佃煮

✍ dations ◷ 2025-09-06 20:42:52 #佃煮

佃煮(日语:つくだに)是一种传统日本家庭式烹调方式,亦可引伸为以这种方式所烹调出来的食品。佃煮一般都视为佐饭的配料,味道甘甜而带咸,这是因为在烹煮的过程中,调味料变得浓稠,令味道也较为浓郁突出。

在日本,很多食材都可以作为佃煮的主材料,较常使用的是海产,亦有使用植物或菇类,而远离海岸、或是位于山地的区域,甚至以昆虫作为材料。而调味料则是佃煮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因为它们决定了制成品的最终味道,佃煮所需要的调味料,只是包涵了酱油和糖,有时也会加入昆布、味醂等以提升味道。

做法便是把食材和调味料一同放进煲里,并加入适量的水,利用慢火慢慢将煲内的水分收干为止,因为水分的蒸发和渗透压的原理,令调味更容易进入食物内,亦得出较浓郁的味道。

亦因为食材内的水分大部分都在烹调时流失,这反而更有助保存,只要用密封盒或存放于低温下,便能保存食物,不致变坏,佃煮曾经是日本军人在参战时的主要军粮。

至于商业用的制法,往往为了延长食用期,会加入稠化剂(英语:Thickening agent),并以真空处理后放置于低温环境中存放。

佃煮的由来有多种的说法,其中较多人接受的讲法,是源自现时东京都中央区的佃岛。江户时代德川家康把位于摄津国佃村的一批渔民移籍至江户隅田川的佃岛一带定居,相传渔民会自家制的一些腌制小鱼、贝类等海产,利用盐、酱油等材料去处理好并储存起来,万一遇上恶劣天气而不能出海时,他们仍能有食粮去应付,这便是佃煮的雏型。由于这种处理方法能延长食物的保存期,慢慢被流传开去,亦成为了江户地区庶民爱用的处理食物方法,其后更成为了各地到江户参勤交代的大名回乡时的土产手信。

除了上述的外,亦有下列几个说法:

相关

  • 柏柏尔犹太人柏柏尔犹太人(Berber Jews),是生活在摩洛哥阿特拉斯山地区说柏柏尔语的犹太人分支,人口3,000~9,000人。他们的起源不明,其中一个说法是一些人是改信犹太教的柏柏尔部落后人(在罗马
  • 发酵工程发酵工程是指采用现代工程技术手段,利用微生物的某些特定功能,为人类生产有用的产品,或直接把微生物应用于工业生产过程的一种技术。发酵工程的内容包括菌种选育、培养基的配置
  • 生物转化作用生物转化作用(biotransformation)是指药物在发挥药效后要排出体外时,所产生的结构改变。毒性化学物质若是水溶性物质,则可由肾脏排出。若为脂溶性物质,则需要经过代谢过程后才能
  • 阿迪·萨莫尔阿迪·沙米尔(英语:Adi Shamir,希伯来语:.mw-parser-output .script-hebrew,.mw-parser-output .script-Hebr{font-size:1.15em;font-family:"Ezra SIL","Ezra SIL SR","Keter A
  • 圣赫勒拿圣赫勒拿(英语:Saint Helena)是大西洋岛屿,主权属于英国,离非洲西岸1900公里,离南美洲东岸3400公里。圣赫勒拿岛与其北方的阿森松岛和南方的特里斯坦-达库尼亚群岛一起组成英国的
  • 60味觉感受器,类型2,成员60,TAS2R60 是一个人类基因组中TAS2R60基因编码的蛋白质,是苦味味觉感受器的一员。
  • 克雷白氏杆菌克雷伯氏菌属(学名:Klebsiella)是肠杆菌目肠杆菌科的一属,为革兰氏阴性菌,杆状,其中包括了人类感染症常见的克雷伯氏肺炎菌(Klebsiella pneumoniae)。克雷伯氏菌属的命名,是纪念德
  • 花东纵谷花东纵谷是位于台湾东部的一个纵谷,因横跨花莲、台东两县而得名,也是上述两县的精华地带所在。有时因地理位置而另称东台纵谷,在台湾日治时期也被称为中仙道平野或中仙道。其由
  • 开瑞坦氯雷他定(loratadine),中英文商品名:开瑞坦/克敏能/佳力天(Claritin)/乐敏锭(Lomidine),是第二代的抗组织胺药,常用于治疗过敏症状。和第一代抗组织胺药相比,它的一大特性是无明显
  • 全国犯罪受害者调查因美国政府要统计全国犯罪率的调查,而设的表单。由于国内并非所有受害者都会选择报案,为取得准确数据,必须要透过全国性的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