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美集应庙

✍ dations ◷ 2025-08-08 21:09:37 #景美集应庙
景美集应庙,又称双忠庙、尪公庙等。主祀保仪尊王(即尪公),位于台湾台北市文山区景美街37号,现是景美区高姓居民的信仰中心,三级古迹,分香自福建安溪大坪集应庙。主祀双忠,即唐朝安史之乱时死守睢阳而殉难的张巡、许远两位忠臣。因其忠烈可风,几乎全中国都有香火奉祀,在安溪称为尪公。本庙大殿供奉主神保仪尊王。殉国后玉帝封之为神,专司驱逐禾苗害虫之责,在黄巢之乱河南光州一带时,高张林三姓迁往福建安溪,均经指引而保平安,宋时尊张巡为“保仪尊王”,许远为“保仪大夫”。另有“尊号互易”之说,许远为睢阳太守,官位较高,是为“保仪尊王”,张巡为“保仪大夫”。据说安溪的双忠信仰,是由河南光州供奉尪公的高、张、林三姓族人传入,而后他们亦把此信仰带入台湾,以大台北一带最盛清康熙年间,福建省安溪县大坪有高、林、张三姓移民,前往台湾台北,由大坪集应庙奉请尪公(保仪尊王)圣像、夫人妈(保仪尊王的配偶,封“申国夫人”,又称尪妈或尪娘)圣像与香炉,随行护佑,议定三姓轮流奉祀,而后三姓人士各自开垦,分别迁居北投、淡水、景美、木栅、大安、新店、深坑、石碇各地。清文宗咸丰三年(1853年)发生顶下郊拼事件,台北情势严峻,三姓人士决议分家避祸,取出三圣物:尪公圣像、夫人妈圣像、香炉,拈阄(抽签)分配,高姓人士抽得尪公圣像(今日景美集应庙),林姓人士抽得夫人妈圣像(今日万隆集应庙),张姓人士抽得香炉(今日木栅集应庙)。三姓人士各自请艺师雕塑其余缺乏之神像,以建庙奉祀。咸丰十年(1860年)高姓人士在景美竹围(今景美国小操场旁)建庙,清穆宗同治六年(1867年)迁于现址。

相关

  • 肺活量肺活量为用力吸气后尽力呼出的气体总量,能够反映一次呼吸时的最大通气能力。它是潮气量(平时自由呼吸时一次所呼出的气量)、补吸气量(最大吸气时的增量)和补呼气量(最大呼气时的增
  • 枪械枪械(英语:Gun)或称铳械,简称枪或铳,其它旧称有火铳、火枪、铁炮,是所有(通常)依靠身管内的加压气体喷射抛射物来杀伤目标的远射武器的统称。根据发射动力来源,枪械分为火器(firearm)和
  • HSOsub3/subCl氯磺酸(化学式:HSO3Cl)是一种无色或淡黄色的液体,为剧毒。具有辛辣气味,在空气中发烟,是硫酸的一个-OH 基团被氯取代后形成的化合物。分子为四面体构型,取代的基团处于硫酸与硫酰氯
  • 鞘脂类鞘脂(英文:Sphingolipids或glycosylceramides),是一种含有鞘氨醇碱的骨架的脂类,是脂肪族胺醇包含鞘氨醇。他们在1870年代的脑部提取物被发现和神话斯芬克斯来命名。医学导航:遗传
  • 蒂尔堡蒂尔堡(荷兰语:Tilburg,荷兰语发音:.mw-parser-output .IPA{font-family:"Charis SIL","Doulos SIL","Linux Libertine","Segoe UI","Lucida Sans Unicode","Code2000","Gentium
  • 卡氏间质细胞卡氏间质细胞(interstitial cell of Cajal、ICC,卡哈尔细胞)是在胃肠道中发现的一种间质细胞。有不同类型且具有不同的功能。其中“肌间质细胞”(Myenteric Interstitial cells
  • 比坚尼比坚尼或比基尼可能指:
  • 密立根罗伯特·安德鲁斯·密立根(英语:Robert Andrews Millikan,1868年3月22日-1953年12月19日),美国物理学家,1922年IEEE爱迪生奖章得主与192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1910-1917年曾以油
  • 戈德曼方程戈德曼方程是用膜内外离子浓度来表示膜电位的方程,没有电流流动时的形式如下:其中:能斯特方程是戈德曼方程只涉及一种离子时的特殊情况。
  • 城隍爷城隍,又称城隍爷、城隍爷公、城隍老爷,原意是“城墙”与“护城河”的意思,后来演变为民间信仰中的城池的守护神,亦为阴间司法体系的职司。民间信仰中城隍爷是由死去的名人或者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