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姓

✍ dations ◷ 2025-11-06 11:30:40 #欧姓

欧姓是中国的姓氏之一,与欧阳、欧候、区同出于一个源头。在《百家姓》中排名第361位。是中国人口最多的一百三十四位姓氏,欧氏在台湾排名七十二位,在粤、湘、川地区影响较大。当今欧姓族群约占全国人口0.09%,总人口约113万。欧姓族群与古代的越族,俚人汉化有密切的关系。

欧姓源于姒姓,最早可追溯至4000年前的夏朝。据《姓氏考略》载: 夏朝皇帝少康的庶子无余,被册封于会稽,以守大禹的祭祀。无余的后人后来建立越国,为诸侯国,另一支则流落在欧余山地区,成为欧冶氏。春秋时期,诸侯争霸,时局动荡,越国加入到争霸序列中去。公元前494年,吴王夫差在夫椒之战中灭越。十九年后越王勾践复国,通过卧薪尝胆,于473年灭掉吴国。自此,越国实力大增。至勾践第六世孙无疆为越王时对楚用兵,反被楚灭,无疆阵亡。楚灭越后改越地为江东郡,越余部分为许多小国散处于滨海地区,臣服于楚。无疆的次子蹄被楚王封于乌程欧余山的南部,世以山南为阳,称欧阳亭侯。无疆的子孙以封地山名和封爵名为姓氏,形成了欧、欧阳、欧侯三个姓氏。到汉景帝时,西汉有欧姓一富商,乐善好施,深得皇帝赏识,赐姓为区,自此在欧姓族群中又分支出了区姓。故区姓、欧姓、欧阳姓源皆为同宗一脉,概不通婚。

先秦时期,欧姓主要活跃于越国故地(浙江)沿海一带。汉晋时,欧姓族群开始向江苏、江西、福建一带迁徙。唐宋时期,中原地区两次大规模移民,欧姓族群进入福建、湖南、两广地区。宋朝时,欧姓族群大约2万人,占当时人口的0.03%,全国姓氏排名在二百名以后。欧姓主要分布于湖南、湖北、江西、福建、一带。欧姓族最多的是湖南,约占当时欧姓族群的43%。

在宋元明的时期,欧姓族群开始大量向南迁徙,由此形成了以湖南为中心,向两广流动的新布局。在此期间,由于南越人大量汉化,欧姓族群的增长率高于全国人口的增长率。明朝时,欧姓族群大约7万人,约占当时全国人口的0.08%,排在一百五十位以后。此时欧姓人口集中分布于湖南、两广,其次分布于四川,江都等地。其中湖南仍为欧姓第一大省,约占欧姓族群的28%。

明末清初,闽粤之欧姓赴台谋生,欧姓族群开始进入台湾,进而播迁东南亚及欧美各国。台湾欧姓现多居住在台湾的高雄市三民区、高雄县苓雅区、台北市、澎湖县马公、湖西、新北市及云林县斗南等地区。自清末至当代,欧姓族群呈上升趋势,约占全国人口0.09%,总人口约113万,排名第134位。集中分布于,广东、湖南、四川,约占整个欧氏族群60%。其次分布于贵州、重庆、广西、福建、台湾、海南、云南,约占整个族群29%。其中广东约占全部欧氏族群32%,为欧氏族群第一大省。

欧阳姓的台湾人多改为欧姓,因当时日本政府不喜欢台湾人的姓名在四字以上,以便区别日人与台人,复由于欧阳一姓中之阳字,认应避讳日本之太阳旗,乃强迫欧阳姓氏的台湾人改为单姓欧。后来抗战时金门新加坡被日军占据,两地的欧阳氏也同样被改姓。

欧姓族群主要分布在江苏、浙江、山西、江西、福建、广东、广西、海南、四川、重庆、湖南、湖北、台湾等地,尤以广东、湖南居多;东南亚一带和欧美等国均有欧姓人聚居。

相关

  • X射线结晶学X光散射技术或X射线衍射技术(英语:X-ray scattering techniques)是一系列常用的非破坏性分析技术,可用于揭示物质的晶体结构、化学组成以及物理性质。这些技术都是以观测X射线穿
  • 设立圣餐日濯足节(拉丁语:Dies Cenae Domini、天主教旧称“建定圣体瞻礼”,意大利语:Giovedì Santo、意思是“神圣星期四”)为复活节前的星期四,乃基督教(广义)纪念耶稣基督最后的晚餐,设立了
  • 鳌拜鳌拜(满语:ᠣᠪᠣᡳ,穆麟德:Oboi,太清:Oboi;1610年-1669年),瓜尔佳氏,满洲镶黄旗人,清朝三代元勋,康熙帝早年辅政大臣之一。鳌拜前半生军功显赫,因后半生乱操握权柄、生性残酷、结党营私,结
  • VC-25A波音VC-25,是美国空军指定的一架客运飞机,一个军事版本的波音747客机。 A型机即VC-25A是VC-25唯一的型号。VC-25最著名之处即作为空军一号,其呼号即带有美国总统的任何一架美
  • 新泽西通勤铁路新泽西通勤铁路是由新泽西公共交通公司运营的通勤铁路系统。该系统位于美国新泽西州,主要集中在靠近纽约市的州北部,另外也有服务于费城的线路,还与大都会北方铁路订立合同,负责
  • 高桥直纯高桥直纯(1971年12月6日-)是日本岩手县奥州市出身的男性歌手、声优,原本是Realize Records Towers所属,2007年11月1日起改为DWANGO所属。经常与服装公司h.NAOTO合作。声优代表作
  • 风暴僵尸网络风暴僵尸网络或风暴蠕虫僵尸网络,是一种受远程控制的僵尸电脑(机器人网络)组成的网络。该网络是由暴风蠕虫(一种透过垃圾电子邮件散播的木马)连起来的。研究预测截至2007年9月为
  • 让·马比雍让·马比雍修士(1632年11月23日-1707年12月27日)法国本笃会僧侣、学者,他在1681年出版的《古文献学论》中提出了古文献的辨伪原则,被认为是西方古文献学和古文字学的创始人。马比
  • 红育菌属红育菌属()是光合细菌下的紫色非硫细菌,是丛毛单胞菌科的一属革兰氏染色阴性菌。细胞呈弯曲的杆形。光照培养物桃棕色。该属的模式种为发酵
  • 范胥范胥(?-?),南阳顺阳(今河南省淅川县李官桥镇)人,顺阳范氏第十一代。南朝梁其间曾任国子博士、鄱阳内史,在任时去世。在东晋时期曾任安北将军范汪之七世孙。其父范缜为南朝齐中书郎、国子博士及著有《神灭论》一书。有两子,范迪曾为北周尚书左丞,范遹曾为北周中卫、东平王长史。另有一孙范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