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江时报

✍ dations ◷ 2025-11-27 18:03:00 #东江时报
《惠生活》(也称《惠生活周刊》,国内统一刊号:44-0171)是由惠州日报社主管主办、东江时报社出版的面向广东省惠州市发行的周刊,由惠州报业传媒集团拥有,标语为“惠美惠乐惠生活”。该报的前身《东江时报》于2006年11月28日试刊,2007年元旦正式创刊。于2019年1月1日起,该报由日报改制为周刊,并依附于《惠州日报》发行。之后,该报又于2019年10月16日改为现名,但版头仍保留《东江时报》标志。2006年6月,原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惠州日报社主管、主办《东江时报》。9月18日,广东省新闻出版局颁布了该报的出版许可证。创办时,该报每日发行,4开24版,定位为都市报。该报的国内统一刊号则继承自1999年停办的《惠州晚报》。2006年11月28日,该报出版试刊号。报纸试刊期间每期发行量为20万份,主要以街头派送形式进行传阅。2007年1月1日,《东江时报》正式创刊。初期该报零售价为人民币8角,后报纸降价为人民币5角。2007年12月13日,报纸首次实施改扩版,以强化民生新闻报道为改版方向。改版后,该报每周二至五出版32版报纸,周一仍维持24版。次年,该报扩至每周一至五均出版32版报纸,日均发行量6万余份。2012年,该报开始实施驻社区记者制,为广东省首间实施该制度的报章。该报当年共于惠州市15个住宅小区派驻记者采写新闻。2013年10月,该报由位于文华一路的报业传媒大厦迁入位于三新的惠州报业传媒集团全媒体产业基地办公。2018年12月31日,该报于头版刊登公告,宣布该报自2019年1月1日起转型为周刊,并依附于《惠州日报》发行。10月16日,原《东江时报》正式更名为《惠生活》。现时,《惠生活》于每周四出版8版报纸(创刊号除外,该期于周三出版)。其中《惠头条》版用于讨论当期报纸的重点话题,《走四方》版刊载各地见闻,《养生经》《惠理财》版分别刊登康养、理财方面的资讯,《达人秀》则登载生活时尚达人的个人及才艺展示,《家春秋》则以“传承优良家风”为核心。另外,该报仍保留《大亚湾》版,用于刊登大亚湾区的重点新闻。而在法定节假日期间,该报会暂停出版。

相关

  • 死后抽搐死后抽搐(cadaveric spasm)亦称尸体痉挛,是指人或动物于死亡后,肌肉未经过松弛阶段就立即发生僵硬,其肢体仍然有的小许动作或者抽搐。这种现象可由肉眼观察到,一般死亡前有剧烈运
  • 马铃薯片马铃薯片(美式英文:potato chip),简称为洋芋片或薯片,是指由马铃薯制成的零食。制作方法是把马铃薯用切或碾压成型等方式制成薄片,然后炸或烤至脆口并加以调味即可,营养成分表的脂
  • 丙酸杆菌属等丙酸杆菌属(学名Propionibacterium)是一类革兰氏阳性菌。
  • 肉桂酸肉桂酸(英语:Cinnamic acid,IUPAC名:(E)-3-苯基-2-丙烯酸),分子式为C6H5CHCHCOOH。是微溶于水的白色结晶化合物。归类为不饱和羧酸,它天然存在于许多植物。它易溶于许多有机溶剂。
  • 阿凡达阿凡达航天飞机(梵语:अवतार )(Avatar "Aerobic Vehicle for Transatmospheric Hypersonic Aerospace TrAnspoRtation")是印度的航天飞机计划,预定2025年实现,2001年前就
  • 嫘萦嫘萦(léi yíng/ㄌㄟˊ ㄧㄥˊ),英文Rayon或Viscose,又译人造丝,中文译名是发想自中国传说中发明养蚕的嫘祖而来。嫘萦是一种人工制造的纤维。由天然的植物棉加工制造而成,所以属
  • span style=white-space:normal;古体拉丁语/span古体拉丁语,亦谓早期拉丁语或古拉丁语,指公元前75年以前的拉丁语,即古典拉丁语时代之前的拉丁语。 (在新拉丁语和现代拉丁语中,这门语言称作prisca Latinitas 而非vetus Latina
  • 工业技术研究院工业技术研究院(简称工研院,英文简写:ITRI),总院位于新竹县竹东镇,为中华民国经济部成立的公设财团法人,在台北市、新竹市、新竹县、台中市、南投县、台南市等地皆设有院区或办事处
  • 伊凡·巴甫洛夫伊万·彼得罗维奇·巴甫洛夫(俄语:Иван Петрович Павлов,1849年9月26日-1936年2月27日),俄罗斯生理学家、心理学家、医师。他因对狗研究而首先对古典制约作出描
  • 金·凯瑞詹姆斯·尤金·凯瑞(英语:James Eugene Carrey,1962年1月17日-)是一名加拿大裔美国男演员、喜剧演员、编剧、音乐家、制片人及画家。他以充满活力的打闹剧(英语:Slapstick)表演而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