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名

✍ dations ◷ 2025-08-29 10:03:34 #释名
《释名》是东汉刘熙(或又作刘熹)撰写的一部训诂专著,以探求词源为主要目的,以声训为主要手段,是汉语中第一部解释事物命名缘由的专书:382。全书共8卷27篇。明朝郎奎金在将《释名》和《尔雅》、《小尔雅》、《广雅》、《埤雅》编在一起统名之《五雅》时,为名称的谐调一致而改称《释名》为《逸雅》:760-763。范晔《后汉书·文苑列传第七十上》载:“刘珍字秋孙,一名宝……。又撰《释名》三十篇,以辩万物之称号云。”而不载刘熙事迹。但根据《三国志·吴书二十》、《颜氏家训·音辞篇》、《隋书·经籍志》等,都记载《释名》作者为刘熙:382。现在一般认为今本《释名》二十七篇的作者是刘熙无疑,生活年代大约是汉末魏初;而刘珍《释名》三十篇是现已佚失的另一部书。:8-11:150:382:79《释名》共8卷、27篇。目录如下:《释名》的撰写受到了《尔雅》启发与影响。虽然《释名》是理论证实型的纂集,而《尔雅》是集合贮存型的纂集:159,但在分类编排上,《释名》和《尔雅》相当相似,有明显的承继关系,而《释名》比《尔雅》更加细致。大致对应关系如下表:28-29:所释名物典礼共计一千五百二事情:17-18;又说共1379条,释词1710个:17-18。释词时,一般有被释词、释词、具体阐释三部分,如:“日,实也,光明盛实也。”就是说,“日”的得名来自于“实”,因为太阳是“光明盛实”的。有时还有解释词义的前释词,如:“山顶曰冢。冢,肿也,言肿起也。”就是说,“冢”的词义是“山顶”,“冢”的得名来自于“肿”,因为山顶像“肿起”。中国古代很早就对名与实的问题做过探究。《荀子·正名》中说:“名无固宜,约之以命,约定俗成谓之宜,异于约则谓之不宜。”而《释名·叙》则提出:“夫名之于实,各有义类。”两种观点虽然看起来相互抵触,但都符合现代语言学理论。语言具有绝对任意性,语音和语义的结合是任意的,荀子“名无固宜”的观点与之类似;得名之始固然是任意的,但一个词引申继而分化、演变为几个词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理据性,多个词素构成词的过程也是有理据的,刘熙的观点与之类似。《释名》作为一本纂集类专书,很少有明确的理论观点,但其借助声训考察单纯词的源词和合成词的造词理据的大量实践,都体现了“名之于实,各有义类”的观点。《释名》所依靠的主要方法是声训,即用音同音近的词来解释被训释词语。声训约占全书训释的四分之三:34。声训的方法古已有之,如《论语》中的“政者正也”、“仁者人也”,到汉代大为兴盛,其中大多数都是对名号、典章、天干、地支等有神秘色彩的事物作出解释,内容也多是宣扬儒家思想:155 ,属于义理声训而非语言声训:161。而《释名》则从语言学、语源学角度出发来使用声训,并扩展到百姓日常的领域中,不只限于名物制度等。《释名·叙》中说:“至于事类,未能究备,凡所不载,亦欲智者以类求之。”而事实上词源往往不是那么简单就能求得的,直到今天,要准确推寻出汉语中每个词的语源也是非常困难的。《释名》企图对每一个词的语源都做出解释,就难免穿凿附会。王力批评其为“唯心主义”:42。王宁则认为其“明显错误近十之五、六”:140。有学者对《释名》做了逐条分析检验,可以认可的同源词有455条,占全书1298条声训的35.1%;这三成多之中,又只有五分之一是真正的推源,而剩下的都是系源:231。“推源”指释词是被释词的根词或源词,如:“冬,终也,物终成也。”今人的研究认为“冬”确实是从“终”派生:151。“系源”指将同源词类聚在一起,如:“销,削也,能有所穿削也。”今人的研究认为,“销”和“削”是同源词,但两者的关系不是《释名》说的“销”从“削”派生;“销”、“削”和“消”、“霄”、“艄”等同源,都有“渐小”或“使小”的义素,都派生自同一个源词:149。《释名》声训的随意性还表现在对联绵词的误训和“一词二源”上:263。《释名》对大部分连绵词都拆分解释,而不将其视作一个语素。《释名》还对一些词的来源作出多种解释,而“一词二源”的现象是不符合语言发展和语词孳生的基本原理:272。《释名》的语源学理论和实践,影响了中国后世的语言学研究,尤其是“右文说”和段玉裁、王念孙等人的“因声求义”学说。王力批评《释名》声训的随意性的同时,也总结了《释名》在训诂和语源探究方面之外的意义:《释名》中的大量训诂材料可以和《尔雅》、《说文解字》互相参照;去古未远,从许多内容中可以推求古人制度、风俗;反映了一些词的较古的意义或新兴的意义;以声训为主,中间双声、叠韵字尤多,可以据以考见古音:43:382。在上述文化史、词汇学、音韵学的意义之外,《释名》本身就包含大量可研究的语料。

相关

  • 细菌结构细菌(真细菌)的细胞结构独特,与古菌和真核生物细胞结构有很大不同。细菌的细胞结构相比真核生物,要简单很多。细菌最外层的结构为细胞壁。往内,则依次为细胞膜、细胞质及拟核。部
  • 哥伦布克里斯托弗·哥伦布(西班牙语:Cristóbal Colón;意大利语:Cristoforo Colombo),(1451年-1506年5月20日)探险家、殖民者、航海家,出生于中世纪的热那亚共和国(今意大利西北部)。在西班
  • 查尔斯·赫伯特·贝斯特查尔斯·赫伯特·贝斯特(Charles Herbert Best,1899 - 1978),加拿大生理学家。1921年在多伦多大学作为弗雷德里克·班廷的助手共提炼了胰岛素。1923年班廷获诺贝尔奖后曾将一半
  • 细胞沟通细胞信息传递(英语:cell signaling)是一个主管细胞基本活动并协调细胞行为的复杂沟通系统。细胞对周遭微环境进行感知与正确回应的能力是其发展、修复组织、免疫以及体内正常动
  • 脊椎动物亚门见内文脊椎动物亚门(学名:Vertebrata;拉丁文词根“vertebra”意为脊椎骨),是动物界脊索动物门下的一个亚门。目前所知最早的脊椎动物是中国云南省昆明发现的丰娇昆明鱼,距今约5.2
  • 插入插入(英语:Insertion)是指一个或多个核苷酸碱基对插入DNA序列中,经常发生于微卫星区域。若以染色体层次来说,则是指一段染色体片段插入另一条染色体,常发生在减数分裂时,染色体发生
  • 屋檐屋檐,是屋顶边凸出引雨水滴落地面的上盖,也能起到调节日光射入的作用。英语中的屋檐一词“eaves”源自古英语的“efes”一词,意指边缘。中国相对多雨的南方地区屋檐一般比相对
  • 莱茵兰莱茵兰 (德语:Rheinland) 指德国西部莱茵河两岸的土地。但有人认为东岸文化不同,戏称该地是Schäl Sick—较为不好的对岸。莱茵兰本作地理名词,但也蕴含政治与文化意义。它曾是普
  • 格赖夫斯瓦尔德大学格赖夫斯瓦尔德大学(德语:Universität Greifswald)是位于德国格赖夫斯瓦尔德的一所公立研究型大学。1436年开始提供教学,1456年的神圣罗马帝国和教皇正式批准其成立。 它是欧洲
  • 气压表气压表或称气压计(英语、德语: Barometer)是用来测量气压的仪器,在气象学中被广泛使用。气压表有多种造型和原理。因此它是压力表的一类。气压记是由气压表发展出来的仪器,气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