗;深蓝色

菲律宾国旗;3:2形式

对菲律宾国旗宣誓时使用的誓言如下:

相关

  • 菱钴矿碳酸钴(化学式:CoCO3)是钴(Ⅱ)的碳酸盐。红色单斜晶系结晶或粉末。几乎不溶于水、醇、乙酸甲酯和氨水,可溶于酸,但不与冷的浓盐酸或浓硝酸作用。400°C 以上开始分解,放出二氧化碳
  • 1968年格勒诺布尔冬奥会第十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英语:the X Olympic Winter Games,法语:les Xes Jeux olympiques d'hiver),于1968年2月6日至2月18日在法国格勒诺布尔举行。这是法国第二次主办冬季奥林
  • 第三中间时期第八第十第三中间时期,即古埃及自法老拉美西斯十一世于公元前1070年代死后,至普萨美提克一世于前664年驱逐第二十五王朝的努比亚统治者、创立第二十六王朝之前的一段时期。这
  • 西斯拉夫民族西斯拉夫人,斯拉夫人的一支,主要在中欧平原地区活动,主要为波兰人、捷克人、斯洛伐克人、索布人等。东斯拉夫人主要信奉东正教,西斯拉夫人主要信奉天主教,而南斯拉夫人则大约各占
  • 电子偶电子对为位于同一分子轨道的一对不同自旋的电子。其概念由吉尔伯特·路易斯在1916年首次提出。电子为费米子,根据包立不相容原理,一原子中的电子不能有同一量子数。若电子要留
  • 四分位距四分位距(英语:interquartile range, IQR)。是描述统计学中的一种方法,以确定第三个四分位数和第一个四分位数的差值(即 Q 1
  • 瓦尔特·本雅明瓦尔特·本雅明(Walter Benjamin,1892年7月15日-1940年9月27日),德国哲学家、文化评论者、折衷主义思想家。本雅明的思想融合了德国唯心主义、浪漫主义、唯物史观以及犹太神秘学(
  • ICN国际卫视ICN电视联播网(International Chinese Network Inc.)是全美覆盖范围最大、收视人口最多的华裔电视媒体,拥有16个频道,6套节目(3套中文节目,3套英文节目),每周7天,全天24小时播放反映
  • 井伊直亮井伊 直亮(1794年7月7日-1850年11月4日)、近江彦根藩第14代藩主。江户幕府大老。虽为井伊直弼之兄,但后成其养父。宽政6年(1794年)6月11日、作为第13代藩主・井伊直中的第三个儿子
  • 陈泰来 (明朝)陈泰来(1559年-1593年),字上交,一字伯符,浙江嘉兴府平湖县人,民籍,明朝政治人物、诗人。生于明世宗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十月二十七日。浙江乡试第六十九名。万历五年(1577年)丁丑科会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