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姓

✍ dations ◷ 2025-09-02 04:03:33 #欧姓

欧姓是中国的姓氏之一,与欧阳、欧候、区同出于一个源头。在《百家姓》中排名第361位。是中国人口最多的一百三十四位姓氏,欧氏在台湾排名七十二位,在粤、湘、川地区影响较大。当今欧姓族群约占全国人口0.09%,总人口约113万。欧姓族群与古代的越族,俚人汉化有密切的关系。

欧姓源于姒姓,最早可追溯至4000年前的夏朝。据《姓氏考略》载: 夏朝皇帝少康的庶子无余,被册封于会稽,以守大禹的祭祀。无余的后人后来建立越国,为诸侯国,另一支则流落在欧余山地区,成为欧冶氏。春秋时期,诸侯争霸,时局动荡,越国加入到争霸序列中去。公元前494年,吴王夫差在夫椒之战中灭越。十九年后越王勾践复国,通过卧薪尝胆,于473年灭掉吴国。自此,越国实力大增。至勾践第六世孙无疆为越王时对楚用兵,反被楚灭,无疆阵亡。楚灭越后改越地为江东郡,越余部分为许多小国散处于滨海地区,臣服于楚。无疆的次子蹄被楚王封于乌程欧余山的南部,世以山南为阳,称欧阳亭侯。无疆的子孙以封地山名和封爵名为姓氏,形成了欧、欧阳、欧侯三个姓氏。到汉景帝时,西汉有欧姓一富商,乐善好施,深得皇帝赏识,赐姓为区,自此在欧姓族群中又分支出了区姓。故区姓、欧姓、欧阳姓源皆为同宗一脉,概不通婚。

先秦时期,欧姓主要活跃于越国故地(浙江)沿海一带。汉晋时,欧姓族群开始向江苏、江西、福建一带迁徙。唐宋时期,中原地区两次大规模移民,欧姓族群进入福建、湖南、两广地区。宋朝时,欧姓族群大约2万人,占当时人口的0.03%,全国姓氏排名在二百名以后。欧姓主要分布于湖南、湖北、江西、福建、一带。欧姓族最多的是湖南,约占当时欧姓族群的43%。

在宋元明的时期,欧姓族群开始大量向南迁徙,由此形成了以湖南为中心,向两广流动的新布局。在此期间,由于南越人大量汉化,欧姓族群的增长率高于全国人口的增长率。明朝时,欧姓族群大约7万人,约占当时全国人口的0.08%,排在一百五十位以后。此时欧姓人口集中分布于湖南、两广,其次分布于四川,江都等地。其中湖南仍为欧姓第一大省,约占欧姓族群的28%。

明末清初,闽粤之欧姓赴台谋生,欧姓族群开始进入台湾,进而播迁东南亚及欧美各国。台湾欧姓现多居住在台湾的高雄市三民区、高雄县苓雅区、台北市、澎湖县马公、湖西、新北市及云林县斗南等地区。自清末至当代,欧姓族群呈上升趋势,约占全国人口0.09%,总人口约113万,排名第134位。集中分布于,广东、湖南、四川,约占整个欧氏族群60%。其次分布于贵州、重庆、广西、福建、台湾、海南、云南,约占整个族群29%。其中广东约占全部欧氏族群32%,为欧氏族群第一大省。

欧阳姓的台湾人多改为欧姓,因当时日本政府不喜欢台湾人的姓名在四字以上,以便区别日人与台人,复由于欧阳一姓中之阳字,认应避讳日本之太阳旗,乃强迫欧阳姓氏的台湾人改为单姓欧。后来抗战时金门新加坡被日军占据,两地的欧阳氏也同样被改姓。

欧姓族群主要分布在江苏、浙江、山西、江西、福建、广东、广西、海南、四川、重庆、湖南、湖北、台湾等地,尤以广东、湖南居多;东南亚一带和欧美等国均有欧姓人聚居。

相关

  • 咖啡师约从1990年开始,英文采用 Barista 这个字来称呼制作浓缩咖啡(Espresso)相关饮品的专家。意大利文 Barista,对应英文的 bartender(酒保);单数双性;复数阳性 baristi,复数阴性 barist
  • 奥古斯特·德沃夏克奥古斯特·德沃夏克(August Dvorak,1894年5月5日-1975年10月10日)是一名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在华盛顿州的西雅图担任华盛顿大学教授。他和威廉·迪利(William Dealey)因于1930年代发
  • RichFacesRichFaces是一个开放源代码的JavaServer Faces组件库,帮助企业级Java应用程序集成AJAX相关的功能,由WildFly(原名JBoss)提供支援。除了通常的JavaServer Faces组件库以外,RichFac
  • 简诺·扬多简诺·扬多(匈牙利语:Jandó Jenő,1952年2月1日-),匈牙利钢琴家,布达佩斯李斯特音乐学院教授。简诺·扬多在布达佩斯李斯特音乐学院师从Katalin Nemes教授以及Pál Kadosa教授,此后
  • 宇津保物语《宇津保物语》(日语:うつほ物語/うつほ ものがたり ),表记作:宇津保物語,是日本平安时代中期的一部长篇物语,全二十卷,作者不明,较可能者为源顺。它受到了《竹取物语》的影响,是日本
  • 雷帕尔莱雷帕尔莱(Repalle),是印度安得拉邦Guntur县的一个城镇。总人口41319(2001年)。该地2001年总人口41319人,其中男性20465人,女性20854人;0—6岁人口4208人,其中男2097人,女2111人;识字率6
  • 胡庭兰胡庭兰(1507年-1581年),字伯贤,广东广州府增城县人,明朝政治人物、学者。嘉靖己酉解元,联捷庚戌进士。官至云南佥事。嘉靖二十二年(1543年)应乡试,本荐为第一,但策论中有讥讽执政之语,被
  • 张立军 (1955年)张立军(1955年11月-),河北滦南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人物。2009年5月升任中纪委干部室主任,2012年11月当选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2014年5月至2015年3月任中央纪委组织部部长。2015年3月至2018年2月任中央纪委驻全国人大机关纪检组长。2018年以中央第七巡视组组长身份,参加十九届中央第一轮巡视。2018年2月24日,当选为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
  • 杜雨苍杜雨苍(1932年-),男,江苏江阴人,中国生物化学家,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曾任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副院长,中国生物化学会常务理事。
  • 2005年飓风艾普塞朗飓风艾普塞朗(英语:Hurricane Epsilon)是活跃程度创纪录的2005年大西洋飓风季形成的第15场也是最后一场飓风。系统源于上层低气压下方的冷锋,于11月29日在百慕大以东约1470公里海域成形。由于所处洋面不利于显著强化,美国国家飓风中心一度预计风暴会在5天内转变成温带气旋。但艾普塞朗多次违背气象机构预测,起初出人意料地以环状路线向西南方向前进,之后虽受到寒冷水温和强烈风切变的不利影响,但强度仍然得以保持。12月1日,艾普塞朗因受逐渐逼近的低压槽影响开始向东北方向移动,于次日达到飓风标准。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