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本指先秦时代各国的编年体史书,但后世不传,现在通常指唯一留存至今的鲁国《春秋》。《春秋》是孔子根据鲁国史官所编之史书重新修订而成,记述从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到鲁哀公十四年(公元前481年)间二百四十二年之历史,后人把书中包括之时代称为“春秋时代”:2。鲁春秋可能是孔子的作品或该国史官的集体创作,流传至汉朝被尊为五经之一,在四库全书中属于经部(在十三经中,《春秋》文本包含在《左传》之中,而《公羊传》与《穀梁传》作为《春秋》的解读文本,也被列入十三经中。)。
此书记载了从鲁隐公元年(前722年)到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年)间鲁国与众诸侯国的大事,也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编年体史书。《春秋》一书的体例宛若各年月的新闻标题汇编,意不在史而在“义”。辜鸿铭之《中国人的精神》所陈即此。相反地,《宋史》记载北宋王安石批评《春秋》为“断烂朝报”(朝廷公报的断简残篇),不过王安石是否真有此说亦有争议。
上古时期,春季和秋季是诸侯朝聘王室的时节,朝廷大事亦多在此两季举行,因此“春秋”是古代记事史书的通称。墨子所谓“百国春秋”,俱已不传。传之唯《鲁春秋》,《春秋》遂成其专名,即《春秋经》。传统上认为《春秋》是孔子的作品,最早《孟子·滕文公下》载:“世衰道微,邪说暴行有作,臣弑其君者有之,子弑其父者有之。孔子惧,作《春秋》。”持此说法者虽众,存疑者亦众,亦有人认为是鲁国史官的集体作品,唐代史家刘知几首先对孔子修《春秋》存疑,孙觉《春秋经解·周麟之跋》、陆佃《陶山集·卷十二答崔子方书》都有此疑问。石韫玉《独学庐初稿·春秋论》:“《春秋》者,鲁史之旧文也。《春秋》总十二公之事,历二百四十年之久,秉笔而书者必更数十人。此数十人者,家自为师,人自为学,则其书法,岂能尽同?” 《左传》虽言《春秋》是圣人所修,但其旨亦赞其文笔。 《春秋》作者是谁未有定论。
《春秋》以“年・时(季节)・月・日 - 记事”为体裁。
例如、隐公元年・二年(文依‘左传’)。
《春秋》一书文字简练、记事简略:少则一字,如僖公三年六月“雨”、隐公五年“螟”;或二、三字,僖公三年夏四月“不雨”、八年夏“狄伐晋”;多则如“定公四年春三月”中的叙述也不超过四十五个字。最初原文仅18000多字,三国曹魏时张晏计算《春秋》共有18000字,晚唐人徐彦的计算亦有18000字,南宋王观国《学林》则记载有16500个字,现存版本则只有16000多字。因此,古人为此书又写了一些著作,对书中的记载进行解释和说明,称之为《传》。
《春秋》的内容多涉及乱臣贼子,全书共记弑君三十三例。《春秋》文字简略,叙事重结果,不铺叙过程,故称之春秋笔法,朱熹认为《春秋》并无表示褒贬之义的所谓“书法”。《春秋》也有自然现象,日食、月食、陨石、水灾、旱灾、蝗灾、地震等,记载日食三十六次;例如庄公七年所记“星陨如雨”是关于天琴座流星雨,文公十四年记“有星孛入于北斗”是哈雷彗星的最早记录。
《汉书·艺文志》记载为《春秋》作传者共5家:
《邹氏传》和《夹氏传》今已不存。《公羊传》和《穀梁传》成书于西汉初年,用当时通行的隶书所写,称为今文。《左传》有两种:一种出于孔子旧居的墙壁之中,使用秦朝以前的古代字体写的,称为古文;一种是从战国时期的荀卿流传下来的。陆德明《经典释文・序录》说:“左丘明受经于仲尼,公羊高受之于子夏,穀梁赤乃后代传闻,三传次第自显。”《公羊传》在汉景帝时立为学官;至汉武帝时,《穀梁传》学者瑕丘江公与《公羊传》大师董仲舒当朝辩论,江公因“呐于口”,由是公羊大兴,后来“公孙弘以治《春秋》为丞相封侯,天下学士靡然乡风矣”。汉宣帝时期,《穀梁传》的地位提高,征召瑕丘江公之孙为博士,立为学官,一度取得了与《公羊传》抗衡的地位。
何休在《春秋公羊注疏序》中说:“往者略以胡毋生条例,多得其正,故遂隐括使就绳墨焉。”《公羊传》和《穀梁传》与《左传》有很大的不同。《公羊传》、《穀梁传》讲“微言大义”,希望试图阐述清楚孔子的本意(作者认为《春秋》是孔子所作),有人认为有些内容有牵强附会的嫌疑。《左传》以史实为主,补充了《春秋》中没有记录的大事,一些纪录和《春秋》有出入。杜预统计《左传》中用“凡”的语句共五十处,即所谓“五十凡”。
三传之中,《公羊》、《穀梁》两家以解经为主,《左氏》则以叙事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