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1火箭发动机

✍ dations ◷ 2025-05-09 02:19:43 #火箭发动机

F-1火箭发动机(以下简称F-1)是美国洛克达因公司设计制造的一款煤油液氧发动机,用于农神五号运载火箭(也称土星五号运载火箭)的第一级。F-1是投入使用过的推力最大的单喷嘴(单燃烧室)液体火箭发动机,也是仅次于俄罗斯RD-170的推力最大的液体引擎(RD-170发动机有4个燃烧室,一台涡轮泵和2个预燃室)。

洛克达因最初设计F-1只是出于美国空军在1955年提出的制造超大型火箭发动机的要求。公司最后设计出两个版本,一个E-1,一个更大的F-1。E-1虽然在静态点火试验中取得成功,但很快这款发动机被视为没有前途,而且有更强大的F-1存在,E-1计划被搁浅了。然而美国空军发现没有使用如此强大的发动机的必要,F-1的研究计划也随之中止。刚刚成立的NASA看中了这款发动机,并与洛克达因签约,要求尽快完成研发。1957年,发动机进行了局部试验,而整机的静态点火试验也在1959年3月取得成功。

F-1在随后七年的测试中,其燃烧不稳定性逐渐暴露出来,并可能导致灾难性事故。攻克这个技术难题的工作最初进展十分缓慢,因为这种故障的发生是不可预知的。最终,工程师们想出了解决办法,他们将少量的爆轰炸药放在燃烧室中,并在发动机运转时引爆炸药,以此测试燃烧室在压力变化时将作何反应。设计师随后测试了几种不同的燃料喷射器,并得到了最佳匹配方案。这个问题从1959年一直拖到1961年才算告一段落。

F-1以燃气发生器循环为基础。即在炉外燃烧室里燃烧一小部分燃料,以燃气驱动涡轮泵将燃料和氧化剂泵入主燃室。发动机的核心组件是推力室,燃料和氧化剂混合并燃烧产生推力。发动机顶部是一个半球形小室,即做输送液氧的歧管,也做万向轴承的支撑架,连接发动机和火箭箭体。小室之下是喷射器,用来混合燃料和氧化剂。一部分燃料从另一个歧管进入喷射器,另一部分燃料通过178根管道直接通入推力室,盘旋的管道形成了推力室的上半部分,还可以起到给推力室降温的作用。

燃料和液氧由不同的泵泵入,但泵由同一个涡轮驱动。涡轮转速为5,500 RPM,产生55,000制动马力(41 MW)。在此功率下,工作泵每分钟可以泵入15,471 加仑(58,564 升)煤油和24,811加仑(93,920升)液氧。涡轮泵被设计得可以应付严酷的温度环境:煤气的温度高达1,500 °F (816 °C),而液氧的温度低至-300 °F (-184 °C)。一些燃料煤油被充作涡轮的润滑剂和冷却剂。

推力室下方是喷嘴的延伸,大致延伸到发动机的一半长度位置。延伸部分将发动机的膨胀比从10:1提高到16:1。涡轮机排除的低温气体通过锥形歧管进入延伸部分,保护喷嘴在高温(5,800 °F, 3,200 °C)下不受损坏。

F-1每秒消耗3,945磅(1,789 kg)液氧,1,738磅(788 kg)煤油,产生1,500,000磅力(6.7 MN)的推力。在两分半钟的运转中,农神五号凭借F-1上升42英里(68 km)高度,达到6,164英里每小时(9,920 km/h)的速度。农神五号每秒的推进剂流量是12,710升,可以在8.9秒内清空一个容量110,000升的游泳池。每台F-1发动机的推力都比航天飞机上三台发动机总和还多。

来源:

F-1在阿波罗8号(SA-503)和阿波罗17号(SA-512)任务期间得到改进。因为随着任务的进展,农神五号的负荷也逐渐增大。每次任务对发动机的性能要求都略有差异,用于阿波罗15号的F-1发动机性能为:

发动机推力实测值与标称值有差异,阿波罗15号所用的发动机其起飞推力为7,823,000磅力(34.80 MN),而F-1的平均值是1,565,000磅力(6.96 MN)。

60年代,洛克达因在对F-1的持续研究之后,曾试图开发F-1A发动机,虽然二者外观相似,但F-1A比F-1更轻,且推力更大,可以满足阿波罗计划之后时期的农神五号需求,然而随着农神五号生产线的停产,研究终止。

当时有提议在诺瓦火箭的第一级使用八个F-1,从70年代至今,还不断有各种关于使用F-1来开发新型火箭的意见,但都未能成行。

F-1一直保持着最大推力液态发动机的地位,直到苏联的RD-170出现,但F-1在单喷嘴发动机领域的第一的位置依然没有动摇。

相关

  • 剪力剪力是一组未对正的力,将物体一部分推往一个方向,另一部分推往相反方向。若力是指向彼此的方向,此为压缩力,不是剪力。像一叠扑克牌,在其上方施力使牌往右,下方施力使牌往左,扑克牌
  • 韩江坐标:23°53′34″N 116°40′20″E / 23.8927952°N 116.6723515°E / 23.8927952; 116.6723515韩江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广东省东部,全长约470公里,是广东省第二长的河流,仅次于
  • 中丁中丁(?-?),《竹书纪年》作仲丁,姓子,名庄,中国商朝君主,为前任君主雍己之侄子,太戊之子。中丁有配偶两人,癸和名己。《竹书纪年》称中丁于即位元年将都城从亳迁到嚣(亦作隞),这是商朝的第1
  • .la.la为老挝国家及地区顶级域(ccTLD)的域名。另外也拥有老挝语顶级域名.ລາວ。A .ac .ad .ae .af .ag .ai .al .am .ao .aq .ar .as .at .au .aw .ax .az  B .ba .bb .bd
  • 伊佩霞伊佩霞 (英语:Patricia Buckley Ebrey, 1947年3月7日-)是一名美国历史学家,汉学家,主要研究中国宋朝文化和性别因素。伊佩霞是她的中文名。伊佩霞1968年获得芝加哥大学学士学位,197
  • 莎拉·波莉莎拉·波莉(加拿大勋章〔OC〕得主)(Sarah E. Polley,1979年1月8日-) 是一名加拿大女演员、电影导演和编剧。她的成名作是1990年加拿大剧集 中饰演 Sara Stanley。主演电影主要有
  • 对偶对偶,又称对仗(古代持兵器保卫贵人,都是左右成对,称为仗,后来成为仪仗),是中文文学(包括文言文、汉诗、现代汉语文学)及越南喃字诗的术语,也是汉诗及喃字诗的创作手法与修辞规则,前后两
  • 春日王克昌春日王克昌(1977年7月1日-),本名金成泽,韩国首尔出身的前日本大相扑力士,身高183cm、体重148kg。他也是第一位真正韩国出身的朝鲜族幕内级相扑力士,因被认定与大相扑造假问题有閞被
  • 黑森-卡塞尔的腓特烈·威廉 (1820-1884)腓特烈·威廉·格奥尔格·阿道夫(Friedrich Wilhelm Georg Adolf,1820年11月26日-1884年10月14日),简称黑森-卡塞尔伯爵腓特烈·威廉,黑森-卡塞尔-鲁姆彭海姆领地伯爵,前选侯腓特烈
  • 蒂莫西·道尔顿蒂莫西·彼得·道尔顿(Timothy Peter Dalton,1946年3月21日-)是一个出生在威尔士的英国戏剧及电影演员,因成为第四任詹姆斯·邦德而著名。 皇家赌场(1967年) · 巡航导弹(1983年) 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