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坚 (晋朝)

✍ dations ◷ 2025-11-13 00:47:02 #范坚 (晋朝)

范坚(?-?),字子常,顺阳(今河南省淅川县李官桥镇)人,晋朝政治人物。永嘉之乱时,去江东避难,历任佐著作郎、抚军参军。苏峻叛乱期间,范坚参与讨伐,被赐爵位都亭侯,又升迁至尚书右丞,后至护军长史。

晋成帝咸和年间,国库里丢失了三十多匹布。盗窃者是一个叫邵广的小吏,廷尉府按照朝廷律法判邵广死刑。邵广有两个儿子,长子邵宗十三岁,次子邵云十一岁,他们得知父亲被判死刑后,跑到朝堂门外敲“登闻鼓”,哀求朝廷饶父亲一死,并甘愿当官奴以赎回父亲的性命。晋成帝司马衍得知两个孩子的孝举后便动了恻隐之心,打算为邵广减刑。

晋成帝随即在朝堂上征询大臣的意见,刑部尚书右丞范坚称:“如果皇帝为邵广减刑,就默许了替父顶罪的行为,若同意了邵宗和邵云的请求,将来就会有更多的人提出类似请求,长此以往,朝廷的法度就形同虚设,因此不能开此先列。”

有朝臣回应道:“汉文帝曾因缇萦的孝心而宽恕了淳于意,古人早已有此先例。”范坚反驳道:“淳于意的案子是一件冤案。”

又有一朝臣说道:“圣人有云:‘父为子隐,子为父隐’,圣人之所以要提倡隐,是因为隐字里面包含着亲情和仁孝。邵广一案正是向天下展现我朝以仁孝治天下的绝佳机会,所以应该给邵广一条生路,改死刑为钳徒,两个孩子收为官奴即可。”范坚反驳道:“邵广身为官员盗窃国库就是不仁,对不仁之人哪有孝字可言?父亲犯罪,却让孩子去顶罪,父亲的仁慈何在?圣人也曾说:‘父慈子孝’,假如有不愿替父顶罪的子女,难道我们就要将这样的子女看做是不懂孝道的禽兽?恐怕圣人也不同意这种看法吧!”

范坚的陈词让司马衍犹豫不决,范坚继续说:“退一步讲,即便我们应许了邵宗和邵云的请求,让两个无辜的孩子失去了终生的自由,何苦呢?况且,邵宗、邵云敲‘登闻鼓’之时已向天下人昭示了他们的拳拳孝心,他们将来肯定会受到人们尊重的。”范坚的话最终使司马衍下诏处死了邵广。

相关

  • 呋喃呋喃(英语:furan)是一种含有一个由四个碳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的五元芳环的杂环有机物。含有呋喃环的化合物即为呋喃的同系物。呋喃是一种无色、可燃、易挥发液体,沸点接近于室温。
  • 支部,为汉字索引中的部首之一,康熙字典214个部首中的第六十五个(四划的则为第五个)。在中文中,支部归于四划部首。支部通常是从左、右方均可为部字。且无其他部首可用者将部首归
  • 洛克希德L-1011洛克希德三星(Lockheed L-1011 TriStar)是一款中长程,宽体三发动机喷气机。它是继波音747和DC-10后,第三款投入商业运营的宽体喷气客机,亦是洛克希德公司的唯一一款喷气民航客机
  • 珊瑚寄生螺亚科见内文珊瑚寄生螺亚科(学名:Pediculariinae),过去学界曾认为该亚科是一个完整的科,因此曾将之称为珊瑚寄生螺科(学名:Pediculariidae),是腹足纲海兔螺科下的一个亚科,是一种能以寄生或
  • 李士实李士实(1443年-1519年),字若虚,号白洲,江西南昌府新建县人,明朝政治人物。成化初进士,累官都察院右都御史致仕。正德末年,因参与宁王之乱被处决。江西乡试第七十四名。成化二年(1466年
  • 托马斯·基德托马斯·基德(英语:Thomas Kyd),(1558年-1594年),文艺复兴时期欧洲剧作家。他写作有许多剧作,都是匿名发表的。其复仇剧《西班牙悲剧》(1589年出版)是他非常著名的作品。
  • 戈登会议戈登会议(英语:Gordon Research Conferences),由戈登非营利组织举办的国际学术研讨会。议题包括生物学、化学和物理学研究的前沿和相关技术。首届会议可追溯到1931年夏(北半球),后
  • 常居仁常居仁,字备之,山西乐平县人。清初政治人物。常居仁于顺治三年(1646年)中式丙戌科三甲进士。选弘文院庶吉士,散馆改户科给事中。
  • 好莱坞七姐妹好莱坞七姐妹(英语:Seven sisters)指的是20世纪80年代对好莱坞主要电影制片厂的一个统称。在当时,华特迪士尼制片还没有成为好莱坞巨头电影公司,米高梅尚未因破产退出巨头行列,同
  • 拓先龄拓先龄,明朝末年民变首领,号一字王。拓先龄从陕西起兵,然后从陕西到山西,崇祯四年(1631年)正月,神一魁围庆阳,陷合水,杨鹤移驻宁州。神一魁归顺,送还合水知县蒋应昌,拓先龄和金翅鹏、过