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坚 (晋朝)

✍ dations ◷ 2025-05-19 15:34:12 #范坚 (晋朝)

范坚(?-?),字子常,顺阳(今河南省淅川县李官桥镇)人,晋朝政治人物。永嘉之乱时,去江东避难,历任佐著作郎、抚军参军。苏峻叛乱期间,范坚参与讨伐,被赐爵位都亭侯,又升迁至尚书右丞,后至护军长史。

晋成帝咸和年间,国库里丢失了三十多匹布。盗窃者是一个叫邵广的小吏,廷尉府按照朝廷律法判邵广死刑。邵广有两个儿子,长子邵宗十三岁,次子邵云十一岁,他们得知父亲被判死刑后,跑到朝堂门外敲“登闻鼓”,哀求朝廷饶父亲一死,并甘愿当官奴以赎回父亲的性命。晋成帝司马衍得知两个孩子的孝举后便动了恻隐之心,打算为邵广减刑。

晋成帝随即在朝堂上征询大臣的意见,刑部尚书右丞范坚称:“如果皇帝为邵广减刑,就默许了替父顶罪的行为,若同意了邵宗和邵云的请求,将来就会有更多的人提出类似请求,长此以往,朝廷的法度就形同虚设,因此不能开此先列。”

有朝臣回应道:“汉文帝曾因缇萦的孝心而宽恕了淳于意,古人早已有此先例。”范坚反驳道:“淳于意的案子是一件冤案。”

又有一朝臣说道:“圣人有云:‘父为子隐,子为父隐’,圣人之所以要提倡隐,是因为隐字里面包含着亲情和仁孝。邵广一案正是向天下展现我朝以仁孝治天下的绝佳机会,所以应该给邵广一条生路,改死刑为钳徒,两个孩子收为官奴即可。”范坚反驳道:“邵广身为官员盗窃国库就是不仁,对不仁之人哪有孝字可言?父亲犯罪,却让孩子去顶罪,父亲的仁慈何在?圣人也曾说:‘父慈子孝’,假如有不愿替父顶罪的子女,难道我们就要将这样的子女看做是不懂孝道的禽兽?恐怕圣人也不同意这种看法吧!”

范坚的陈词让司马衍犹豫不决,范坚继续说:“退一步讲,即便我们应许了邵宗和邵云的请求,让两个无辜的孩子失去了终生的自由,何苦呢?况且,邵宗、邵云敲‘登闻鼓’之时已向天下人昭示了他们的拳拳孝心,他们将来肯定会受到人们尊重的。”范坚的话最终使司马衍下诏处死了邵广。

相关

  • 菌膜生物薄膜(英语:biofilm),也称作“生物膜”或“菌膜”,是一些微生物细胞由自身产生的胞外多聚物基质(英语:Extracellular polymeric substance)(主要为多糖)所包围而形成,且附着在浸有液
  • 木虱鼠妇又称土鳖、潮虫、药丸虫、团子虫或不倒翁虫,古时又称伊威、蛜蝛、蜲繇、蟅。喜欢在潮湿阴暗处生活,在受到惊扰时会卷成一团,与犰狳相似。鼠妇身体大多呈长卵形,成体长9—15
  • 爱慕情意、爱意、爱慕或喜爱之情是一种性情(英语:disposition)、精神或身体上较罕见的状态,常常会和情爱的感觉拉上关系。这种情感衍生出数个关于情绪、疾病、影响力和状态的哲学和
  • 阮太学阮太学(越南语:Nguyễn Thái Học;1902年12月1日-1930年6月17日)是越南革命家,也是越南国民党的创始人兼党魁。1902年出生在永安省(今永福省永安市)的知识分子家庭。父亲是阮文赫,母
  • 考艾变豆菜考艾变豆菜(学名:),是夏威夷群岛考艾岛特有及灭绝的一种植物。历史上考艾变豆菜仅有两次标本采集记录,其模式标本采集于怀厄莱阿莱山(英语:Mount Waialeale),另一个标本则来自卡拉劳
  • 非主流 (网络文化)非主流(英文:alternative、non-mainstream)是和主流(英文:mainstream)相对的概念。作为一个抽象的概念,它很难被具体定义;也没有普遍和一直地认识。字面上,非主流能够代指一切和“主
  • 艇湖塔艇湖塔于中国浙江省绍兴嵊州市剡湖街道县城东北艇湖山颠、东临剡溪,为县城风水塔,始建于明嘉靖二十四年(1545),塔名与山名均得自于其下的艇湖(原剡溪故道,剡溪改道后形成湖泊,因东晋
  • 桑吉二号佛塔桑吉二号佛塔,是印度最古老的佛教窣堵坡佛塔,属于桑吉遗址的佛塔群。桑吉二号佛塔拥有印度现存最早、且最重要的装饰性浮雕,这些浮雕可能比菩提伽耶的摩诃菩提寺浮雕,或巴户特(英
  • 文明的故事《文明的故事》 (英语:), 是历史学家威尔·杜兰特和妻子阿里尔·杜兰特的一套11卷的书籍,涵盖西方历史,面向普通读者,1935–1975年由西蒙与舒斯特出版社出版。这套书的编写时间超
  • 谢志望谢志望(1528年-1555年),是明朝嘉靖年间抗击倭寇的英雄。浙江余姚人,内阁大学士谢迁之玄孙。明朝嘉靖三十四年,倭寇大举进犯江浙沿海。谢志望出家资练兵,抗击倭寇。战倭寇多次于蛏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