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吞了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立陶宛等国家

✍ dations ◷ 2025-04-07 19:20:40 #并吞了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立陶宛等国家
爱沙尼亚  拉脱维亚占领波罗的海国家指的是1940年6月14日,苏联根据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军事占领波罗的海三国(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这一事件,随后三国即被并吞并成为了苏联加盟共和国。1941年6月22日,纳粹德国实施巴巴罗萨行动对苏联发起攻击,并在数周内占领波罗的海国家。1941年7月,波罗的海地区为第三帝国的奥斯兰总督辖区所管理。1944年波罗的海攻势行动后,苏军重新占领波罗的海地区,并将剩余德军围困于库尔兰口袋中,直至其1945年5月的正式投降。苏联对波罗的海国家的占领则一直维持至1991年8月波罗的海国家重获独立为止。苏联国务委员会在1991年9月6日正式承认三国独立,并支持三国加入联合国和欧盟。俄罗斯在1998年8月将其位于波罗的海国家的最后一个军事基地移交拉脱维亚并在1999年10月撤出所有驻扎在波罗的海国家的俄军士兵。波罗的海三国、美国及其法院、欧洲议会欧洲人权法院以及联合国人权理事会均表明三国的权益在1939年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受剥夺,先遭苏联入侵,再遭德国入侵,然后被苏联非法占领及吞并。各国和组织对苏联吞并的不承认政策,衍生出国体连续(英语:State continuity of the Baltic states)的原则,即三国虽然于1940年至1991年被非法占领,在法理上仍然独立。

相关

  • 酱油.mw-parser-output .han-nom{font-family:"Nom Na Tong","Han-Nom Gothic","Han-Nom Ming","HAN NOM A","HAN NOM B","Ming-Lt-HKSCS-UNI-H","Ming-Lt-HKSCS-ExtB","FZKaiT-
  • 病毒性病毒性是指一种生物的致病性程度,即一个病原体引发疾病的相对能力。于生态学的了角度上来看,病毒性可以是寄主因寄生所引发的适应度下降。病毒性可以近因(即病原体协助令寄主生
  • 氮氧化物氮氧化物(NOx)指的是只由氮、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常见的氮氧化物:其中除五氧化二氮常态下呈固体外,其他氮氧化物常态下都呈气态。作为空气污染物的氮氧化物(NOx)常指NO和NO2
  • 苏丹三号苏丹三号(Sudan III)是一种脂肪偶氮染色剂,常用于冻结切片的甘油三酯的染色。正常状况下是红褐色结晶。苏丹一号、三号和四号被国际癌症研究机构认定为3级致癌物质。其他名称还
  • 日心说日心说,也称为地动说,是关于天体运动的和地心说相对立的学说,它认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而不是地球。哥白尼提出的日心说,推翻了长期以来居于统治地位的地心说,实现了天文学的根本变
  • 加拉巴哥群岛坐标:0°40′S 90°33′W / 0.667°S 90.550°W / -0.667; -90.550科隆群岛,又称加拉帕戈斯群岛(西班牙语:Islas Galápagos,官方名称Archipiélago de Colón),位于太平洋东部,接近
  • 淞沪协定《淞沪停战协定》也称《上海停战协定》,是1932年中日之间结束“一·二八”淞沪抗战签订的停战协定。1932年1月28日晚,日本海军陆战队2300人在坦克掩护下由租界向上海闸北一带
  • 本原始基(古希腊语:ἀρχή),又译作本原,是古希腊哲学中的重要概念,指世界万物的来源与存在的根据。最早探讨这一概念的是古希腊米利都学派的泰勒斯,其学生阿那克西曼德则首次提出了始
  • 隔离演说隔离演说(Quarantine Speech)是由美国总统富兰克林·D·罗斯福于1937年10月5日在芝加哥发表,呼吁国际社会“隔离侵略者国家”,不同于当时流行在美国的中立和不干涉的政治气候。
  • 赤德松赞赤德松赞(藏语:.mw-parser-output .uchen{font-family:"Qomolangma-Dunhuang","Qomolangma-Uchen Sarchen","Qomolangma-Uchen Sarchung","Qomolangma-Uchen Suring","Qomol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