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环

✍ dations ◷ 2025-11-18 18:49:55 #分子生物学,DNA

D环(D-loop),或称置换环(displacement loop)在分子生物学中是指一个双链DNA的两条单链互相分离,并被另外一条(第三条)核酸链隔开的结构。第三条核酸链与与之配对的核酸链具有互补的碱基序列。D环区域形成了三链DNA(英语:Triple-stranded DNA)结构。正如插图所示,因为这种结构类似于大写的“D”(被置换的那条DNA链像“)”而新形成的双链像“|”)而得名“D环”。

在不少过程中,D环均会出现,比如DNA修复。另外,在线粒体DNA中(作为一种半稳定的结构)以及端粒中,亦存在D环结构。

1971年,加州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发现,生长中的细胞的线粒体中的环形DNA中有一种不长的三链接构,他们把这种结构叫做“置换环”(displacement loop)。他们同时发现多出的第三条链的碱基序列和重链上对应碱基序列相同,并与轻链以氢键结合,而将原先的重链“推到了一边”。之后,又发现第三条链为DNA复制过程产生的第一段与轻链互补的DNA链,且在合成完成后这种状态通常会维持一段时间。

D环结构通常出现在线粒体DNA上的主要非编码区域。这一区域通常称为控制区域(英语:mtDNA control region)或D环区域。

线粒体DNA可以两种方式进行复制,这两种方式在初始阶段都会出现D环。第一种方式会先一次性合成与轻链互补的DNA链的大部分(比如2/3),然后与重链互补的DNA链的合成才会开始。而在另外一种稍后被发现的途径中,DNA复制会起始于位置(和上一种方式)不同的一个D环结构,并同时进行两条DNA链的合成。

D环中的某些序列保守,但高度可变的序列长度更长。另外,已证明D环结构对脊椎动物的进化史的研究有助益。有趣的是,含有启动子(使转录启动的DNA序列)的区域紧邻与DNA复制起始密切相关的D环结构区域。进行与肿瘤相关的研究的研究者对形成D环的序列也很感兴趣。

D环结构的功能至2007年尚不清楚,但该年的文章认为它参与了线粒体中拟核结构的组织。

1999年,研究人员发现位于染色体末端的端粒的末端中有一个套索状的结构。研究人员将之称为T环(T-loop)。T环结构中,原本互补的两条DNA链被其中一条末尾为3'端的链分离,并形成D环结构。一种特殊的蛋白质维持了该结构的稳定。T环结构使得染色体末端能不被破坏。

当一个双链DNA分子的某一区域的两条DNA链都遭到破坏的时候,二倍体真核细胞就会启动一种称为“同源重组修复”的机制。在该机制中,与损坏的DNA同源的染色质DNA会作为模板修复损坏的DNA。在该过程的初始阶段,受损DNA的一条链的受损区域会与模板双链DNA配对,并形成一个D环结构。之后,经过一系列复杂步骤,受损的DNA能得到恢复。

在人体内,蛋白质RAD51对上述过程中同源序列的搜索和D环生成至关重要。而在大肠杆菌中,RecA执行相似的功能。

相关

  • 剂量剂量(英语:dose)在营养学、医学及毒理学的领域中,指的就是数量剂量也出现在以下的词语中:
  • 冈比亚河冈比亚河(Gambia River)是西非主要的河流之一,自西向东流经几内亚、塞内加尔和冈比亚。它发源于几内亚富塔贾隆高原,全长1,130公里,在班珠尔注入大西洋,可通航里程约河长一半。该
  • 罗金汉第二代罗金汉侯爵查尔斯·沃森-文特沃斯,KG,PC,FRS(英语:Charles Watson-Wentworth, 2nd Marquess of Rockingham,1730年5月13日-1782年7月1日),英国辉格党政治家,1765年7月至1766年7
  • 戈德里奇第一代里彭伯爵弗雷德里克·约翰·罗宾逊,PC(Frederick John Robinson, 1st Earl of Ripon,1782年11月1日-1859年1月28日),英国政治家,曾任英国首相,出生后至1827年,称为F·J·罗宾逊
  • 皆伐皆伐(英语:Clearcutting)是林业和伐木业采取的一种方法,指一致地伐光一个区域内的大部分或全部林木。这一方法和渐伐和母树一道,被林务员用来创造特定类型的森林生态系统,和保护指
  • 元弘之变元弘之乱(日语:元弘の乱,げんこうのらん)也称作元弘之变,是一场发生于元弘元年(1331年),以后醍醐天皇为核心,企图推翻镰仓幕府的倒幕运动。最终由足利尊氏、新田义贞、楠木正成、赤松
  • 五邑大学五邑大学(英文:Wuyi University)建于1985年,是中国广东省一所全日制本科综合性大学。学校位于珠江三角洲西部的广东省江门市,学校占地约1000亩,天沙河蜿蜒横贯其中,一河两区,毗邻港
  • 有线电视法广电三法,是中华民国(台湾)的三项广播电视相关法律,包括《广播电视法》、《有线广播电视法》、《卫星广播电视法》。为了推动通讯汇流,最早自2002年起,陆续有多次修法。《广播电视
  • 人类多地起源说现代人类多区域起源说(Multiregional origin of modern humans,又译多地起源说)是一个用来解释人类演化的科学模型。该学说的现代版本称为多地进化(英语:multiregional evolution
  • 名人DNA名人DNA(List of haplogroups of historic people)是名人的Y染色体单倍群、名人的线粒体DNA单倍群一覧。Y染色体单倍群严格遵循父系遗传规律,可以反映一个个体的父系源流,线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