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上,卡迪森-辛格问题(英语:Kadison–Singer problem)于1959年提出,有关泛函分析,问某个特定C*-代数上的任意线性泛函,延拓到另一个较大的C*-代数时,是仅有唯一的可能,抑或可以有多个不同的延拓。2013年,问题得到解决,答案为肯定(即唯一)。
问题源出1940年代保罗·狄拉克对量子力学理论基础的研究。1959年,理查德·卡迪森(英语:Richard Kadison)与艾沙道尔·辛格给出严格的问题叙述。此后,发现纯数学、应用数学、工程学、计算机科学等学科的多个未解问题,皆与卡迪森-辛格问题等价。卡迪森、辛格,以及日后多个作者,都相信问题答案为否定(即不唯一),然而于2013年,亚当·马库斯(英语:Adam Marcus (mathematician))、丹尼尔·斯皮尔曼(英语:Daniel Spielman)、尼基·斯里瓦斯塔瓦(英语:Nikhil Srivastava)合著论文给出肯定的答案。翌年,三人因此获SIAM(英语:Society for Industrial and Applied Mathematics)颁发波利亚奖(英语:George Pólya Prize)。
马-斯-斯三氏皆为计算机科学家,本来并非研究C*-代数。:83马库斯甚至称自己在解决该问题后,“仍无法用C*-代数的语言来描述它”:86。解决问题的转捩点,是乔尔·安德森(Joel Anderson)将其重写成不牵涉C*-代数理论的等价形式。:84安德森于1979年证明,其“铺砌猜想”(英语:paving conjecture)与卡迪森-辛格问题等价。该猜想仅牵涉有限维希尔伯特空间的算子,而相比之下,原问题的空间则是无穷维。此后,亦有其他学者,如尼克·威佛(Nik Weaver),在有限维空间中,给出其他等价问法。威佛的版本吸引了马-斯-斯三氏研究。:85而此版本用交织多项式族(英语:interlacing family)获解决。
先引入若干定义:
由哈恩-巴拿赫定理,上的任意泛函,必能延拓到上。卡迪森与辛格二人问,对于纯态,此延拓是否唯一。所以,卡迪森-辛格问题是要证明或否证以下命题:
对上的任意纯态,上都存在唯一的态,使延拓,即两者限制到时等同。
此命题已证为真。
卡迪森-辛格问题的答案为肯定,当且仅当以下铺砌猜想为真:
对任意的,存在正整数使得:对每个,以及对维希尔伯特空间上的每个线性算子(可视为方阵),若其对角线全零,则存在某种方法将分划为份,使得
此处是正交投影,将(坐标以为下标)映到坐标仅以元素为下标的子空间。换言之,是下标为元素的各行列,相交而得的子方阵。而矩阵范数取为谱范数,即来自上欧氏范数的算子范数。
注意命题中,只能与有关,但不取决于。
尼克·威佛(Nik Weaver)证明,以下“偏差理论(英语:discrepancy theory)”命题,同样与卡迪森-辛格问题(的肯定答案)等价:
设有向量,满足(单位方阵),且对每个,。则存在一种方法将分划成两个子集和,使得对于都有
马库斯、斯皮尔曼、斯里瓦斯塔瓦三人用交织多项式族(英语:interlacing families)的技巧,证明上述命题为真。该命题又有以下推论:
设向量满足(对所有),还有
则可以将分划成两个子集、,使得对,以及满足的任意向量,皆有:
“偏差”一词的含义,在较小时显明:在单位球面上取值恒为的二次型,可以分拆成两个大致相等的二次型,而分拆出来的二次型在单位球面上各处的取值,离的偏差很小。利用命题此种形式,可以推导出关于图分划的若干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